前几天,一则关于北京马驹桥的报道,像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马驹桥,这个北京最大的零工市场,成了中年失意者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职场残酷的年龄歧视。
中介办公室里,密密麻麻的招聘广告像一张张冷酷的判决书,黄纸上的大红字格外刺眼:“xxx招聘,要求:45岁以下”或“42岁以下”。这几个数字,像一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将一大半劳动力拦在了门外。
这合理吗?当然不。中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早已超过40岁,41岁及以上的占比更是超过一半。这意味着,马驹桥的这些红字,一上来就把超过一半的劳动者判了“死刑”。 难道这些40岁以上的人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吗?他们真的就不需要工作了吗?
更让人揪心的是,曾经像海绵一样吸纳大量农民工的建筑业,近两年却像泄了气的皮球,用人需求急剧缩减。从2021年到2023年,离开建筑行业的人数已达千万,而今年,这个数字恐怕还会继续攀升。
这些人,既回不去工地,又被零工市场拒之门外,最后男的只能去当保安,女的则涌入餐厅,争抢服务员或洗碗工的岗位。
结果呢?保安岗位竞争激烈到令人发指,餐饮店的工资也一夜回到2016年的水平。这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更像是一场无声的“灾难”在蔓延。
年龄歧视:从马驹桥到写字楼,无处不在的隐形杀手
其实,在年龄限制这道坎上,很多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和北京六环外的马驹桥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一些所谓的大厂,更是将年龄红线划在了35岁。35岁,这道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人的辛酸与无奈?
什么是红线?红线就是,不管你曾经多么叱咤风云,能力多么出众,只要年龄一超标,人力资源部门就会毫不犹豫地将你的简历扔进垃圾箱,连看一眼的机会都不给你。大厂都这么干了,小厂自然有样学样,趋之若鹜。
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一旦你过了35岁,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失业,再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于是,一个庞大的“隐性失业”群体悄然形成。
所谓隐性失业,就是工资减半,随时可能被裁,或者有一个所谓的“兼职”,比如在做自媒体,但收入极不稳定,时有时无。他们看起来整天都在忙忙碌碌,但收入却难以支撑家庭甚至个人的正常开支,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以前,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中年人还觉得,大不了卖房回老家,至少还有一条退路。但现在,房价这个市场,这条路也走不通了。曾经的避风港,如今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
经验的“原罪”:40岁,本该最好的年纪,却成了最尴尬的阶段
说实话,40岁的人,本应该是职场上最好的年纪。坐办公室的,有阅历有经验,既能玩转创意,又能驾驭管理,虽然略显“老油条”,但讲究策略与分寸,不会像愣头青一样莽撞行事。干零工的,虽然体力有所下降,但吃得了苦,挨得了骂,哪怕被工头训一顿,也能笑着翻篇。
但为什么,偏偏是这群人,在招聘的时候,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在就业太卷了,一个岗位可能有几十上百人竞争。企业自然可以为所欲为,挑三拣四,而年龄,就成了最简单粗暴、最方便快捷的筛选标准。
同样是5000块钱的工资,有25岁的小伙子可以选择,为什么要选择45岁的中年人呢?而且,年轻人可能还更便宜,更能加班,更能“996”。用人单位永远更偏爱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员工,这似乎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于是乎,经验,这个曾经被视为宝贵财富的东西,如今却成了40岁人的“原罪”。除了那些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员工,这个年纪段的人竟然都普遍面临着失业风险,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被忽视的中年群体:他们的价值,不应被年龄的数字所埋没
可是,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家庭的重担。特别是农村务工人员,正是给儿子攒首付、给自己攒养老钱的关键时刻,如果家里还有房贷或者其他负债,杠杆也正处于高位。他们原本指望着这十年再拼一拼,为老年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现实却像一记重拳,将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突然失业了,而且还找不到和以前收入差不多的工作。对个人而言,这无疑是具有摧毁性的打击,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不是不需要劳动者,而是缺少尊重劳动的人。” 这话虽然扎心,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被忽视的中年群体,他们的经验与努力不应该被年龄的数字所埋没,他们的价值,更不应该被简单粗暴地否定。
马驹桥的红字,不仅是对中年劳动者的歧视,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警示。 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用人机制是否真的合理?我们的社会是否真的尊重劳动?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那么,马驹桥的故事,就不仅仅是马驹桥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未来。
透过马驹桥这扇窗口,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年人的困境,更是整个社会的焦虑与不安。 如何让这些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年人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迫切需求,也是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
毕竟,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让任何一个群体被边缘化,更不应该让年龄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