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既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又是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
近日,《政策》2024年第11期刊发湖北省政府国资委署名文章《聚力推动湖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湖北国资国企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湖北经济持续向好作出积极贡献。
针对存量资产管理,文中提出要求健全“省为主导、市为载体、省市联动、协同深化”湖北武汉区域综改工作机制,高规格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清理盘活存量资产攻坚行动。
处于变革期的湖北省国资国企,
如何加速企业转型与升级,
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如何加深国企改革层次,
以此全面提升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底色成色?
本文将围绕国企资产管理这一视角从本轮国企改革背景、国企资产管理痛点、解决路径分析,来解读武汉联投置业在经营性资产管理新路径上的探索。
Part1 国企改革与存量资产管理解读
解读: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主体,有效盘活其庞大的存量资产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防范债务风险,推动土地财政的转型和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本轮国企改革核心目的是提升国企竞争能力
2023年开始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是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要求从企业制度、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深化,核心目的在于调整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实现竞争能力提升。
2、实现专业化整合,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本轮国改从发展方向、监管模式等六大方面给予发展指导,要求通过“瘦身强体”和“聚焦重点领域实现专业化整合”,建立减压长效机制,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实现打破目前国有经济困境、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效果。
3、国企存量资产盘活是当下财政转型的关键
截至2022年底,国有可计量资产总额为169.7万亿元,国资流量率每提升1%能带来1.7万亿元的增量,能有效缓解不断下行的土地出让收入。
当下土地出让收入衰减及土地财政承压,规模庞大的国企存量资产的盘活带来的收益成为逐渐替代土地出让收入、实现地方财政转型的关键。
△国企资产盘活能加速从土地财政的转移
4、增、存两端变化是现阶段主要困境
同时,国企改革兼并重组后可能面临存量资产规模庞大、类型多元、合规风险和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增量端,国企尤其是平台公司缺乏开发运营经验,资产运营效益难保证,这是目前国企存量资产管理的核心困境。
△增量、存量资产两端规模变化
5、政策文件指导国企资产管理走出困境
2022年国务院发布19号文对国企存量资产管理做了有效路径的指导,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从盘活什么、如何盘活、政策支持的角度引导国有企业开展存量资产管理。
Part2 省内国企改革与存量资产管理进展
解读:湖北高规格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综改领导小组,聚焦功能性改革,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截至2024年5月末,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1,“千亿骨干国企”总数达到17家,6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1、湖北省国资高质量发展举措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湖北省国资坚持系统思维和创新型举措统筹国企高质量发展,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来壮大国资底盘、实施功能性改革来服务重大战略、加强内引外联来深化央地融合发展的三个策略,有效推动了湖北国资改革的步伐。
2、湖北省国资对存量资产管理策略
积极承接省级行政事业单位“三资”,清理企业内部“三资”,采取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集约化经营、市场化出清等方式分类盘活。目前,已盘活省属企业存量资产1300多亿元,企业资产质量大为改善,信用评级明显提升,AAA级企业达到14家,撬动金融资源5000亿元。
△湖北国资在存量资产管理方面的举措
3、湖北省典型国资企业资产管理
湖北省属及武汉市属国企如长江产业集团、武汉城投集团、武汉城建集团、武汉联投置业等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湖北国资委相关要求,开展存量资产管理盘活。从这些企业的操作实践来看,盘清企业资产并有针对性地盘活策略是目前资产管理和盘活的关键。
如何来盘清资产,建立市场化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体系,我们从武汉联投置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探索来一探究竟。
Part3 武汉联投置业资产管理探索与成效
解读:作为省属国资企业,湖北联投在国资改革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作用。武汉联投置业从当前资产管理痛点出发,结合自身资产特征,探索出了一套属于武汉联投置业特征的资产管理体系。
通过资产调研、资产分类和资产建账这三道工序,形成了标准化的资产盘清体系,建立起了具有武汉联投置业资产特色的资产矩阵与资产体系,为企业后续针对性的资产盘活奠定基础。
一、武汉联投置业在资产管理上的探索
1.1 宏观入手,建立资产盘活体系
武汉联投置业深入研究政策纲领文件同时结合行业、优秀企业发展经验,针对国企资产盘活体系,总结出了盘清资产、盘活资产和优化资产三个发展阶段即盘清资产、盘活资产和资产退出。
1.2 微观出发,找到解决资产管理困境的抓手
当前国企资产管理困境的核心在于对企业自身资产价值认知的不清晰,从而影响后续的盘活策略和管理体系。如何定义和识别优质资产,盘清资产价值?武汉联投置业从资产调研入手,通过资产诊断,对资产进行分类分级,来重新定义并建立具有武汉联投置业特色的资产价值体系。
1.3 为各资产贴标签,精准识别资产
武汉联投置业在对资产盘点中,根据目前在营经营性资产特征以及结合未来增量的变化,制定了5大类20小类以及近百项的细分标签,将各个资产进行标签化:
1.4 通过资产诊断进行资产评级和分类管理
资产诊断:武汉联投置业通过9宫格的资产诊断模型,全方位地评估各个资产运营好坏、经营水准与竞争能力,掌握资产价值。
资产评级:通过细化评分维度、让各资产可以通过资产标签快速匹配评分,同时制定具有企业特征的资产分类标准,根据各项目评分结果,进行对应分类,并对不同类型资产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积极盘活,精准提升资产效益。
二、武汉联投置业在资产管理上取得的成效
2.1 建立了标准化的资产盘清体系流程
武汉联投置业通过资产调研、资产分类和资产建账这三道工序,形成了标准化的资产盘清体系,建立起了具有武汉联投置业资产特色的资产矩阵与资产体系,为后续针对性的资产盘活奠定基础。
2.2 实现了清晰的动态化价值说明
基于资产效益评估体系的搭建,武汉联投置业目前在资产盘整阶段已实施资产盘点专项行动,针对项目公司开展资产建档计划,初步形成60余家公司“一项目一档案”的电子档案共享平台,并实现了资产数据的动态管控机制,及时、全面地反映资产家底。
下阶段,武汉联投置业还将积极推进资产管理数字化建设,形成对应的资产可视化看板,从资产区位、权属、资产评级等多个维度进行展示,逐步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武汉联投置业作为一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和资产管理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有企业,始终将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和资产运作效率的提升作为其重要的发展策略。
作为湖北本土国企,一直秉承着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深刻责任感,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在湖北省国资国企的转型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为国有资产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而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更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压舱石。
当前湖北国资国企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武汉联投置业将提升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工作重点,在存量资产管理上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旨在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关文献资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
《湖北以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举措统筹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聚力推动湖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回首66年国企改革路:断奶到重生》
《以“三新”“四化”推动国有资产价值动态实现》
《以国有资产盘活与国资流量管理支持高质量发展》
《推进管理创新 打造“大资产”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