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张幼军:语言之花一束品赏(49)
文化
文化
2024-12-18 00:00
湖北
语言之花一束品赏(49)
张幼军
1.
梅开时,无需春风,无需艳阳
可以一笑,二度,三弄
一块煤,前世太遥远,今生太深沉
注定诞于黑,死于火,归于灰
怒放的你,与寂寂无闻的我
家乡怎么喊,都是难以区分的谐音
你不畏霜雪,反而在凛冽中爱得热烈
让节外生枝,成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而我,也只有在被挖掘之后
于最寒冷的季节,开出一朵与你相似的花
(选自2024年12月7日《新东西》冯强生的诗《一朵梅与一块煤的相似之处》)
我实在佩服诗人冯的本事。既能说,又能写,还能扯;竟然把一朵梅与一块煤扯到了一起;还说一朵梅与一块煤有相似之处。这不是扯淡吗?冯诗人在他的诗开首也说了“梅开时,无需春风,无需艳阳/可以一笑,二度,三弄”“块煤,前世太遥远,今生太深沉/注定诞于黑,死于火,归于灰”。我就要问了,梅和煤两者,这,哪有相似之处哇?诗人冯,不作回答,也不辩解。他真有法子,就把一朵梅和一块煤,连拖带推生拉硬拽地扯到一起,让他们俩争个脸红脖子粗去。梅,那么好看,口碑又好;煤,黑不溜秋,没有人看好他,现在嚷嚷最凶“低碳减排”,指的就是他;梅,哪里瞧得上煤呀!见面梅正眼都不瞧一下煤。煤,可能闷在地底下太久憋得太久,一到场就敞开喉咙嚷开了:“怒放的你,与寂寂无闻的我/家乡怎么喊,都是难以区分的谐音”。噫。这还真有点道理哩。这岂止是相似啊,他们俩在声音形象上简直就是一个人嘛!煤这小子,见我点头示意,自知得了认可,兴头更高。就滔滔不绝往下说。简直不让梅置喙。煤这小子,虽然闷在地底下几千年几万年几多亿年,又不曾读过什么书,可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显得蛮有学问蛮有文化修养蛮有内涵的。您看您看,他居然能从人们的自然生态学、从恋爱学、从审美学的视角高谈阔论:“你不畏霜雪,反而在凛冽中爱得热烈/让节外生枝,成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小子,鬼得很,明知梅是个好节外生枝的浪漫十足之女;为了使辩论的对手心平气和、服服帖帖,居然把“节外生枝”这个人们最讨厌的行为美化一番。我看你梅还有什么话说。梅口里一下子被硬塞进了个香饽饽,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就是有什么要说,这会儿也说不出呀。煤继续说:“而我,也只有在被挖掘之后/于最寒冷的季节,开出一朵与你相似的花”。煤,有理有据说得真好。于是呢,梅和煤握手言和,情同手足。挖煤出身的冯诗人对煤的感情太深,用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煤的特殊情感,在诗人冯的心里,煤就是那雪地里一朵朵绽放的永远给人暖意的灿烂的梅啊!
2.
我在湖边长大
从小,大人不要我们玩水
还说淹死的都是会玩水的
别看湖边风平浪静
到湖中间就知道了
无风,也有三尺浪
此时 ,湖水是青色的
至少表面是纯净的
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其实水底下按捺不住
早已暗流汹涌
何况,根本不知道湖水的深浅
更不知道缠绕你的东西有多少
不要只看到鲜美的鱼虾
还有咬人的毒蛇,刺人的菱角
我这一生当不了水手
守候偌大的湖泊
迟迟不肯下去
直到在岸边慢慢老去
(选自2024年12月6日《次要诗人》向天笑的诗《水手》)
按理,生长在湖边的人成长为出色的水手是毫无疑问的。为何?这还用问吗?生长在湖边的人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年累月少不了跟水打交道呀!然而,“我”却是个例外。“我在湖边长大”,可是,“我这一生当不了水手”。为何?“我”的手脚长年累月被一副锁链牢牢锁住了,虽然我在湖边长大,却长年累月都下不了湖,不可能跟水打交道呀!“我”骗得了谁呢?“我”真的被锁住了吗?天天照面的同乡多了,他们都会作证,根本就没见着“我”戴上什么锁链呀!自己住在湖边都不会游水却怪罪手脚被锁住了,哪个听了心里都有点那个。“我”有苦难言哪!谁又能够知道,“我”戴的那副锁链是我家里的大人们给特制的,是无形的,是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啊!这首诗很特别。通篇几乎都是“我”家里大人们训诫“我”的话,这些话,说的既是实情,又有一唬二诈。家里爷爷说:“别看湖边风平浪静/到湖中间就知道了/无风,也有三尺浪”。这讲的完全是实情。家里大人们中那位最有学问者说:别看“此时,湖水是青色的/至少表面是纯净的/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其实水底下按捺不住/早已暗流汹涌”。这讲的完全是实情。家里大人们中这位见多识广者说:“何况,根本不知道湖水的深浅/更不知道缠绕你的东西有多少/不要只看到鲜美的鱼虾/还有咬人的毒蛇,刺人的菱角”。这讲的完全是实情。家里奶奶说:孩子,你可知道“淹死的都是会玩水的”。这就是唬,这就是诈啦。家里大人们说了这么多,目的就一个,为了安全,为了保险“不要我们玩水”。 诗的妙处这才渐渐显露。通篇在用一个隐喻——大人们所有这些说教,形成一副无形的却是锤打得牢固的锁链。“我”一直被锁住了手脚,使得“我”无法跟水打交道,只“守候偌大的湖泊/迟迟不肯下去/直到在岸边慢慢老去”。所以,“我”终老都当不了水手。这首诗,不但是隐喻用得不露声色的好,更好在把一个严肃而深奥的哲学命题用形象的诗句揭示出来——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亲口吃一吃;要想当水手,就亲自下水去练一练。实践才能出真知啊!写到这儿,我这篇笨拙的文字似乎可以结束了。又忽然想起古人云:“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们后来往往用来形象比喻人进入到那自由王国是多么美妙的境界。那么,这首诗是不是有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诫的意味呢—— 天下所有具好心、善心、仁爱心、慈悲心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太爷爷们、爹妈们、大伯大娘们、叔叔婶婶们、舅爷舅娘姨娘姨父们,天下所有的大人们、老师们,千万不要因为,为了安全、为了保险而束缚了孩子们、学生们的手脚,局限了他们的自由发展。其实,干哪件事没有风险?吃饭也会噎着呢,我们总不可因噎废食吧。雏鸟的试飞,风险更大,高空作业,又不能系个安全绳;可是,再怎么糊涂、再怎么心慈的鸟妈妈,也要咬咬牙狠狠心,把自己的宝贝孩子带到天空去教会他们飞翔;同样道理,住在湖边,就该放手让孩子学会搏击风浪,做一个出色水手。如果,都不能做到这样,人类理想的自由王国就永远消亡矣!一首诗能引发读者的多层次的思考,那么诗的分量就很不一般了。
3.
就算,美人爱英雄
也应是双向的
为爱,你至于这样吗
至于这样放下身段踮起脚跟
用含露的唇舌
在风中。吻这株千年的苏铁
从胸,到它的眉、眼……
就算你贴身
将一身甲胄的他
紧紧匝在怀里
而他却还是剑指苍天
不愿伸出手臂
更不愿低眉,看你一眼
唉,英雄无情
你何至于这样放下身段?
(选自2024年12月9日《新东西》周春泉的诗《青秀山,致一株绿萝》)
我猜,诗人,你这首诗是从民间的“英雄与美人”“英雄救美”“英雄恋美色”“美女爱英豪”等等很多很多传说故事里生发出来的?写得好美好有味道!我猜,青秀山就是传说故事里的英雄,那一株绿萝藤蔓就是故事里的美女罗!他们在一起又会演绎一段怎样的故事呢?美女绿萝深深爱着青秀山。她认定了青秀山就是她心中的英雄、自己最心仪的男人,她跟定他了,她几乎是没日没夜地老黏着老黏着老缠着老缠着青秀山。青秀山,倒也像个男人气派,高大威严壮硕,简直帅呆了。凭他这堂堂一表须眉男子长相就是个英雄。别说是这水性杨花春情涌动的绿萝姑娘,就是别个女子,哪个见了他不怦然心动哟。 这不,今儿个,绿萝姑娘又喜颠颠来到青秀山身旁。今日是个好日子,她以为今日应该是他们成婚的日子。关于何日走进美妙的婚姻殿堂,绿萝已经向青秀山无数次提起和建议过。可是呢,青秀山总是不置可否。可巧,那日起风,绿萝又一次提起,青秀山顶草木微动,绿萝以为青秀山是颔首应允了。绿萝姑娘今日好高兴啊。她急不可待几乎是扑向青秀山。她“放下身段踮起脚跟/用含露的唇舌/在风中。吻这株千年的苏铁/从胸,到它的眉、眼……”青秀山却一动也不动。春情难抑的姑娘反而以为青秀山很爱她,此时也在尽情享受她的爱抚。她对他的爱太多太深,她恨不能一下子全都倾泻出来都给了他。她就宽衣解带,“将一身甲胄的他/紧紧匝在怀里”,她柔软的酥胸都紧贴到青秀山那宽厚敦厚淳厚还结实壮实坚实的胸脯上了 ……而这时,她心中无以撼动的情郎“却还是剑指苍天不愿伸出手臂/更不愿低眉,看你一眼”……绿萝姑娘,你这痴情女子,你想错了!绿萝啊,你爱了一个并不爱你的男人,而你为他却付出太多感情,你太不值,你错爱了。你以为,天下英雄都救美吗?你以为,天下英雄都会拜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吗?你以为,天下英雄对好看的女子都会心动吗?你把那些虚幻的传说故事装到心里太多了;你太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当至理名言了。你知道诗人周春泉是怎么说你与青秀山相好这件事的吗?他说呀:“就算,美人爱英雄/也应是双向的/为爱,你至于这样吗/至于这样放下身段踮起脚跟”?何况,你心目中的这位英雄,并“不愿伸出手臂/更不愿低眉,看你一眼”,他太不把你当回事啦。周诗人感叹道:“唉,英雄无情/你何至于这样放下身段?”就算他青秀山是位英雄,他如此无情值得你绿萝爱么?我猜,青秀山和绿萝是广西南宁的一处有名的景点吧,可是在你诗人的心中却是一段凄美的令人叹惋的爱情故事,诗人的视角、诗人的情感、诗人的运思、诗人的想象力,确乎不同一般哪!
4.
行走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上
都市的喧嚣
冷淡了四季 透支了激情
唯有千里之外的老屋
将疲惫的心灵 唤醒
秋风夹着丝丝的愁意
将我绣在时间的缝隙里 潜行
老屋 与老屋前里你
与北斗星辰 共辉映
(选自2024年12月9日《新东西》傅菊梅的诗《老屋》)
小时候,我从图画里、从电影里看到繁华的花花世界的大城市,特别对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有无限向往。我猜,诗里的“我”应该也跟我一样吧。然而,一旦成了“城里人”,并且在大都市住久了,“城里”的诸多弊端就一 一暴露出来。还是家乡老屋好哇!老屋,我们赖以歇憩的港湾。大热天,当夜幕降临,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吃罢晚饭,就扛了竹床到高晾的丘顶或堤坝上,不必去伞一样的树下——那里蚊虫多。于是,一个个小屁孩,就尾巴拖一样跟着大人们。凉风习习,驱赶了人们一天的疲劳;也驱赶了小屁孩的劳累——玩累了。好享受啊,绝不亚于难得吃上一口的荷包蛋或瘦肉面。躺在凉凉的竹床上,大人们消解了疲劳来了精神,伸出手向夜空指指点点:北斗,那是北斗星……城里真的好吗?除了硬生生的钢筋混泥土壁垒,就是车水马龙的无休止的喧嚣。这里已经感觉不到四季的变化,夏天躲在空调房里,冬日则卷缩在电热器旁。在城里,太过优裕了。这不好吗?真的说不上有什么好。不接地气,远离大自然,“冷淡了四季 透支了激情”。不说别的,初冬了都见不到一片霜,以致文学里的“霜鬓”“鬓如霜”“两鬓染霜”“高不说别的,夏日里,城里钢筋水泥壁垒森森,当夜幕降临,再也看不到北斗星辰……当“秋风夹着丝丝的愁意”,更引起“我”的乡愁;当“我”不得不在城里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和“时间的缝隙里 潜行”,“我”会更其思念家乡的老屋,“唯有千里之外的老屋/将疲惫的心灵 唤醒”!读着这首小诗,我能触摸到身处繁华都市的“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脉跳;读着这首小诗,我能感觉到作者对故乡老屋之思念之爱是深入到了骨子里啦!
5.
有人说 这个天坑
这个亚洲第一大天坑
是铁山发展的一个见证
早想看看这个天坑
今日 有幸站在坑边
禁不住朝天坑深处望去
这个旷阔幽深的天坑
曾挖走多少矿石
与其说天坑是个矿区
还不如说这是时间与岁月
授给大冶的一枚勋章
(选自2024年12月11日《新东西》谢克强的诗《天坑》)
天坑,湖北黄石大冶铁山的露天采矿现场。大冶铁矿经过千年的开采,形成了一个落差达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坡。站在天坑旁,除了惊叹,人们自会有一番评价。“有人说 这个天坑/这个亚洲第一大天坑/ 是铁山发展的一个见证”。完全正确。站在天坑旁,一定会令人思绪万千吧!“我”也一样。“今日 有幸站在坑边/ 禁不住朝天坑深处望去/ 这个旷阔幽深的天坑/ 曾挖走多少矿石”。那么,大冶铁矿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一定是大大的。于是,“我”就想啊,“与其说天坑是个矿区/ 还不如说这是时间与岁月/ 授给大冶的一枚勋章”。勋章也者,一种象征荣誉和成就的奖章,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者的最高褒奖;同时,勋章可以作为最高荣誉的象征,能激励人们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而大冶铁山的天坑正是这样啊。天坑,对它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唯有“勋章”的内涵,最能揭示其深刻的意义。大冶铁矿是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这座铁矿开采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本来就深厚,那么,今日有了这枚闪亮的勋章的加入,更加光彩夺目了。
6.
耕作间隙
坐在田埂上抽旱烟的父亲
起来时不经意将右手指印
摁在了大地上。多年后
他没有成为地主
指印却成了一处风景
成了网红打卡之地
(选自2024年12月12日《新东西》蓝学奇的诗《梯田》)
什么像不像,那就是“耕作间隙/ 坐在田埂上抽旱烟的父亲/起来时不经意将右手指印/摁在了大地上。”哦,原来是父亲在一张很大很大的买田的契约单上签字画押。那么,父亲岂不成了大财主啦?哪里哟,“他没有成为地主”。多年后,父亲的“指印却成了一处风景/ 成了网红打卡之地”。您是说,当年的人造梯田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一处风景?将一层一层的梯田,想象成手指的纹路,进而想象成父亲按的手印,进而想象成父亲签字画押买下巨大地产;却陡然一转——父亲终是没有当地主——父亲的手印(梯田)成了人民的乐园,以一种特有的方式造福人民。
7.
其实,就是一个日子
落下来,落在一片焦黄的落叶上
激情荡漾的小河,也由此
变得淡定。倒映的
山峰,像把张开的剪刀
大尺度地,掐剪暑热的余威
……
(选自2024年12月13日《新东西》翁德云的诗《立秋》)
日子,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呀。而诗人说,其实啊,日子是看得见的。让我们留心观察。有那么一天,它会从天而降,“落在一片焦黄的落叶上”。不言而喻,它落下来的这一天,就是立秋了。到了立秋,“激情荡漾的小河”收敛了其暴躁咆哮的性情,“变得淡定”了,变得温顺了温柔了。它平躺着,很文静的样子。这时,“像把张开的剪刀”的山峰,把身姿倒映到小河的水面上。立秋了,人们对气温的变化有明显感觉。哦,是因为那把剪刀在“大尺度地,掐剪暑热的余威”吧?日子就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物件它不可以掉落;山峰的倒影不过是像剪刀罢了,如何能掐剪?这么写都是诗人立秋时节俯仰之间的独特感受。诗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样,饱含着诗情和浪漫。
8.
在湖上,白鹭的翅膀
又拍落夕阳
天地向晚,辽阔,空旷
不见鱼跃
也不见蜻蜓点水,冲浪
落霞似火
岸边,只有那株塔立的乌桕树
抓住一抹晚霞
不肯松手
仿佛要用一生的心血
把自己点燃成擎天的火炬
温暖,渔火
(选自2024年12月16日《新东西》周平海的诗《湖岸,燃烧的乌桕树》)
这里写的是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的黄昏时分湖上岸边美丽的晚景吗?您看,活跃了一天的万物生灵,都结束了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结束了追逐打闹、吵吵嚷嚷,结束了喧嚣呱噪、忙忙碌碌,一切静下来,静下来!这里仅以“天地向晚,辽阔,空旷/不见鱼跃/也不见蜻蜓点水,冲浪 ”概之。这是这一时刻静态的情景画面。本来,岸边“那株塔立的乌桕树”也应该是静态的,而诗人偏偏要他动起来,以构成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的动人之景。如何让他动起来?写乌桕树“抓住一抹晚霞 / 不肯松手”。好生动!晚霞本是瞬息之间不断变换其造型的,也许,恰恰这一刻晚霞作了一个“亮相”的造型,多停了那么几秒,恰恰被诗人“抓拍”到了,而酿出极浪漫的富有情趣的文字来,引发了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别看乌桕树一本正经,坐怀不乱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模样,见了绝色美人也会动心的,并且会把持不住做出非常出格的举动来——抓住人家姑娘的水袖不放手。须知,晚霞要停留或者要飞走,是你乌桕树能抓住的吗?诗嘛,好灵动的语言!还有,这时的“落霞似火”,却不说晚霞映红了岸边的乌桕树,而说乌桕树“要用一生的心血/ 把自己点燃成擎天的火炬 / 温暖,渔火”,写得精彩!写得精彩的,诗的一开首的“在湖上,白鹭的翅膀/ 又拍落夕阳”,也是这样。夕阳,是你一只弱小的鸟的柔弱的翅膀能拍落的吗?不仅如此说,还特地加了个“又”,那么说,每天夕阳并不是自己落下湖去,而是白鹭拍落的?这不仅有语言的灵动之美,还似乎把人们的一个错觉也表现出来了——生活在湖上或湖边的人们,每天与白鹭鸟儿结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每天夕阳落下,还以为是白鹭的翅膀拍落的呢。不过,我更愿意作这样的理解,诗人恐怕本意不在写错觉,而是要表现生活在湖上或湖边的人们对终日陪伴自己的鸟儿白鹭的情感——赋予自己喜欢的鸟儿白鹭一副颇具神力的翅膀。是的,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的黄昏时分湖上岸边被诗人虚构成了一个童话般美妙的世界。张幼军,湖北大冶市人,1948年1月出生。大冶一中退休教师。曾任黄石市首届学术学科带头人、黄石市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委,省中语会会员、黄石市中语会副理事长、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
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哦!温馨提醒您,可将“新东西”设置为星标,每次看完后,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赞”+“在看”,就会正常收到我们的每次推送啦!顺手点点文中的广告,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新东西》编辑部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3、投稿作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或添加主编微信hbxtx168及时查阅作品刊发情况。如果没有关注公众号,谢绝来稿。
4、关于稿酬:20元以上的微信赞赏一半归作者,一半用于平台管理;20元以下以及七天之后的零星打赏不再分配。
5、投稿邮箱:2963654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