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病科门诊碰到了好几个家属陪同就诊的患者,来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家属发现患者近期睡眠中出现了大喊大叫、手舞足蹈、无意识地拳打脚踢甚至跌下床造成患者受伤或是把床伴打伤的情况,而患者醒后对夜间发生的这些情况一无所知,或者仅仅感觉自己做了个噩梦。针对患者情况,家属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医生,他这是睡觉不老实还是梦游哦?”其实,这可能是一种睡眠障碍——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behavior disorder, RBD)。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正常睡眠是什么样的?正常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阶段。在快速眼动睡眠(REM)期,我们会做梦,眼睛不停快速转动;同时四肢的肌肉松弛,张力也会消失。
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以快速眼动(REM)睡眠期的肌张力失弛缓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的特点是肌肉张力不消失,出现释梦行为或称梦境扮演行为,也就是梦中出现什么行为,现实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患者醒来一般只记得做了场梦,梦境内容常是暴力、不愉快的,且情景激烈(例如遭遇追杀、和人吵架打架、怪物袭击等)。因此,患者的睡眠异常行为症状往往是由其床伴首先发现。
“医生,这和梦游症状这么相似,这俩是一个病吗?”
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RBD和梦游症区别的关键在于梦游症发生于非快速眼动期(集中于前半夜),所以在梦游的时候,你是不做梦的,往往你是从睡眠中醒来,做一些刻板而又没有目的的习惯性动作,如穿衣、开门;而RBD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后半夜,因为后半夜REM睡眠较多,且你的梦境往往是恐怖且不愉快的,异常行为是与梦境相关的,大多为暴力行为。你的且大多为暴力行为。另外,如果是梦游症,对于梦游时发生的事情你是没有意识的;相反如果是RBD你能清晰记得梦境的事件。
除了症状上的区别,易发人群也有差异。梦游症多见于儿童,且大多随年龄增长而痊愈,而RBD则多发于老年男性,不加以治疗会加重。
有研究表明,RBD是帕金森病运动前驱期的重要生物学表型,可比帕金森病早5-10年出现。
另有文献显示:不经治疗的 RBD 患者,5 年以后约有 38% 发展成帕金森病,12 年以后,约 67% 的患者发展成了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而在已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约23.6-77%合并RBD(发生率差异与不同研究中人种、研究类型、样本量等因素差异有关)。且合并RBD的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具有更严重的运动症状。
因此,RBD是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多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前驱期表现,并且可能成为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临床症状。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RBD至关重要。
1.避免在床边放置易碎或危险性物品,如灯具、闹钟、玻璃杯、刀具等;
2.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在床周围、地板上铺上垫子,或使床尽量靠近墙;
3.如果暴力行为较多,最好单独睡觉,保护床伴安全;
4.及时就医,全面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变性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北碚中医院)老年病科(脑病二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重庆市名科,拥有医护人员20余人。其中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名,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传承项目人才1名,重庆市西学中高层次人才1名, 第三批重庆市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1人,副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科室参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研省部级或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省市级中医药科研成果奖2项。
科室在诊治眩晕疾病方面,有过硬的技术及独特的方法,现已开展耳石复位技术,前庭康复训练操等疗法。接下来将开展旋转转椅检查、眼震电图检查、视诱发电位检查。
门诊地址:将军路院区3号楼2楼217室眩晕门诊;
碚峡路院区3楼308老年病科门诊诊室、便民门诊;
碚峡路院区二楼脑电图、肌电图门诊。
医生办公室:023-68355130;
护士站:023-6835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