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微妙变化

百科   2024-11-21 10:02   山东  

在边境问题达成缓和方案后,今年10月的喀山金砖峰会上,中印时隔五年再次进行了元首正式会晤。


中方表示,“中印关系本质是两个14亿多人口的相邻发展中大国如何相处的问题,发展是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应该继续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等重要共识……


莫迪则表示,“印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至关重要,事关28亿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印中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和世界多极化。印方愿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并在金砖等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合作……


套用外长的说法,中印关系从喀山重启再出发,双方一致同意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不让具体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莫迪抵达位于新德里的印度人民党总部时,支持者向他投掷花瓣,2024年6月。


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爆发以来,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始终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仅有的几次高层会晤均借助了多边外交场合,而且都点到为止,偏礼节性。


几年间双方都在加强对边界争端的立场,敌意也从单纯的军事地缘逐渐蔓延至经济、人文等领域。


2020年6月底,印度政府宣布封禁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手机应用,指其存在安全风险。


再往后,印度开始严格限制中国公民赴印签证——旅游签证暂停、商务签证要经历严格审查,事实上已几乎不为中方公民提供签证。


2023年6月,印度要求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几家中国手机企业——小米、OPPO和VIVO任命本地雇员担任重要管理职位、实施供应链本地化,并提高本地企业的持股比例。


同年,中印双方更是互相驱逐了最后的派驻记者,两国间直航航班的恢复事宜也一拖再拖。


新德里长期以来都喜欢把边界问题与一些更棘手的问题进行“绑定”(《印度的“复仇”心态》)。


比如:它知道中国很不希望印度完全倒向美国,也不想看到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的全部,因此偏偏拒绝进行利益“解耦”,一定要把边界问题与国际地缘政治和经贸问题绑在一起谈,甚至把解决边界问题作为前提条件


与印度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把中印边界问题摆到极高地位的态度不同,中国战略界认为与印度的争端是次要问题。


未来若干年中国的压力主要来自西太平洋方向,因此需要尽可能保持印度“安静”或中立,避免两线作战。


中印关系恶化以来,中国驻印使馆和外交部门对印度并没有采取剑拔弩张的姿态,口径颇为低调,其间积极促成边境工作机制会议和军事对话,直至达成此次边境巡逻协议。


莫迪与拜登,2023年6月。拜登四年主要是巩固了西方阵营,印度是其极少数几个重点发展的非西方伙伴。


下面简单探究一下中印关系破冰的原因。


中方目标前面解释过了——抓住主要矛盾,缓和次要矛盾,必要时不排除向新德里做些许战术性让步。


印度方面则可能存在以下几点考量:


1、莫迪连任成功。


对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而言,当其内部权力稳固的时候,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时就会拥有较大弹性。


这里的“弹性”分两个层面:软的可以更软(对外做较大让步/尝试冒险性接触),硬的可以更硬(采取军事或准军事手段)。


反之,当政治人物面临选举/换届等压力的时候,对外态度通常会趋于僵硬,难以变通。


2024年6月莫迪第三次当选印度总理,成为继尼赫鲁、甘地之后任期最长的印度领导人。


在此之前的两三年里,他始终采取刺激内部民族主义者的做法,通过对华、对巴基斯坦强硬来凝聚意识,去年还搞了一出“印度改名巴拉特(又译婆罗多)”的闹剧。


随着竞选连任成功,莫迪正式开启最后一个任期,不再有连任压力,也无需过度迎合民意。




2、印度在经贸领域很需要中方支持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率先放宽了双方商业层面的交流,《日经新闻》分析认为,莫迪政府感知到了更大的吸引外资压力。


放眼全球产业链,美国独自掌握最高端的“金融”,美西方共同掌握“高科技及高端制造”,中国在拥有庞大“中低端制造业”的同时逐步向“高科技及高端制造”迈进,印度、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或地区则处于吸收“中低端制造业”的发展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一众能源、原材料供应国。


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向外转移部分“中低端制造业”的过程中,印度和东南亚处于竞争状态,他们都希望分得一杯羹。


而由于印度过去几年严格限制对华交流并打压中资企业,使得大部分转移产能去了东南亚,如越南、泰国、印尼。


商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印度市场对外资的态度很不稳定,保护主义严重,外资入场容易受到股权限制、高税收和各种其他障碍,从而“被印度割韭菜”。


这样的做法想要谋得长期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


作为高呼“印度制造”口号的政治家,莫迪第三任期在现实主义思维的引导下,希望重新争取中国企业投资或产业技术转移。


实际上,尽管国际上吹嘘印度的声音很多,但其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明显落后于越南。


新德里在建的地铁站和立交桥。印度目前处于大兴土木的阶段,政府在机场、桥梁、道路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几乎随处可见。


新德里一家批发市场。


新德里的商业区。


3、印度在深化与西方关系过程中发现困难重重。


中印关系遇冷的这段时间恰逢拜登努力拉拢印度,不仅提升了“四方安全对话”规划,连G7峰会也时常邀请它参加,可几年试探下来,印度发现与西方深化关系并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很难拿到实打实的好处。


前文解释过,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印度战略机遇期的“质量”都不可能比肩当初的中国,印度也很难成长为像中国一样的经济体量。


因为欧美已经犯过一次“错”,绝不可能像投资中国那样再次投资印度;他们或许会把印度奉为座上宾,但在技术转移等问题上必然慎之又慎。


从长远看,西方“去风险化”的政策同样会对印度产生杀伤力,印度攀爬高端产业链的过程势必比中国更加艰难漫长。


说句不好听的,欧美现在自身难保,连美国都在搞“制造业回流”,怎么可能到你印度大规模投资建厂呢?


另一方面,印度与西方在现实价值观领域的交锋也异常激烈。


与严守国际准则的中国不同,印度情报机关竟然公开到美国和加拿大暗杀两国公民(印度眼中的“分裂主义者”),使得印加关系濒临破裂,双方互相驱逐大使。


这一过程中,印度与西方逐渐意识到大家并不是一路人,无非互为工具罢了。


近期,面对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东亚北约”的构想,印度外长苏杰生予以明确拒绝,并提出“接触印美关系、管控印中关系、培养印欧关系,巩固印俄关系”的宏观策略。


即在印度的认知中,同俄罗斯是老朋友,关系需要“巩固”,与欧美尚处于“接触”和“培养”阶段,与中国则是“管控”。




文章最后,简单谈谈中印关系缓和过程中俄罗斯的角色。


有西方媒体称,北京和新德里在喀山金砖峰会期间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为普京的地缘政治形象加分不少;面对欧美制裁,普京日益转向“全球南方”路线,其中印度和中国与俄罗斯保持紧密关系,是其经济外交避免孤立极为重要的一环。


某种意义上讲,中俄关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缓和”中印关系。


在“中-俄-印”三角形中,俄罗斯希望把自己摆到枢纽的位置,对彼此保持警惕的中国和印度施加平衡,印度也非常擅长利用《中国与俄罗斯的分歧》来制衡中国。


这种利益考量为主导、纵横交错的国家关系,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江宁知府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