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
发展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产业是中国大规模应用清洁能源的刚性需求。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要着重解决传统储能存在的瓶颈问题,发展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的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重点应发展固态氢储运、新材料管道运输等新一代储运氢技术、镁电池、钠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材料及系统。材料发展是储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全球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的研发已成为热点,产业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如果能抓住机会,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产业发展不仅能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解决瓶颈技术难题,而且可以创造一个新型巨大产业,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但目前中国新一代储能材料和装备的研究和产业化还亟待推进,新型储能的含义不够科学。为此,潘复生院士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理清思路,科学确定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领域,科学确定战略发展重点
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战略眼光,但目前很多文件和政策中有不少内容并没有真正厘清什么是新型储能技术、新型储能产业以及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重点,有不少内容把传统储能产业的改进当作新型储能产业。政策导向的不科学必然会误导产业发展。现有规划和文件在某些方面极可能重蹈覆辙,走新能源汽车当初发展的老路,出台的政策和计划实现的目标会很不对应。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加大战略研究力度,科学确定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领域,科学确定战略发展重点。只有做到科学分类,才能合理确定政策支持范围。
二是加大对颠覆性、前沿性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技术的开发投入,高度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镁储能材料的开发应用
没有新一代储能材料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新一代储能技术,要把新型储能材料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在新一代前沿性储能材料领域,中国在国际上有显著的技术基础和优势。中国有能力整合全国和全球的力量开展工作,但目前国家在真正的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上支持力度并不大。建议有关部门在强化对抽水蓄电等传统储能技术改进和推广的同时,加大整合力度,发挥制度优势,突出中国以镁为代表的战略资源优势,加强对颠覆性前沿性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技术的开发投入。
三是尽快规划建立全国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启动建设“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国家实验室
目前全球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是将小而散的研究平台建设成为世界级高水平平台的重大机会。中国有制度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大兵团科研攻关能力,聚集一批世界级人才开展工作,开发一批国家急需的新能源储运材料与装备技术。重庆市在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领域建有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个相关的国家实验室,有好的技术优势和工作基础,建议整合重庆等有关省份的基础,高层策划,全方位布局,尽快启动筹建国家实验室。
四是加快发展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可以为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的开发提供基础保障,有利于加快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的开发应用。建议加快推进建设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鼓励第三方研发、试验、检测检验机构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规划建立一流的碳排放检测平台;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构建面向全行业的研发、试验、认证、检测、计量等公共服务体系。
(整理/常昌盛)(本文选自《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有删节)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发展出版社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注明转载来源。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