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刘坚教授研究表明,智商和创造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7,创新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22,都是弱相关。②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招募了超过1500名智商超过135的学生,开展了历时3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个天才军团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智商高的,并不等于创新人才,而且并不一定能拔尖。“层层选拔”以更多学生作为“分母”陪跑遭淘汰、被伤害为代价。对每一个报名没被选拔上的孩子都是一次伤害。没去参加,还不知道我那么笨;一参加就知道,自己怎么差这么远。这种心理的自我认知,对成长发展不是很好的因素。例如,一个孩子在数学竞赛中只考了13分,这不代表他的数学水平就很差,他的高考水平是江苏省理科第一名。“集中培养”也使那些“天选之子”过早脱离家人和同龄人的正常成长环境,其人格成长、人际交往、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满足等方面其实无法加速发展。还有一个问题。一群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并不一定产生相互激励的作用。“大鱼小池”的效应告诉我们,在一个群体当中相对处于领先状态的那些人更能成为领导者,而优秀的人集中到一块的凤尾效应,会改变自我认知。以中小学为主导单位的是两种模式,一种是超常教育模式,他们选拔低学龄智力超常儿童,采取加速式教学模式,缩短年限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以及早培班特设课程,层层选拔,分批淘汰。只有一部分学校可以直升高中,其他的都需要参加中高考。此外,更多的是“X中模式”。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这种情形,就是按考试成绩将学生分入尖子班、竞赛班,配置优秀的老师,加快监督,不断淘汰。这个班里的学生多参加学科竞赛,都要参加中考、高考。本来表格里还列了一栏“教育结果”,但后来大家都建议不要列了。因为从各个学校的网站上、宣传报道上来看,我们的教育成效如何是用有多少人考上北大清华来作为指标的。但不办这些班,清华北大也照样考——反正清华北大每年都要招人,用何种办法让他们上大学有多大区别呢?而且,这些孩子到清华北大上学之后后续发展怎样,有没有成为哪个方面的杰出创新人才的实证性材料也非常少。高校也有这种模式,比如“少年班贯通模式”,现在大有风靡全国之势。如果哪个学校能办某某班,简直是这个学校的一大荣誉、一大亮点和一大资源聚合法宝。有了这个班,就可以扩大招生范围,堂而皇之把别的学校的好学生挖过来。包括在大力倡导办这些班的伟大科学家们,你了解不了解,你现在办的这些班究竟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在一个区域里边,这些班究竟在干什么,用什么样的课程设计,有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怎么就可以拔尖创新了呢?还有一些“基础学科领军计划模式”,其实是非常好的模式,因为不需要选拔,也不要参加高考。这种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路子,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发,它们更多强调的是以丰富的课程来给学生多样的选择,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强调学习的挑战性。包括:高水平因材施教体系还不能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分类分层的丰富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学生个性与特长成长就缺少适切的土壤;知识本位、教师本位的教学体系仍为主导,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就受到限制;刷题为主的学习方式仍大行其道,面对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素养难以培养。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方式不适合创新素养孩子的培养,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没有或者缺少更权威的评价标准,早期培养的成效仍然需要通过用高分录名校来显示,因此让终端决定始端,高考、中考的考察方式就直接决定了早期培养选拔的标准与培养的模式。终点的评价方式不变,却让早期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改变,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要畅通中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堵点和难点,学校改变教育方法是应该的,但更上位的是要在机制体制上寻找到一种路径,当这种路径畅通之后,相信基层的创造力一定会迸发出来。深入讨论永远是理性决策的前提;但不能仅陷于无休无止地坐而论道,更应起而前行,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有些问题无“唯一解”并不等于“无解”,可以用一些逐渐趋近的观点凝聚基本共识,推导“近似解”破解现实“堵点”,排定优先事项,明晰行动路线,尽早构建起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与护航探索的机制体系。其一,我们要站在教育强国的战略定位上,要确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战略基点地位。其二,将“普育”而非“掐尖”确立为早期培养的基本原则,着力建构中国式高水平的因材施教体系,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其三,大力推进科学、工程教育,将动手实践作为转变人才培育、提升创造力的突破点。其四,高度关注AI+教育场景应用,以AI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评价方式深度改革。其五,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创新的场馆,指导家庭能够营造出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环境。例如,有老师建议,从幼儿园开始就少给孩子一些毛绒玩具,而多给一些搭建式、创制式的玩具,这可能也是一个突破点。拔尖创新人才最后不论长多高、有多尖,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注重的是给他打下一个宽厚的基础,否则,他最后肯定是长不高的。每个家长在孩子身体快速成长的时候,会给他们提供鸡蛋、牛奶这样的高级营养品。所以,我们的教育也要在孩子精神快速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提供高级的人文精神营养。我一直想完成这件事情,就是把学生在人生成长中面对的必须思考的那些话题提出来,用经典作家的思维和他们构成一个对话场,让他们在对话当中建构阅读的人格,形成他们阅读的伦理,更重要的是形成以经典为载体的精神专属领地。生活在这样一个精神高地之上,他们看问题,看世界,想人生,格局才能打开,打开之后才可能成为拔尖人才。我认为教育其实有三种。①人文教育,它让我们学会语言,承继历史,有艺术修养。②科学教育,它让我们学会计算、运算,以实验验证我们的假想。③技术教育,在西方技术教育已经开展了二百多年,就是以技术为手段,把人类的知识创制为产品的一种教育。在今天高中现有课程方案的88个必修学分里,技术只占7个学分,3+1+2选择物理的学生,技术方向的选修为0,历史方向也同样为0。前不久我参加了教育部高中课程方案的修订会议,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把技术与工程独立设为高中的一门课,要加强学生动手制成的技能,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的方式,来学习能够创造的一种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一种感性素养,发展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同理心和意志品质,发展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极为重要的。当校长17年,我努力地实现了一件事,高三仍开艺术课。一位院士的一个看法我高度认同——如果没有专业的严格的感性素养的训练,没有经过艺术的专业训练,一个人的品位感会下降,他对于细节精致度的追求会下降。而要成为某一领域的拔尖人才,除了痴迷的爱好之外,还要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于细节的那种近乎严苛的精致度的追求。没有艺术培养出来的粗制滥造的人才,不会成为拔尖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怎么改革?建议大家要关注中国教育的独特存在方式,就是我们一定要在独立的考试评价单元内来推进所有改革,比如高考的独立评价单元是省,中考的独立评价单元是大市。一个中考的地区要整体改进、要优化,一个地级市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不要指望全国出台一整套的东西,要让省级单位来推进他们独立考试评价单元内部的改革。在这样一个独立单元里,他们愿意怎么样去突破,怎么样去改革,这才是我们的方向所在。避免全国的统一政策、一刀切做法,要充分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第一,鼓励地方和学校探索创新课程。立足学生实际,以“创生”为取向建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从扬长教育走向优才教育,从显能开发走向潜能开发。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现在数学考得不难,选拔不出来北大清华想要的人才;数学考得过难,又制造了大量的差生。如果我们能够把大学先修课开出来,你所想要的那部分学生就不必要采取特殊班模式,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就可以。顶尖学者、著名教授在线的课程现在已经有了,交大、复旦,北大、清华的课程已经进入高中了,如果国家把这些内容整合一下,建立起大学先修课程体系,我们就可以解决这部分问题。第三,以“强基计划”考试方式改革为突破口,优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评价体系。现在大概有40%以上学生升入工科,但工科完全还是靠着一张卷子来选人。工科高校应率先将选拔方式从现在的“纸笔+面试”方式扩展为“纸笔+实践考查+面试”方式,选拔出真正具备制作制造、创新创意素养的未来卓越工程师。开通国家统一组织的“大学先修课程”考试,允许“双一流”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需求,自主设定科目要求和分数权重。我们现在全科优秀的选拔模式,真正是耽误了一大批人才。大家想一想,凡要考上北大中文系的,一个最突出的标准是数学必须特别好,数学如果考不到135分,是不可能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而一般理科学生都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而要考上北大数学系的,语文必须特别好。我们有一个非常不恰当的词语叫“偏科”。150分的卷子他都能考到110分了,这算偏哪门科?如果能设定一些底线性要求,在他们的专属领域里更大的发展,这才更合理。一些985大学开始对数学实行“总分优良+单科卓越”解决方案,今年已经推出。第四,实施“苗圃计划”“萌芽计划”,构建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苗圃计划”。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发掘潜能。在高中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萌芽计划”。鼓励每个省份成立省级“少年科学院”,建立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以及有关社会机构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实行日常分散指导和寒暑假集中培养。第五,试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畅通十二年贯通培养体系。我们应尽早明确时间节点,并且建议鼓励地市一级在地域化“中考评价单元”内探索取消中考,并试点建立一批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为缓解当前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广泛存在的教育焦虑和应试压力及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一贯制培养体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最后,我还想说这么一句话。《时间简史》的作者说过:“在这个充斥着冗余信息的时代,清晰就是一种力量。”怎么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理性而清晰。来源 | 校长内参(本文节选自“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暨2024明德云学堂学术年会”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先事项》讲座实录,授课专家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内容有删改)商务合作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