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而肝功能指标则是反映肝脏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意义,对于我们及时发现肝脏问题、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具有关键作用。
1. 肝功能检查指标概览
在肝功能检查中,有多个重要的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等,另外还有凝血酶原时间(PT)。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肝脏的状态。
2. 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解读
(1) 谷丙转氨酶(ALT)
ALT是反映肝损伤极为灵敏的指标,其正常值一般在0 - 40 U/L(不过不同诊疗机构可能存在些许差异)。正常情况下,肝脏细胞内含有丰富的ALT。当肝脏受到损害时,肝脏细胞的通透性增加,ALT就会大量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血液中ALT升高。在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毒)性肝损伤等情况中,常出现以ALT为主的指标升高(ALT>AST)。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肝脏疾病因素,如疲劳、感冒、饮酒等,也可能引起ALT升高。这就提醒我们,当发现ALT升高时,不能简单地认定是肝脏疾病,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2) 谷草转氨酶(AST)
AST的正常值也是0 - 40 U/L。与ALT不同,以AST为主的升高(AST>ALT)常见于一些特定的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在酒精性肝病中(通常AST:ALT>2),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在非肝病方面,像溶血、肌病、甲状腺疾病、运动等情况也可能导致AST升高。这表明,AST升高所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需要更全面的分析来确定肝脏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3. 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解读
(1) 胆红素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脏、脾脏中被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分为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两者之和为总胆红素(TBil)。当肝脏发生疾病,如肝脏出现炎症、坏死、中毒等损伤时,或者存在胆道梗阻、胆汁淤积以及溶血性疾病时,胆红素的代谢会发生障碍,其各个成分在血液中的含量就会出现变化。例如,在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中,胆红素的水平往往会异常,通过检测胆红素的变化,可以为诊断这些疾病提供重要线索。
(2) 碱性磷酸酶(ALP)
ALP是一类含锌金属酶的统称。在肝脏中,ALP经肝胆系统排泄。当肝胆系统阻塞或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时,ALP的水平会明显升高。然而,一些非肝脏疾病也会对ALP产生影响,比如骨病、妊娠、慢性肾功能衰竭、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儿童生长、感染等。所以,在判断ALP升高的原因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的因素,不能仅仅局限于肝脏疾病。
(3)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
GGT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胰腺、肠道、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整个胆管系统,部分经胆汁排泄,血清中的G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在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肝胆疾病中,GGT通常会升高。同时,在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其他疾病中,也可能出现GGT升高的情况。这意味着,GGT升高可能提示多种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4. 反映肝脏合成、储备功能的指标解读
(1) 白蛋白
白蛋白在肝脏中合成,血清白蛋白水平能够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如果任何肝病导致白蛋白合成功能下降,或者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蛋白质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情况,血清白蛋白都会下降。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预示着肝脏功能受损或者存在其他影响蛋白质代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2) 凝血酶原时间(PT)
PT可以理解为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血液凝固需要凝血因子参与,而大部分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所以,P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储备功能。PT的正常值为11 - 15秒,当较正常值延长3秒以上时具有临床意义。在严重肝细胞坏死和肝硬化患者中,PT会明显延长。此外,PT延长还可见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维生素K缺乏者。通过检测PT,可以对肝脏的合成储备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诊断一些与凝血相关的疾病。
总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是复杂多样的,每一个指标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以便准确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肝脏问题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有肝脏疾病家族史、长期饮酒、肥胖等肝脏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