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失落的古脉法势在必行
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疏周礼时曾云“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唐代贾公彦进一步注疏周礼时也曾云“但医者诊脉,诸脉皆可据,若脉之大候,取其要者,在于阳明,寸口而已”,汉唐二位经学家所称的“阳明,寸口"脉,是汉以前通行的遍诊脉法,所谓的阳明是指候的人迎和趺阳脉。
自王叔和脉经一出,独取寸口脉法正式“发扬光大”,从此标志着古之遍诊脉法在主流医学领域失传,王叔和从理论总结到理论,而不是从临床总结到理论,将五脏六腑分配到桡动脉的寸关尺,全面歪曲了内经与伤寒论中的遍诊脉法理论,从此古遍诊脉法就被彻底阉割了。
独诊寸口脉法,易学难精,而遍诊脉法,反是难学易精。王叔和脉经的问世对中医是流芳千年还是贻害万世?
虽然,王叔和对保存仲景遗书,有功于世,但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是有违仲景原意的,误导后世一千八百年之久,他删除了部分内容,保留了他能理解和认为有意义的条文,乱其条,乱其文,乱其序,
留给后人的就是目前能看到的各种伤寒论传本,王叔和对保存古中医,毁誉参半,有功有过。
遍诊脉法虽然难学,但易于精通,比之独诊寸口法,更能准确反映疾病本质,比如,凡上盛下虚者,寸口肺经脉象常大于足部趺阳和太溪脉,下实上虚者,寸口常小于趺阳太溪,如果趺阳偏亢则常胃火有余,太溪少阴脉独盛则相火常炽,特别是对于危重病人,诊其趺阳太溪二脉对预后判断很有帮助,只要此二脉不衰,说明胃肾之气犹存,预后多良,犹有生机,若太溪脉绝,则生命垂危,死亡将至,所谓“太溪脉绝,百无一救”是也。
遍诊脉法,虽然诊脉部位多,但候诊的脉象却很简单实用和易于辨别,其精度和可操作性,远超独诊寸口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