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就像是收入的分账员,从你的钱包里拿走一部分,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帮大家共同分担社会建设的责任。那你知道中国、美国、日本哪个国家的个税最高吗?
美国
税收的历史大戏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其实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严苛”。
1913年政府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庞大开销,决定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填补财政的空缺。
原本按宪法,联邦政府只能靠间接税挣钱,比如关税和消费税。
可是一打仗,花钱如流水,财政赤字根本填不满。
于是政府通过第16号修正案,第一次允许联邦直接向收入征税。
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正式落地,并且开创了先河。
当然那个时候的税收对普通百姓来说几乎不值一提。
税率也不过是7%,而且只有收入达到3万美元以上的人才需要交税。
那时的美国,人口不多,贫富差距大,社会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所以大部分人对这个新政策没什么感觉,毕竟普通人根本不够资格去担心。
但真正的戏码要到1930年代才开始。
大萧条时期,经济大崩溃,失业率蹭蹭往上走,政府彻底意识到,必须通过税收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福利。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开始强化税收制度,甚至把最高税率提高到63%。
这对于那些高收入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
随着二战的爆发,国家开销急剧上升,税收成了维持国家运转的命脉。
战争期间,最高税率甚至一度飙升至90%以上,民众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毕竟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所以虽然税率高,大家也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贡献力量,没有多少人抱怨。
接下来的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的税率的波动如同坐过山车。
1960年代,肯尼迪总统就提出了减税的想法。
他认为经济再不复苏,国家就要垮了,于是税率被降到了70%。
紧接着80年代的“里根减税”又将税率降到50%,一条减税的路子被彻底打开,经济也逐渐回暖。
90年代克林顿上任后,又决定加税,最高税率又一次上调到39.6%。
他认为减税的甜头早已尝过,而财政赤字要还清,社会福利要保障,必须再勒紧裤腰带来渡过难关。
直到特朗普上台,减税再次成为他经济政策的重点。
他在2017年推出了《减税与就业法案》,把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压到37%,以刺激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投资。
这对富人来说无疑是松了一口气,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税负依旧不轻。
信息来源:《美国国内税收法典》
日本
税收与社会建设的默契合作
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并不像美国那样拥有悠久的历史。
其实早期的日本税收并不重,甚至可以说没有那么复杂。
直到1887年个人所得税才开始初步实施。
那时的日本刚从幕府体制过渡到现代政府,税收更像是一个新工具。
不过起初的税制结构并不复杂,税率也不高。
最初的税制简单、税率也不高,但随着时代变迁,税收的角色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在战后的日本,经济一片萧条,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要恢复经济,重建国家,政府只能拿税收开刀,尤其是个人所得税。
当时的税制,更多的是聚焦于经济重建,税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而不是“财富再分配”式的“社会公平”政策。
别看当时的税收政策相对严苛,但民众却并不反感。
因为政府也及时将税收成果转化为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譬如公共设施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日本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税收政策自然也跟着进行了一些调整。
1970年代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一度飙升至70%。
虽然税率很高,但大家并没有大规模反抗,反而有一种大家一起承担的共识。
因为这时民众看到的,都是税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福利的提升,尤其是全民医保的普及,给了大家一种安全感,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较高的税负。
1980年代日本经济逐渐成熟,税率开始回落。
与此同时政府逐步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甚至推出了更多的减税措施。
21世纪虽然税制经历了几轮小幅度的调整,但始终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刀阔斧的减税。
如今日本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45%,适用于年收入超过4000万日元的人群。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税率不算特别高,但别忘了日本还有地方税,通常包括都道府县税和市区町村税两部分,加起来一般在10%左右(都道府县税4%,市区町村税6%)。
而且日本的消费税也不低,日常生活中的开销都要交税,税收负担可不小。
所以说日本的税制其实是“多重税制”结合的结果,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以及地方税,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日本复杂的税收体系。
信息来源:日本国税厅
中国
在适度中寻求平衡
20世纪70年代末,咱们刚刚迈入改革开放的初步阶段,那个时候,经济才刚刚起步,个人所得税几乎一片空白。
那会儿正是文革后的恢复时期,社会需要的资金多得很。
而当时老百姓的收入普遍不高,很多人甚至没怎么听说过个人所得税这回事,政府也没指望着从这儿捞钱。
政府主要靠的是土地税和一些间接税。
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始飞速发展,想要推动更高效的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单靠土地税和那些间接税显然不够用了。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终于出台,算是税收体系的一次升级换代。
这时候的税收,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税率也不高,顶多10%左右,覆盖面还很小。
毕竟那时候大多数人收入都不高,税制也简单得很,大家对交税这个事儿根本不感冒。
不过到了90年代,经济腾飞的步伐越来越快,个人所得税也开始进入加速阶段。
你还记得1994年的那场税制改革吗?
那年国家把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800元一口气提高到2000元,直接让普通百姓受益。
这次的改革给工薪阶层减轻了不少税负,不仅让大家的口袋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一些宽松,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追求社会公平方面的决心。
税务部门紧随其后,打好征管的组合拳,老百姓对税收的理解和接受度逐渐提高。
你看咱们中国的税收体系,正是通过不断的发展和调整,在适度中寻求平衡。
无论是普通工薪族,还是高收入群体,税制改革的目标都十分明确——既要调节财富分配,又要填补国库保证社会福利。
近年来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几轮调整,也体现了公平理念。
比如2019年个人所得税法再次修订,将免征额提高到了5000元/月。
直接减轻了许多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也让大家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税收带来的福利。
如今咱们的最高税率是45%,适用于年收入超过96万元的人群。
说实话这个税率看起来不算低,但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属于比较中规中矩的水平。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点击在看
送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