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被执行死刑一年,深入反思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文摘   2025-01-20 16:09   广东  



本文字数约:2815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一年前,残忍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02、吴谢宇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李玫瑾错了


03、高学历、高智商不代表一定就能成功


一年前,残忍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中国人历来看重农历,今天是腊月廿一,大寒,离过年还有8天。


去年的今天,“北大学子弑母案”吴谢宇被执行了死刑。但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残忍弑母。


吴谢宇,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谢宇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中考时就获得福州市第二名,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


吴谢宇的妈妈谢天琴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在她认识的人里,大家都夸她教出个好儿子。


可是,谢天琴万万没想到,这个别人眼中的好儿子,竟然秘密谋划杀害自己!


2015年5、6月时,吴谢宇购买了杀人工具,开始筹划。那一年7月10号,吴谢宇在家中用哑铃击中母亲的后脑,将其杀害。


紧接着,吴谢宇非常细致地在母亲的尸体上覆盖了75层包裹物,每一层中间用活性炭等去除异味,还安装了监控器等用来观察家附近的情况。


作案后,吴谢宇用妈妈的手机给亲友们发微信,以“带儿子出国学习为由,骗取亲友钱款共计144万元,还先后购买了30余张身份证件,用来逃避追捕。


2016年2月,吴谢宇母亲的尸体被吴谢宇的舅舅等人发现,案情才得以被曝光,警方开始了对吴谢宇的追捕。


作为一名高智商犯罪者,吴谢宇的反侦察能力太强了。警方追捕了3年,直到2019年4月,才在重庆江北机场把吴谢宇抓获。


这个案件像个重磅炸弹,一经曝光就在社会中激起了千层浪,吴谢宇是北大学子,为什么竟然残忍弑母?


吴谢宇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李玫瑾错了


网上的议论声音很多,很多人猜测吴谢宇的作案动机。


国内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经公开分析,她认为吴谢宇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


李玫瑾的点评,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玫瑾的言下之意,是说吴谢宇是个极度自私的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惜杀害母亲、骗取金钱。李玫瑾认为这是吴谢宇作案的心理动机。


其实,李玫瑾的分析是错误的,对不起“犯罪心理学家”这个称呼,她不了解吴谢宇犯罪的真正动机,她也没有深入理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真正含义。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在乎自己的最终利益,而且对于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会精心打扮,享受物质上的“精致”。


而吴谢宇很清楚,他杀害母亲后,自己要么很快入狱,要么就要过上亡命天涯的日子,这对他最终其实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他在逃亡期间自甘堕落,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动物本性,甚至到夜店当牛郎,更是谈不上精致。


对于这一点,我们曾撰文分析过:李玫瑾评吴谢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其真正犯罪动机值得父母们反思


吴谢宇弑母背后的真正根源,与他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性成瘾密切相关!


他完全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典型特征:毫无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毫无同理心、行为远远超出社会的规范。


可是,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对于人格障碍的识别意识和能力都不足,即使吴谢宇当时到精神科就诊,大夫往往也识别不出来。


吴谢宇身边的人作为普罗大众,就更不会识别并防范了。


相关文章:吴谢宇弑母案二审维持死刑!深入解读其心理历程,他的人格障碍、性成瘾是真正动机


话说回来,虽然李玫瑾教授在国内的名气很大,还经常发表家庭教育方面的意见。但其实,她对科学心理学的了解是很肤浅的。


李玫瑾教授是国内犯罪心理学的大咖,深入了解过很多犯罪案件,跟很多犯罪者对话,她在犯罪心理学方面确实是专家,有丰富的经验。


可是,在其它心理学范畴,尤其是普通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她其实了解得很少。而且,她了解的主要是低效的、传统的精神分析流派。


所以,她对一些犯罪者的心理根源问题,其实是看不清楚的。


比如她谈及“马加爵案”时,曾说马加爵是个“人格较健全的孩子”,他的杀人动机不是人格异常,而是他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等。


但其实,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告诉我们,马加爵有非常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去年,李玫瑾对电视剧《繁花》发表了很多不理性言论,言语之间非常自恋、自大。


网友震惊了,一向给人感觉有素养、有深度的“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最终,李玫瑾被迫删掉了言论,向王家卫导演道歉。


其实,如果李玫瑾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认知边界,她发表不当言论,激怒网友,这几乎是必然。


她最擅长的是犯罪心理学,她学习的所谓心理学知识并不能指导父母们的家庭教育,更不能指导精神心理障碍的康复,这只会误导了大众。希望父母们对此要有意识。


高学历、高智商不代表一定就能成功


最近,我们回顾了两起惨绝人寰的案件——吴谢宇弑母,还有陈立人杀妻。


这两个案件的凶手都有很多相同之处:高智商、高学历、天之骄子,却残忍地杀害了身边至亲的人!


他们是高学历的“人渣”!


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两人能考上清华、北大,可见是人中龙凤,怎么会出现那么严重的人格障碍,犯下滔天罪行?


有些人认为他们天生就是“坏种”,跟学历和成绩无关。


其实,他们的人格异常甚至障碍和“邪恶”是在后天形成的,主要根源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严重扭曲的归因模式!


他们在“逆境”时,比如遇到人际矛盾,或者困难与挫折时,他们会采取完全外归因模式,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外界与别人身上,内心愤怒不已,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


但他们在“顺境”时,尤其是取得一些成绩与荣誉时,又会采取完全内归因模式,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忽视了客观因素以及他人的帮助,毫无感恩之心。


这种不良的归因模式绝对不是天生的,与父母对孩子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父母没能引导孩子学会理性的综合性归因模式。


有些父母自身也存在人格异常,有严重的不良归因模式,经常茶余饭后抱怨社会,吐槽别人。


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很容易就会习得这种不良的归因模式,这也是孩子出现人格异常的另一主要原因!


所以,父母要学会真正科学的、有智慧的育儿方式,要避免自己的行为在无意间对孩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还有,很多父母总是盲目“鸡”娃,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他们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孩子即使考上了清华、北大,也不代表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虽然吴谢宇、陈立人是少有的极端个例,但在清华、北大学子中,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概率并不低。


国内知名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教授曾调研过北大大一学生,发现大量学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心里很空虚。


徐教授据此提出了“空心病”这个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有些成绩顶尖的学子一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最终还选择了出家。北京的龙泉寺是一所“网红”寺庙,里面就有不少顶尖名校毕业生。


龙泉寺,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父母不要光盯着孩子的成绩了。父母要懂得引导孩子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防止孩子出现“空心病”。


尤其是当孩子问人生有何意义时,父母一定要警惕!相关文章:人生有啥意义?如果孩子这么问,背后往往有非常危险的信号!


其实真正的“鸡娃”,最重要的是要“鸡”孩子的逆商(AQ)。


在决定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成功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逆商(AQ),其次是情商(EQ),最后才是智商(IQ)。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及挫折时能学会事后复盘,真正地自我反省,找到自身的不足,这能快速自我提升,实现螺旋式上升!


没有父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吴谢宇、陈立人!


那么,从现在开始,父母就要积极掌握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学会真正科学的、有智慧的家庭教育方式,预防孩子出现人格异常,引导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点击关注“晴日精准心理”
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

好文推荐

本文版权为【晴日精准心理】 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自晴日精准心理公众号、作者何日辉。



晴日精准心理
精准精神心理学引领者,精神障碍高效康复医疗目的地。本机构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精准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3PT),让抑郁症、双相、焦虑症、惊恐障碍等患者快速康复、实现停药,青少年还能尽快复学,甚至高效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