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能够在水中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拥有特殊的呼吸器官——鳃。
鳃是鱼获取水中氧气的关键器官。
鱼鳃的外部是鳃盖,打开时可以让里面的鳃丝与水充分接触,鳃丝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与水中的氧气进行充足的气体交换。
除了鳃盖以外,鱼还可以用口部吸入水,水通过咽喉到达鳃腔,然后鳃丝再和这一部分水进行气体交换,这也是一种鱼获得氧气的途径。
因此,鱼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在水中获取氧气,而不需要接触水面的空气。
尽管鱼可以通过鳃和口部获取氧气,但当水中氧气含量不足时,鱼仍然需要浮出水面与空气接触,以获取更多的氧气。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鱼“浮头”现象。
上下水层缺乏对流是导致水中氧气含量不足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天气炎热时,上层水温升高,产生大量氧气。
然而,由于水温较高,水热阻力增大,阻碍了上层水与下层水的对流。
结果,下层水中的鱼接触不到富含氧气的上层水,导致缺氧,迫使它们游到上层获取氧气。
当遇到大风天气时,上层水温急剧下降,上下层水的对流增强。
上层水中的氧气被带到下层,但由于下层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迅速消耗掉氧气。
同时,上层水中的氧气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急剧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鱼也会浮出水面呼吸氧气。
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阴雨天气光照条件较差,水中的浮游植物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减少。
此外,降雨天气还会导致大气压强降低,进一步减少了融入水中的氧气量。
因此,水中的鱼会因为缺氧而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水中的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不同,它们同样需要消耗水中的氧气。
当浮游动物数量增加时,它们会与鱼类竞争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缺氧。
此外,浮游动物还会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食,进一步减少水中的氧气含量。
在这种情况下,鱼类只能浮出水面获取空气中的氧气。
水质变差也是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的常见原因。
水质变差主要是由于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中的有机物过多。
这些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下降。
此外,水质变差还会导致水中的浮游生物死亡,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不仅使水中氧气减少,还会直接威胁到鱼类的生命。
鱼通过鳃和口部在水中获取氧气,但当水中氧气含量不足时,鱼需要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影响水中氧气含量的因素包括上下水层缺乏对流、大风或降雨天气、连续的阴雨天气、浮游动物增多和水质变差等。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确保鱼类的健康生存。
我们提供:
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流水槽养殖、智慧渔场的规划、设计、建设、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自主研发便携式溶氧仪、在线式水质检测仪、温度宝等智能化水产养殖装备;
提供变频增氧机、智能投料机、高压氧锥、养殖桶、微滤机等养殖设施设备。
跑道式流水槽相关:18151548369吴经理
工厂化循环水相关:18861870651顾经理
水质检测设备相关:18061767809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