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乡村情怀 / 作者:秦秀华

文化   文化   2024-09-19 12:00   北京  

刊头题字:著名书法家姚景林   第2486期




乡村情怀

□ 秦秀华
又到了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季节,生活重新回归车水马龙已经一年有余,按理说,曾经发生在村里的过往随时间的流逝已经逐渐开始淡忘,可自从离开村子的那一天起,心里总是多了那么多的牵挂,手机的微信小程序里已经关注多年的“乡村振兴”公众号从未改变,只要看到媒体上出现与过去的“脱贫攻坚”和现在“乡村振兴”有关的题材,总是习惯性地点击,浏览过程中心里会感到无比的亲切,如今,每当与曾经一起驻村的战友沟通,谈论得最多的仍然是关于乡村的那些事儿,和现在同事谈及曾经的那段驻村经历也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年过去了,乡亲们今年的收成如何,大家的生活都过得咋样;当年“脱贫户”家中正念技校的孩子目前应该已经毕业,有没有顺利就业,收入如何;被送到县城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有没有想家,是否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那些曾经疾病身的大爷大娘病情有没有好转;当年的“脱贫不稳定户”,返贫风险是否早已解除;那些曾经的“边缘户”和“突发困难户”,后续的生活是否都得到了保障;刚刚过去的汛期,位于屯口地势低洼的老大爷家房屋有没有涌进洪水;助力脱贫户增加收入的“五小工程”已临近验收,今年养猪的户数是否有所增加,小鸡和大鹅的长势都怎么样;关于村里的河道治理政策争取到多少,项目有没有落地;今年的村集体收入有没有提高,脱贫群众年终的村级分红还能否继续增加;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是否显著、村干部干得咋样、都成长了没有…...?一年来,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牵挂在心里萦绕。









回望曾经二十年余年从南到北的经历,虽然岗位和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曾经两年的驻村生活始终让我深感自豪、令人难忘,每当小心翼翼地翻看自己曾经用心、用情撰写的近四十万字驻村工作日志,曾经发生在村里的一幕幕过往便会再次于眼前浮现,不由得心潮涌动,思绪再次把自己拉回到了熟悉的山村。

有幸参与“乡村振兴”,与广大村民朝夕相处,深感乡村生活的简单、美好和乡村民众的朴实、可爱,乡村的生活虽然远不比城里那般丰富多彩,大部分乡亲们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裕,但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生活的实际需求,对待生活的态度始终乐观,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对党和政府给予的政策始终饱含满足和感恩,两年的驻村生活让我深受触动,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多年来,在“乡村振兴路上”始终活跃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都肩负着同一个使命,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远的山村,把素未相识的村民视为亲人,用心记录各家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面对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华丽的辞藻,这个群体穿梭于乡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用脚步去丈量这片土地的厚重与希望,默默地走进乡亲们的生活,静静地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不在乎自己一时的得失,更不去计较一语一言的宠辱,坚持用爱温暖心灵,用行动诠释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因为责任,甘愿付出,因为信任,深受感动,所有的付出有忘我的积极、有出于行善的情怀,也有源于完成使命的责任,这个群体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丝毫不失幽兰的清雅、竹子的气节、青松的风格和寒梅的傲骨,更体现着海阔天空般的胸怀,或许这些都终将演变为成就大事的根本 。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乡村振兴的道路曲折而蜿蜒,面对窘境,这个群体的成员勇于登攀,无论是面对乡村环境的挑战,还是面临产业发展的困难,他们勇毅前行,为争取政策支持,怀揣项目资料忙于奔波、申报,利用应有的人脉、资源,发动各方为村庄的发展汇聚力量,拼尽全力破解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个瓶颈,助力惠民项目如期落地,乡村的面貌日新月异,道路宽敞平坦、房屋错落有致、风景秀丽如画、村民收入增加、产业日渐壮大,村庄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大家对未来的生活满怀信心和希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和乡村振兴的战线上,这个群体的每一成员都用自己的方式,奋力抒写了生命中令人感动的瞬间,其间有带着老伴儿去扶贫的伊学义,有带着女儿去扶贫的赵玉明,有带着老妈去扶贫的蔡光洁,有累倒在驻村工作一线,被树为市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的杨立山,也有在脱贫攻坚战线上光荣牺牲的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还有把生命奉献给乡村振兴事业被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何小青,他们当中有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还有多人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们虽然都来自不同的行业,但是却拥有共同的梦想,心中都装满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在他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完美的展现,他们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无数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他们是全国曾经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上广大党员干部的缩影,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线上第一书记的真实写照。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深情”,多年来,驻扎在乡村一线的第一书记作为乡村工作战线上的生力军,主动把自身梦想融入乡村的发展,立足实际,从每一件群众关心、牵挂的小事出发,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中实现自身价值,把小行动汇聚成大力量,用大力量成就乡村大梦想,他们的乡村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共同诠释了“奉献”“担当”和“奋斗”!

向曾经奋战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完成脱贫攻坚战的同志们致敬!向赓续优良传统、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曾经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和当前接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友们致敬!

作家小档案


秦秀华,重庆合川人。1997年12月入伍,原沈阳军区联勤部吉林某分部;2009年转业,就职于吉林市水务集团;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任永吉县西阳镇西响水村驻村第一书记。


咱们村产品发布



咱们村投稿须知

2014年2月11日创刊

咱们村 地球村 -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责编 杰茜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
https://2434470285@qq.com
了解更多咱们村的故事-我爱我村


咱们村文化传媒

村长微信:guofeng-777

▨ 主编:果丰(北京) 
▨ 副主编:杰茜(澳大利亚)  
▨ 责编:亚静  佟继梅  宋磊  凤海  侯秀坤
▨ 责编:梅妮  孙青艾  剑雨  麦穗  闫德刚
▨ 顾问:叶庆生


阅读原文《视觉吉林》航拍带你全方位鸟瞰城市风光

咱们村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