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在高铁上,亲眼目睹了一场“铁公鸡”大戏。一个8岁的小朋友吵着要吃35块的鱼香肉丝套餐,他爸妈嘀嘀咕咕半天,最后默默地泡了一碗老坛酸菜牛肉面。小朋友那失望的小眼神,仿佛在说:“我爸妈真是比铁公鸡还铁!”
这事儿让我琢磨半天,这年头,“铁公鸡”咋越来越多了呢?按理说,现在社会财富总量没减少反而增加了呀!咱们看几组数据:
央行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增加了11.28万亿! 2024年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存款都10.84万了! 中国千万级“高净值家庭”都211万户了,还比去年多了3万户!
有钱人越来越多,大家却越来越抠,这不科学啊!难道是贫富差距拉大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也不全是!“铁公鸡”现象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我看来,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周期影响,另一方面,更可怕的是,低价经济的温床,已经腐蚀了我们的消费环境!
一、 遍地都是“薅羊毛党”,谁惯的?
“薅羊毛”这词儿,现在都快成褒义词了。不“薅”一下,感觉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这个时代。商家也掉进思维陷阱里了:不搞大促,不让消费者“薅”点羊毛,就觉得自己不会营销,不懂经营,要被市场淘汰!
消费者也跟着魔怔了:不会“薅羊毛”,还配叫网购达人?连全网最低价都占不到,还敢说自己精明?于是,“薅羊毛党”像病毒一样疯狂复制,潜伏在各种消费场景里。
“薅羊毛”真能薅富吗?我看未必。它就像慢性毒药,一点点腐蚀着我们的消费观,让我们越来越看重低价,而忽略了品质、服务和体验。
二、 低价电商,利用人性之恶!
要说谁最懂“人性”,那必须是低价电商平台。他们深谙人性的弱点,尤其是“贪”这个字。
拉新、裂变、砍价、拼团……各种花里胡哨的玩法,都是围绕着“贪欲”精心设计的。用户一旦上钩,就欲罢不能。
砍砍砍,拼拼拼,拉了一个又一个“韭菜”。像拉磨的驴一样,哼哧哼哧地被无形的鞭子抽着。忙活到半夜,终于看到手机叮咚一声:恭喜你,助力成功,50元到账!
那一刻,多巴胺飙升,感觉自己赚了一个亿!只要看到疑似平台最低价,立马两眼放光,原地蹦三圈,亢奋得像嗑了药一样。
低价电商,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吸走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让我们沉迷于蝇头小利,却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 谈“智商税”色变,谁在制造焦虑?
现在,只要你买个稍微贵点的东西,身边总有人跳出来“教育”你:
“天呐,这么贵,你被收割智商税了吧!” “这价格,妥妥的冤大头啊!” “花这么多钱,买个这玩意儿,你是不是傻?”
这些人,从来不考虑价格背后的品质、情绪价值、品牌附加值和成本结构。在他们眼里,只有两个字:低价!
甭管你是啥高端品牌,啥黑科技,啥大师设计,啥历史传承,统统不重要!只要比别人贵,那就是“智商税”,就是“割韭菜”。
最可怕的是,这种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主流。久而久之,我们开始自我怀疑,开始不敢追求品质,不敢为自己的喜好买单。
明明自己有消费能力,却离美好生活越来越远,品味也被拉胯得一塌糊涂。
四、 “铁公鸡”遍地,谁是最大输家?
“铁公鸡”多了,看似省钱了,但实际上,我们失去的更多。
首先,拉胯的不止是品味,还有整个经济内循环。 大家都不消费,工厂不敢生产,商家不敢进货,整个经济链条都运转不起来。最后,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其次,我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更是满足精神需求。一件有质感的衣服,一次愉快的旅行,一顿精致的晚餐,都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而当我们只盯着低价,就失去了体验美好事物的机会。
最后,我们失去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低价竞争必然导致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动力去研发新技术,设计新产品。整个社会都陷入低水平的循环。
所以,“铁公鸡”现象,绝不仅仅是个人的消费选择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反映出我们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迷茫。
五、 如何打破“铁公鸡”困局?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铁公鸡”,毕竟在经济下行周期,谨慎消费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但是,我们也不能被低价经济绑架,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理性看待“智商税”。 贵有贵的道理,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而忽略了品质、服务和体验。
2. 培养健康的消费观。 消费是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是为了炫耀或者攀比。
3. 支持良心企业和国货品牌。 只有企业有利润,才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4. 提升自身价值,增加收入。 只有钱包鼓起来,才能更有底气地消费。
5. 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 经济周期有起有落,困难是暂时的,美好生活终将到来。
最后,我想说,“铁公鸡”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被低价经济驯化,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希望我们都能摆脱“铁公鸡”的枷锁,活出自己的精彩!
互动一下: 你觉得自己是“铁公鸡”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铁公鸡”现象的盛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