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知多少一次性给孩子讲明白!

文摘   2025-01-18 22:54   山西  




讲忻州故事.传秀容美名





“春节习俗知多少

一次性给孩子讲明白!


春节指南


春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关于中国的年俗,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风情。


春节有哪些习俗呢?


今天给大家都整理好了,一次性给孩子讲明白! 一定要提前收藏起来,过年的时候讲给孩子听。




腊月二十三(四)


习俗:祭灶神


这两天俗称“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每年的这两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烧饼,里面包芝麻糖,又称“祭灶火烧”。


灶王爷要在这个时间上天,向天皇人帝汇报工作。人们给灶王爷吃一些甜甜的食物,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腊月二十五


习俗:磨豆腐


俗话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中,玉帝听到灶王爷的汇报后会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下凡,亲自来查看人间的情况。


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做好豆腐来“招待玉帝”。


在这一天,人们要保持善意,做善事,谨言慎行,让玉帝可以多多降福给人间。



腊月二十六


习俗:杀猪宰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宰年肉。”


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提前准备好过年的食物、年货和过年用品。



腊月二十七


习俗:宰公鸡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宰杀自家的家禽。


很多地方,这一天是赶集日,人们热热闹闹去赶集,购买过年和春节期间需要的食物和用品。



腊月二十八
习俗:打糕蒸馍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发面和做馍。
很多地方,还会在馍上画上生肖图案,或者各种各样喜庆的图案。
一道特色蒸馍,传递出对新年的期待和盼望。

腊月二十九
习俗:祭祖、蒸馒头
这一天俗称“小除夕”。很多地方,这一天会祭奠祖先,准备好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行祭祖仪式。
人家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出对祖先的尊敬,也期望祖先继续庇佑整个家族。

腊月三十
习俗:吃年夜饭、守岁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吃一顿年夜饭,热热闹闹过个年。
很多家庭也会守岁,全家人围在一桌看春晚,大人们聊日常,小孩子们吃东西,打打闹闹,欢欢喜喜过除夕。

大年初一


习俗:拜年、放鞭炮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并且带上孩子一起出门给家里的长辈和附近的邻居拜年。


对遇到的每一个人说“新年快乐”,并且送上新年祝福。长辈还需要给孩子压岁钱,祝福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正月初二

习俗:回娘家
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上老公和孩子一起回娘家,给娘家父母和长辈拜年,并且要准备一些礼品。
回娘家的女儿可以陪父母聊聊天,帮忙做做家务,跟娘家的兄弟姐妹们聚一聚,也是一份宝贵的回忆。



正月初四

习俗:迎灶王爷
这一天,是迎接灶王爷的日子。
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好丰富的食物和水果,点好蜡烛,燃放鞭炮,迎接灶王爷。

正月初五
习俗:迎财神爷
这一天,是迎接财神爷的日子。
家家户户从凌晨开始,燃放鞭炮,鞭炮要从里面往外面放,边放的时候边往门外走。寓意是把不吉利和不吉祥的都驱逐出去。



正月初六
习俗:送穷
这一天是“送穷”的日子。
家家户户会大扫除,进行断舍离,丢弃那些没用的物品。
寓意就是“送穷”,迎接更多的好运和财富。

正月初七
习俗:吃七宝羹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制作七宝羹,全家人一起品尝。
寓意是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和和美美。

正月初八

习俗:放生祈福
这一天又叫“顺星节”,很多人都会去放生祈福。
通过这样的方式,期望得到更多的好运和祝福。在新的一年,平安顺遂,五谷丰登。

正月初九
习俗:祭拜天公
这一天俗称“天日”,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
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好丰富的食物和果品,进行祭典仪式,期望天公赐福,给予更多的好运和祝福。

正月十一

习俗:岳父宴请女婿
这一天又称“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岳父岳母会提前准备好丰富的饭菜,盛情邀请女婿一家人来吃饭。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女儿女婿一家的爱和关怀。

正月十三
习俗:点灶灯
这一天,很多地方会欣赏花灯。
不仅带孩子欣赏花灯,也会教孩子亲手制定一个花灯。
寓意新的一年,日子如灯笼一般明亮而温暖。


正月十四

习俗:试灯
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会开始购买灯笼,为元宵节提前做好准备。
大街上也开始有舞龙和舞狮表演,很多人会带孩子到街上观看,热热闹闹。

正月十五
习俗:赏灯、吃汤圆
这一天是元宵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并且吃汤圆。
寓意新的一年,家庭之间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忻州大剧院上演剧目





忻州大剧院


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点击二维码购忻州大剧院演出票更优惠


v

关注“忻州故事”订阅号
获取演出更多资讯

投稿

邮 箱:512440714@qq.com  

微 信:13935024662

编 辑:梁俊杰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忻州故事
讲好忻州故事,传递忻州声音,促进忻州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