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是你,感受不是你,念头不是你,觉察这点,痛苦就开始瓦解!

文摘   2025-02-05 19:33   河北  


01
情绪不是你,
感受不是你,
念头不是你。
觉察这点,
痛苦就开始瓦解。
02
修行不是放下一切,
而是学会和一切玩耍。
怎样才是玩耍?
玩具不该控制你,就是这样。
03
没有人会烧一锅水来烫自己,
可是心怀恨意,
就是煮一锅水在心底,
自灼自伤,
本质上你就是在伤害你自己。
04
当你不寻求别人的注意,
当别人的称赞不会让你感到骄傲
当别人的指责不会让你受惊,
当有人不理睬你的时候,
你不会感到烦恼,
这就是放下。
05
当你生气的时候,
你应该看一下你的心,
为何会生气,
是否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
你的期待,
就是你所执着的东西。
06
做一个真诚的人,
就这一点已经难倒了
这个时代中的大多数人,
社会一直在宠坏爱演戏的人,
但轮回绝不会亏待内心真诚的人。
07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
因为这样会增长你的自我。
应该经常去发现别人的长处,
以便减少你的自我。
对粗重的烦恼要有强力的对治,
比如你现在有嫉妒的烦恼,
一般来说我们的自尊不愿承认我们有烦恼,
这时你应该承认自己在嫉妒,
而且出于某个很蠢的理由,
不要去保卫你的自尊。
08
我们绝不能做修行上的表演者,
表演得像一个修行人,
表演得很优雅,
这是非常危险的。
修道上的自欺是一种懦弱,
我们没有勇气和胆量直面真实的自己,
不允许自己犯错,
不允许自己表现得不好,
这些都是修行的障碍。 
09
你的经验随时在改变,
今天你觉得不错的经验,
到明天就未必了。
当你和朋友、客户、敌人
或陌生人谈话时候,
如果你能给真相留点空间,
或者意识到:
不论你觉得对方是占有欲太强
还是漠不关心
实际上取决于你自己的定义的话,
那就是修心。
这比你念一大堆咒要好太多,
因为它能真正地使你的心得到平衡。
10
人这一辈子,
不管活成什么样子,
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的。
11
许多人很难认识到轮回是苦,
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投影
总是透过希望的镜头来完成。
举个例子,
即便我们确实正在遭受痛苦,
我们依然相信事情会得到改善。
然而有多少次,
当我们解决了旧的问题,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但我们仍然怀有强烈的想法,
认为有一天我们可以在一个
没有问题的地方安顿下来。
12

如何用清净的见地去看周遭的人和事物?

答:减少你的判断和比较。


13
你也许会难以接受,
但是现在、此刻就是你开始修行的完美时机,
无论你有多少或好或坏的理由来试图拖延。
也许你会想要等到
工作不那么忙碌,或赢得彩券,
或从伴侣离开的打击中恢复后再开始,
但问题是,生活从不会免于干扰,
要等事情都安顿下来才开始,
那只能确定你永远不会迈出第一步。
所以,无论生活多么动荡,
今天、此刻、当下就是
你开始修行的最好时机。
14
如果你喜欢被表扬,不喜欢被批评,
如果你只是想得到,害怕失去,
如果你寻求被注意,憎恨被忽视,
如果你过分寻找快乐,偏执地害怕,
如果你深陷这八种状态,你就会变得脆弱,
如果你不会,就将变得强大。
例如: 婴儿,在他们成熟前
他们真的不在意那么多的表扬和批评。
你告诉婴儿你太胖了,
但他们不知道胖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些话不会打扰到他们。
因此我认为超越这八种状态
你就会变得强大。
15
要对治习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这需要一段时间。
要有耐心。
就好像戒烟一样。
所以,
每一次你能处理你的情绪时,
就算只有一点点,
也同样算数。
16
在我们生病非常痛苦时,
如何保持快乐心情?
答:
第一种方法:
愿众生所有的痛苦和疾病都
转移到你的身上,
如此就不会有众生需要受苦。
第二:
去想我经历的痛苦疾病,
都是我过去的业力使然,
希望我所有的恶业都到
这个病痛上来了结我的恶业。
第三:
去想所有的苦痛都只是自心的显现,
都是虚幻的。
17
不落入任何极端,
这是最高的戒律。
换句话说,
既不做吸烟者,
也不做骄傲的不吸烟者;
既不做说谎者,
也不做极其傲慢的不说谎者;
极端的戒律可以让你的傲慢膨胀。
佛教圈子里经常能见到这种情况,
以自己守戒为荣的佛教徒
故意表现出屈就他人的姿态,
其实很高傲,
看不起那些没有遵守戒律的人,
他们炫耀自己的戒律
让那些没守戒律或只守少数戒律的人难堪。
这种佛教徒需要读《金刚经》。
18
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
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我们就能善用它们。
财富、健康、和平、名望,
和它们的反面一样,都是暂时的。
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
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
你怎样对人,
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
如果看不透这一点,
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社会一直在宠坏爱演戏的人,
但轮回绝不会亏待内心最真实的人。
19
虽然我们都向往并朝着某种恒常、
确定的幸福努力,但那终究不会发生。
它还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发生过。
在人类历史上,
没有哪个人永远幸福生活着的记录。
那只存在于电影里。
可是我们不断认为永恒的幸福是存在的。
还有比这严重的幻觉吗?
这是一个绝对的幻觉。
事实上佛教徒所要做的事,
就是从这个幻觉中逃出,
所以佛教是在面对现实,
而不是逃避现实。
20
追随上师,你非常需要导航。
你必须与直觉角力:
也需要跟自己的个性及习惯作对。
你应当知道,这个挣扎的航行,
就是心灵旅途的精要。
你为了要寻觅答案,
就必须翻过高山、渡过大河、越过沙漠才行。
这是你自己选择的旅程。
21
尽管你什么都没做,
仍感觉在消耗能量时,
当负面想法产生的时候,
如果你指责批判它,
那就像是给负面念头充电。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只是观看它。
就会让这些念头的电量消耗掉!
你不必担心任何事情,
因为一切都是超出你的控制之外。
22
记得有一位记者采访宗萨仁波切
记者问:“您见过的情商最高的行为是什么?”
仁波切回答说:
“即使是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仍然保持尊重和耐心。”
最新一期课程《知行合一》《道德经》《精一社》


心想生解读《道德经》第一期


👇🏻点击公众号 查阅更多资料




往期精彩回顾
心想生-财富密码
《知行合一》课程1-5
《道德经》1-2期
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1-4期
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1-4期
《传习录》课程价格调整:一至十八期课程
《了凡四训》课程一至四期
《精一社》1-5期
练习从上帝之眼看世界上的一切
《天道》:不同维度的人没法对话
阳明学苑--公益分享合集(更新)
她经历了十年的各种困苦活出了自在人生
金钱竟然与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
如何面对负债的境遇及种情绪?
抖音:88688fw
微信号:liangjiansiqi
视频号:灵性醒觉

点击阅读原文

东方食养


心想生知行合一传习社
心想生、 中行书院 、 知行合一传习社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传习录,传国学智慧,助文化强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