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地区的“左”倾思潮(浮英日记 22)

教育   社会   2024-01-27 06:38   英国  
但愿题目中关于“左”和“右”的区分是正确的,“左/右倾”隶属于左派。左派通常主张积极改革,革除旧制度,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在左派内部,左倾、“左”倾和右倾又有些许不同。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左”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冒进;右倾,是指认识落后于实际,在革命斗争中过高估计敌人力量,在实践中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在斗争中倾向于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

一、对《The Communist》的初步阅读

我最开始意识到伯明翰地区存在共产主义思潮,是在一次外出聚餐的路上。一根电线杠上张贴着一张很小的贴纸,上面有醒目的红色镰刀锤头的标志,并附有该报纸网站的二维码。

昨晚下课时,有一小群人在校园门口吆喝。我本以为又是“环保”一类的不可理喻之人,路过时瞧见他们手里的报纸粗体红字印刷着REVOLUTION,于是停下脚步购买了一份。回家路上以及到家后,把报纸大体阅读了一遍,得出一个结论:

我对英国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感到悲观,在可预见的将来英国仍将稳定实行资本主义。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十分好奇该报的发行者、主编、编委以及英国的所有共产主义者们究竟有没有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反对本本主义》的核心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如何应用于当前英国共产主义的语境,特别是对《The Communist》报纸的批判。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不仅批评了盲目遵循理论的做法,而且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互动。他主张,理论不应成为脱离实际的空洞口号,而应作为理解和改变现实的活生生的工具。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在任何政治行动和理论发展中,都应密切关注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求。

特别的,理论应当是指导实践的工具,而非束缚行动的枷锁。基于此,我们能明显发现英国共产主义思潮或者说该报的关键纰漏。

首先,英国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与历史上和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截然不同。英国长期以来的民主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结构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对共产主义理念的接受和实施构成了显著的挑战。

此外,对于任何政治理论和实践,包括共产主义,都必须考虑到本土化的重要性。在英国这样一个历史深厚、文化多元的国家中,简单复制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模式是不切实际的。英国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如经济不平等、社会福利和环境危机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解决方案。《The Communist》在推广共产主义理论时,若忽视这些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理论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都应当产生在调查之后,而不是调查之前。根据共产主义这一宏伟蓝图而照本宣科地提出自己的愿景,这不是马克思主义。

三、《The Communist》不能沉于幻想

在进行进一步论述前,我想先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分开来,我高度怀疑英共主义者是否真正区分了这两者。如果该报纸是纯粹宣扬共产主义思想,那报纸中绝大部分的论述都是正确的、符合前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但是,该报又十分激进地号召推翻现有体制,也就是资本主义。难道说英共主义者想直接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吗?历史早已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跨越一整个社会形态的结果,很难评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鲜,直接从大韩帝国的封建社会变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间接导致了当今朝鲜姓金的独裁局面。何况,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达不到共产主义的要求。所以,我们暂且假设英共主义者了解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社会形态;更重要的是,前苏联与我国都已证明,现阶段的生产力不仅无法满足共产主义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纯粹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鉴于本人尚不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二十余年的经验,接下来的论述我们都将基于“英共主义者计划建立包含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一假设,这样本文才能继续展开。

如果英共主义者真的想建立纯粹的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那么这种报纸就是废纸,不值一驳。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给英国人民“画大饼”。

在该报纸的第一页,写明了“WHAT WE FIGHT FOR(我们为什么而战)”,洋洋洒洒罗列了14条即将要成立的“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革命共产党)”的目标。遗憾的是,离谱目标较多,合理目标很少。我尝试选取三个错误比较明显的目标进行驳斥,其余目标的不合理之处与这三个典例有些相似。

1.No to job cuts and redundancies. Share out work without loss of pay, immediately lowering the working week to 30 hours or less.(反对裁员。在不损失工资的情况下平摊工作,立即将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到30小时或更少。)

在市场经济中,工作时间和劳动力需求需要根据市场条件和经济活动进行调整。强制性减少工作时间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效率下降。保持工资水平不变的同时减少工作时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长期来看,这会导致企业减少投资、提高产品价格或寻求自动化(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失业——禁止失业会导致更多失业——经济学的迷人之处),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工作不仅是经济活动,也是社会身份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部分。我们更不必谈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非但不会没有劳动而是人人都要劳动,只不过此时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生活资料的消费——为实现共产主义提出的目标违背了共产主义。

2.Repeal the anti-trade union laws. No to class compromise. All union officials to be regularly elected, with the right of immediate recall by the members. Officials should receive no more than the average wage of a skilled worker.(废除反工会法、反对阶级妥协,要求工会官员定期选举并接受成员的即时罢免权,同时主张官员的工资不应超过一名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这条目标的后半句是较为合理的,但前半句有则有十分明显的“左”倾错误。诚然,工会是工人阶级组织和斗争的重要平台,对于保护工人权益和推动阶级斗争至关重要,但是废除反工会法不意味着自动实现阶级解放。其次,阶级妥协有时是必要的,能够实现更大的革命目标。例如,两次国共合作,土地改革和统一战线政策。在当前英国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划分和阶级矛盾只会更加复杂,一刀切地将不同阶级划为对立只会适得其反。

3.Fight for a £20 per hour minimum wage, rising with prices. If the capitalists say they can't afford this, we say: to hell with capitalism!(为每小时20英镑的最低工资而战,要与物价一同上涨。如果资本家说他们负担不起:那就和资本主义一起去死吧!)

你要什么企业都能支付得起一小时20英镑的工资吗?当然了,付不起的会被直接挂路灯。公开资料显示,当前英国最低时薪在11英镑左右,要求翻一番。显著提高最低工资会对中小企业造成重大财务压力,这会导致企业裁员;我可以猜测英共主义者要求提高最低工资实则是为应对高昂的生活成本,而这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盲目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即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再一次的,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虽然《The Communist》的立场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的反抗,但在资本主义体系内提高最低工资仍然是一种改革措施,而非根本的系统变革。

而且现实是,在刚刚过去的1月15日,Aslef火车工会宣布了一份罢工计划,但他们也收到了一份“和谈”,内容是:每周工作四天,在不加班的情况下基本工资提高至£65000——远远高于英国平均水平!
当然,并不是英共主义者提出的所有目标都漏洞百出,有一些目标是合理且值得推行的,例如将能源、铁路等民生部门收归国有,提高妇女地位、拒绝歧视,废除君主制,将银行收归国有……

四、前进道路迷雾重重

如果说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思潮的传播已是历经艰辛,那么英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得不用苟延残喘来形容。它的历史是一部在资本主义堡垒中挣扎求生存的史诗。从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开始,共产主义思想就在英国的工人阶级中萌芽,但面对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体系和根深蒂固的社会阶层结构,它始终处于边缘地位。

英国共产党于2020年2月被英国内政部列入极端组织观察名单,其在维基百科公布的官网已无法打开。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党和科学的革命纲领,谁来引领前进道路?靠上述漏洞百出的“大饼”吗?即便这一切都有了,武装力量又要从何而来?须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的经济结构本身将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挑战。作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经济体系深深植根于市场运作和私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念在这样的体系中推行改革,面临着巨大的系统性阻力和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五、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如何启示英国共产主义事业

报纸有大量篇幅介绍列宁,这在共产主义事业初期进行理论宣传是值得赞扬的,但也令人担忧——这说明英国还没有产生具有英国特色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生搬硬套马列主义是行不通的,马列主义提供的绝不是具体的方法论。没有相应的世界观,又该如何进行“REVOLUTION”这种方法论?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我们的指导思想除了本节标题的两者外,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顾名思义,这显然不适用于英国。不过,毛泽东思想,尤其是他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持续革命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The Communist》的立场。首先,毛泽东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这意味着在推进共产主义事业时,必须深入分析英国的具体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而不是简单地套用传统理论(建议英共主义者先学习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其次,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理论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这提示我们英国共产主义运动需要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需求和愿望,而不仅仅是理论的宣扬。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英国共产主义运动需要更多适应本国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其策略和政策。这意味着需要对传统共产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诠释,使其更加符合英国的社会现实。

英国共产主义运动应更加深入地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建立起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这不仅涉及工人阶级,也包括广泛的社会群体,如年轻人、少数族裔和其他边缘化群体。

毛泽东思想也提醒我们,任何政治运动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和更新。英国共产主义运动需要持续评估其策略的有效性,并愿意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六、道阻且长

这应当是我第一次进行十分严肃的、政治的写作,前文我们已经对《The Communist》的核心观点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批判,几乎是全盘否定。这其中受我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局限,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言以蔽之,我们指出了《The Communist》在其理想主义的宣言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对经济现实的忽视、对劳动市场复杂性的简化以及对现代社会变化的不足理解。通过引入毛泽东的思想,我们提出了对这些立场的深刻批判,尤其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性和群众联系方面的不足。

展望未来,不论是出于相同意识形态的私心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仍希望英国共产主义事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不过,英共当前面临着转型和重塑的关键时刻。它需要从传统的理论框架中解脱出来,更加关注社会的多元化和动态变化。在全球化、技术变革和文化多样性日益增加的今天,英国共产主义需要发展出更加灵活、包容和创新的策略。

此外,英国共产主义运动应更加注重与广泛群众的联系,特别是那些被传统政治话语边缘化的群体。这不仅意味着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还包括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

最终,英国共产主义的未来可能不仅仅取决于其理论的吸引力,还取决于其在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它需要证明自己能够为社会带来真正的改变和正义。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毅力和不懈的努力。

七、参考资料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2.The Communist

3.维基百科-不列颠共产党

4.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Consumer price inflation

5.GOV.UK-National Minimum Wage and National Living Wage rates
6.BBC-New train strike dates announced by Aslef drivers' union

冰释录
这里是自说自话王国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