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图书馆听古琴音乐会

文摘   2025-01-22 23:00   山西  




讲忻州故事.传秀容美名




吴江图书馆听古琴音乐会


张汝鸿


元月 18日下午,我踏入吴江图书馆一楼,邂逅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古琴音乐会。这场音乐盛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传统文化长卷,每一个节目都是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音乐会在《关山月》的琴歌合奏中拉开帷幕。激昂的琴音与悠扬的合奏声相互交织,瞬间将大家带入了边塞的雄浑场景。紧接着,《秋江夜泊》缓缓奏响。以“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意为本,古琴那空灵的音色,精准勾勒出秋夜江边的寂寥,让人仿若化身成诗中愁绪满怀的旅人。

熟悉的旋律响起,《枉凝眉》的古琴演绎,将红楼梦中宝黛的凄美爱情娓娓道来。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听众们也沉浸其中,一同回味那段缠绵悱恻的故事。《流水》独奏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佳话为蓝本,琴音时而如潺潺溪流,时而似汹涌波涛,诉说着知音难觅的千古感慨。


除了古琴,二胡演奏家徐稣旻带来的《葡萄熟了》也是一大亮点。她的双手在胡琴弦上灵动飞舞,技艺娴熟,让在场众人仿佛穿越至新疆,品尝到了甜蜜的葡萄。

潘一东先生演奏的《平沙落雁》,展现出了超凡的功底。作为无锡市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他用琴音描绘出了大雁在平沙之上起落飞鸣的画面,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梅花三弄》的琴拳合演更是创意十足。一人抚琴,一人舞太极,琴音与拳势相得益彰,完美诠释了动静结合的美学意境,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在吴明涛先生的《搔首问天》中落下帷幕。出身古琴世家、师承吴门琴派宗师的他,凭借深厚的功底,将曲中的悲愤与感慨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场古琴音乐会,不仅是一场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众多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才华,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难以忘怀的艺术盛宴。


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奶奶,她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我忍不住上前询问:“老奶奶,您一个人往哪里去?” “我回家” “您到图书馆里去干什么?” “我去听琴。” ”奶奶,您今年高寿?” “八十五岁” “您怎么一个人来?又怎么知道今天有古琴音乐会?” “我孙子告诉我的。”“您孙子不陪您老人家来?” “年轻人都有他们的事,我就自己来。” “您跟谁住在一起?”“我一个人住,自己买菜做饭吃。”老奶奶还说她喜欢弹电子琴,现在不行了,手指僵硬,肿胀,只能来听听了。我对老人家肃然起敬!我怕她摔跤,一直陪着她慢慢走,直接送她到93路公交汽车站站台。我才放心离开。心中感慨,八十五岁老奶奶都来听古琴音乐会。真是我学习的楷模!


下面作一首词作为结束语:

水调歌头*记吴江古琴雅聚

午后入书馆,雅乐绕梁间。《关山月》起,琴歌和奏意绵绵。《秋江夜泊》摇影,渔火愁思入韵,静夜梦难全。《枉凝眉》音诉,情事惹心牵。

葡萄熟,流水淌,雁落滩。《梅花三弄》,太极相伴舞蹁跹。更有《搔首问天》,古韵悠悠奏响,妙曲扣心弦。此夜琴音醉,逸兴漫云天 。

         写作:张汝鸿

2025 年元月 19日 



张汝鸿,从小就喜爱文学,文章曾经发表在全国性刊物《开心老年》《姑苏夕阳红》杂志和《吴江日报》上;江苏省吴江区老年大学办的刊物《红枫》校刊和《垂虹风》校报上。现被聘为吴江区老年大学通讯员。




更多精彩请点击



张汝鸿|追忆母亲

砥砺前行,再创辉煌一一吴江老年大学成为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田野里“飞”出来的戏曲迷

江苏非遗亮瞎眼

忻州大剧院上演剧目


忻州大剧院

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点击二维码购忻州大剧院演出票更优惠

v

关注“忻州故事”订阅号
获取演出更多资讯

投稿

邮 箱:512440714@qq.com  

微 信:13935024662

编 辑:梁俊杰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忻州故事
讲好忻州故事,传递忻州声音,促进忻州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