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富养自己的方法:3个字

健康   健康   2024-12-31 18:01   浙江  


作者:sixer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hi,大家的跨年夜怎么过呢?

我有朋友打算去看演唱会,在现场和几万人一起倒计时;

有姐妹悄悄买了新加坡的机票,打算给异国男友一个惊喜;

还有朋友跨年一直一个人,打算点上烧烤再开瓶酒,在0点的时候举杯和自己庆祝。

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度过,我发现大家都有着自己的「仪式感」

也不由得好奇,仪式感有什么样的魔力,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来源:pexels

01

仪式感
可以带来希望

讲一个我爸妈的故事。

我爸妈刚结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加起来大概二百出头,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只能算底层人民。

光是买一套二手的小婚房,就花光了两人积蓄。

小夫妻也知道这一点,早出晚归,很努力地工作挣钱,结果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妈就心态崩了。

她看不到希望。

因为刚毕业,被分配干的活最多,最杂,拿到手的工资还最低。

干完了糟心的工作,回到家一看:

从老家带的旧彩电,总是雪花屏;

床板老化得吱呀作响,碰一下都掉灰;

最让她看不惯的还是那个旧冰箱,看着脏兮兮的,一股异味,怎么刷都刷不掉,放在里面的菜一天就会坏掉。

回家吃不上新鲜菜,没有娱乐活动;

工作还碌碌无为,攒不下什么钱;

面对生活柴米油盐,新婚夫妻每天的话题都局限在:

今天吃什么、抱怨工作、抱怨家里太寒酸。

来源:pexels

对生活的艰苦,他们毫无反抗的能力,只能任由着感情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里渐渐消散。

我妈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既然工作和生活暂时无法变好,那就改变环境!

她说:我要给这个屋子增加点浪漫氛围,让它更像新婚的新房。

我爸十分不理解:穷得要死,怎么还这么多讲究?

但他还是乖乖听话,没钱买太多新的家具,他俩干脆自己动手,将还能用的家具重新刷漆,买了各种图案的印花布料当罩布。

明明只是改变了家里的一角,但居住人的心态立刻不一样了。

他们有了更多对“新家”的期待;

有了更多迫切想要去学习的家装知识:这个柜子还可以怎么改造?床品的规格应该什么样?

能谈论的话题也变多:这个地方要怎么改;这个地方需要加点什么;我们要不要去哪里逛一逛,找找灵感?

两人还定下了一个“装修基金”,有闲钱的时候就放进去,定期看看余额,能买些什么样的家具回来。

我妈说,那段时间,特别有奔头。

生活里再没了抱怨,每天都在期待着会有什么新改变,原本还是黑白色彩的生活,瞬间鲜艳了起来。

不到一年,家里就有了全新的样子,甚至还攒下了钱,买了一台大冰箱。

很奇怪,明明工作内容和人都没变化,就因为多加的一个“新房”仪式感,两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质的转变。

来源:pexels

02

仪式感
的背后,是什么?

范热内普在《过渡礼仪》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仪式”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存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仪式:

“比如诞生、社会成熟期、结婚、为人之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职业专业化,以及死亡。

其中每一事件都伴有仪式,其根本目标相同: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阶段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阶段。”

因此,他提出了仪式感的概念:从这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的情绪体验。

就像购买家具、装饰本是普通的行为动作。

但当它们被赋予“新婚的仪式感”时,它就不再是简单的购买、装饰,而是一种情感体验:

我们结婚了,两个人的新婚生活应该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可以做到这一点,我因此有了强烈的动机去做这件事。

虽然这个动机不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事情,但在进行的过程里,我为了满足我的动机,会做出最大的努力。

积极心理学家罗非将它称作积极的心理暗示”

来源:pexels

它让人坚信自己有能力掌控生活,从而得到正向的反馈,因此享有更强大的自信、自尊。

电影《心灵奇旅》里的男主角,一个钢琴师,被多家舞台拒绝后,终于找到一个可以收留他的舞台。

在演出前几天,他一直忐忑,担心自己搞砸,毕竟自己之前可是搞砸了好几次演出了。

他想,即使演砸了,我也要拿出钢琴大师的仪式感来!

他走进一家理发店,精心剪了个头,在西装店挑了一身精致的、合身的西装,他瞬间体会到了别样的自信。

在这种心态的引领下,他弹得一手钢琴,直接燃爆了现场,大获成功。

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出,充满积极暗示的仪式感,还会缓解疲惫。

脑科学研究显示,当被试进行琐碎、又特别的仪式时,脑内多巴胺分泌增多,疲惫感减少,幸福感增加。

虽然,她只是将阳台上的花草给精心修剪了一番。

来源:pexels

03

如何
享受专属仪式感?

仪式感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好多人总是将仪式感过成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

譬如,我的朋友小A,他本来不喜欢热闹,但非要学着别人,给女朋友布置“盛世婚礼”、花费超出他能力范围的财富和精力,他被折磨得满肚子怨气。

这种仪式感,真的就有积极的效果吗?

因此,第一,我们首先要摆正对仪式感的认知。

仪式感,应该是一件私人的、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和钱财的一件事。

如果浪费太多,还得不到快乐的话,那这个行为,可能是在掩饰内心的匮乏。

因此,在举行仪式感前,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做这件事,我会感觉到开心、幸福吗?”
“我做这件事,是为了我自己吗?”
“我是因为别人都在做,我才想去做这件事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说明要进行的这个行为,并不会给你带来真的幸福,建议停止!

第二,明确仪式感的动机。

既然仪式感作为一种心理暗示。

一定有一种动机,催促着我们去做这件事。

不如明确自己仪式感动机,我需要做什么?我希望从这个行为中得到什么?

来源:pexels

如果只是想让家里环境看着更舒服,可以买一束花放在房间里;

如果只是想让学习、工作更加专注,可以为自己点一个安神的香薰;

如果只是想出门散心,可以为自己准备好化妆品,画一个漂亮的妆,去江边吹吹风。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行为动机,我们才能找到自己专属的仪式感,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的仪式感,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第三,和仪式感建立契约关系。

这个契约,代表着仪式感不一定要在特殊的日子进行,它可以在平常的日子里,随时进行。

不如学着和它建立一个契约关系,将它培养成一个随手的习惯。

比如夫妻可以约好每个月、或每个星期的某一天,一起买菜,一起下厨;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试着在一周内跳出一天,整理房间,修剪花草。

总之,只要在平常的事务里,突然加一点不一样的事情,就会让生活很有仪式感。


写在最后

《小王子》里说: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它并不是要花多少钱,玩多大的花样,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有时,餐桌上的一束花、开学前的新书包,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

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值得纪念。

来源:pexels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壹点灵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提供在线/门店咨询,已入驻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向4500万名用户提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婚姻情感咨询、心理倾诉、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