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对于学生而言,搭建心智如同搭建“大脑中的房子”,循序渐进独立建造。学校和老师不可能大包大揽,直接给学生来一个“交钥匙工程”。学校要成为“个性化的赋能平台”,而不是“标准化的教育平台”,为每一个学生赋能。
当AI时代来临,“学会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开始有了新的含义。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重置学习方法,强化对解决问题软硬工具的学习。
比如在澳门培正中学,已经看到被ChatGPT改变的课堂样态——遇到问题,老师会引导学生向ChatGPT提问,并根据提示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项目式的AI学习与应用;考试中,学生可以使用ChatGPT,倒逼试题要以更独特的角度、综合的运用考察学生。
面向未来,当人机联合教学成为常态,AI能够“点燃”课堂,解放每一个人的生产力,放飞每一个人的想象力,激活每一个人的创造力。
当前,学校教育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很多具有高潜创新天赋的“种子”,长期被刷题、应试、评价等所埋没,长期“压抑”的结果,难以消化环境养分,最终难以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提出,激情是开启潜力爆发和茁壮成长的金钥匙,是第一关键。学校要鼓励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激情所在,即“兴趣—擅长—意义”交汇的事,创造一个好生态以支持学生全力以赴追求梦想。
学生成长靠的不是海量地堆知识、灌教诲;也不是简单地激活兴趣,营造氛围。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除了学生动力,教师的意义感、目标感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有自主掌控的感觉,对所奔赴的目标有情感嵌入,在过程中感到被尊重与信任,不断获得成就感……
总之,学校转型必然将以生命意义和创新创造为目标,以更开阔的方式,开启师生心中的泉源,活出更有力量的人生。
以学为中心,打造学生探究的动力系统,无法回避的一项进化,是学校场景的进化。
面向未来的学校场景美学,是让空间场景本身具有学习力和审美力,把学习的动力植入学生的五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和探索动力。
比如图书馆,再也不仅仅是藏书、借书、读书的地方,而是学习中心、任务中心、自我进阶挑战中心、协作研讨中心,甚至思考、冥想、发呆的地方。食堂也不只是吃饭的地方,是食物文明发展学习的地方、项目式学习的聚集地、学习成果展示的地方。
学校必须要找到场景美学路线图,建设儿童友好型校园,让校园景观释放出应有的教育价值,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学习场景、课程资源,一草一木都要和孩子们的天性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
学校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键在于把愿景目标变成共识和可执行的方案,最终都会落到行为层面。行为影响甚至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与成长速度,“学校行为学”也越来越成为变革的支点。
这就需要展开对学校行为与人的成长更科学的探究,推动学校管理行为、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等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让系统赋能人的优势,环境激活人的动机,关系推动人的行为。
其一,要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建立一套行为准则,并不断勘察审视,进入所有人的灵魂,成为一种路引,让价值观能够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
其二,要形成行动指南和工具箱,在关键领域和关键项目达成标准,稳定执行,形成产品化。
最终,对所开展的一切内外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形成一种整体协调、目标一致的活动序列和规范体系,建立学校行为体系,雕刻行为长相,放大育人格局。
有了行动标准,配备了工具箱,再辅以设计思维,就会形成未来学校建设的行动模型。
所谓模型,就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心理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公式。一个有模型思维的教育人,遇到任何具体事情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抽象到模型中,根据模型寻找到最优解,用模型指导和修正行动。
每年《新校长》的“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都会提炼每一所风向标学校的创新价值模型。有了模型,就能更有效地行动、预测、创新和改进。模型思维,也正成为学校领导力的一大内涵。
对行为的研究,再深一步就会思考学校的组织效能问题。这背后是对学校管理的追问:大量的时间付出为何不能换来相应的成果?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何打造高效能的团队?一定要学会聚焦,坚持精要主义,即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并把它作为行事的铁律。
第一,应在“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用怎样的原则做事”等根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避免在目标、方向、行动原则上的游移和拉扯;
第二,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流程和机制做系统设计,进行规范化、轻量化、人性化的处理,避免形式主义;
第三,对于工具箱、方法论,要系统性规划、有效率评估,使得工具和资源被放在最便捷的地方,解决工具彼此孤岛化的问题。
识别二维码,一键订阅
从行为研究到精要主义,再下一个阶段就是无形的“能量管理”:学校管理,成长第一,要减少内耗,形成相对稳定的能量场。
一是实施有能量的教与学。课堂上“精讲多思常练”,化繁为简,让饱满情绪、敏锐的感知进入课堂,给学生成长引流“能量”,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带来的思维动力,大于信息获取、理解记忆所消耗的身心能量。
二是学会能量管理。以学校管理结构、评价机制的再造,同伴与学习关系的正向疏导,信息、工具、资源的合理应用等方式,启动群体心智能量,减少无效会议、无效讲授、无效制度、无效活动,实现能量的“精准投放”。
三是建构有能量的生态。给学校输入健康能量、关系能量、文化能量、社会能量、自然甚至宇宙能量,让学校中生机勃勃的积极能量大于消极能量,能量增减正保持平衡。
创新更多地依赖涌现而不是权威,从权威到涌现的重心转变,正在重塑学校的未来。
所有成功转型的学校,必须依靠全体师生乃至家长的“全物种生长”与“全角色涌现”,才能以有限的资源育无限可能的人生。涌现,已经成为包括学校在内的现代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命题。
但“全角色涌现”的前提是什么?可能是领导尽量无为,师生才能有为;再进一步追问,看似“无为” ,背后其实是诸多要素的集成:文化尚多元,共识常对音;组织低结构,机制高赋能;服务快一步,管理慢半拍;师生有空间,生长有时间;老师退一步,支持多一分;创意多自由,落地能高级……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师生拥有充分折腾、自然生长的可能,课堂内外才能实现高比例的创造性涌现与个性化成长。
真正走向高水平育人模式,既需要向素养目标的彻底转身,更需要行动层面的完整落地。否则,就可能陷入教育创新的停滞状态,甚至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
学校变革是一个多态叠加的过程,因而学校内生系统也包含诸多要素,要走向全要素、高密度推进。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教师样态,共同构成重置学校系统的三位一体模式。
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育人目标;组织结构带来变革的动力源;课程体系是老师们启动自己研究进步的支点,以及学校生态整体提升的“罗盘”;教师样态成为重塑教育的身心力量。
教育改革已经没有瞻前顾后的余地和时间,要热烈而坚定地致力于“鱼与熊掌兼得”。结构化升级学校“内生系统”,才能降维打击“应试教育”这个游戏。
最后,还需要超越碎片化,走向一致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带来能量耗损,也不利于科学系统地真正解决一线教育的复杂问题。
真正的系统,恰恰在于如何看见更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比如:
区域生态与学校办学的一致性。不把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人数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指标,把教育提到“教育生态文明”的高度,关注学生近视眼率和抑郁症比例、学校之间发展均衡而特色多元……
学校顶层设计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性。在清晰描绘目标任务的同时,以有力的原则、抓手、工具落地学校规划,让想得到的教育成为看得见的“风景”。
学科与世界的一致性。让学科与生活连接,以真实问题学习作为串起所有学科内容的工具,把学科化身为学生理解生活、解决真实问题的有力工具,让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先活一遍。
学科之间的一致性。超越学科本身,打破学科壁垒,增加课堂的宽度与深度,培育学生融会贯通、化知成智的信心与能力。
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教材-教学-考试与评估“大闭环”,教学、学习与评价的“小闭环”,减少课程实施“落差”,实现所教即所学,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
2025年《新校长》全年征订已经开始,为您提供了四种征订方式(见下图),期待与您共建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