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小评——以高加林为引

教育   文学   2020-06-29 21:00  



关注我这个宝藏,

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窗外风雪再大

也有我陪伴着你

全文字数:965

阅读时间:3分钟

该如何评价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我有一些拙见:我认为,单纯批评他喜新厌旧是不够深刻的。

高加林与刘巧珍之间的知识不对等,势必会在两人之间划下一道鸿沟。要知道,真正美好的爱情,不只是相濡以沫,更需要精神上的理解与陪伴。

巧珍只会告诉加林母猪又下了几只崽,书中说道:“再说些什么呢?她自己也不知道了。她除过这些事,还再能说些什么!她绝说不出十四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复合能源!”

可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听不懂我说的话。

通过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线索来促进整部作品浑厚充实,似乎是路遥的一种风格。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的感情同样令人惋惜。与《人生》稍有不同的是,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是知识水平更高的那一位。

这两部小说虽然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但《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鼓励读者自强不息、溯流而上,去引导我们体验隐藏在最普通的农民身上的优秀传统美德。相传,马云也从《人生》中得到了激励。

回归到高加林和刘巧珍,我想这二位的悲剧是一开始就注定的。高加林拥有的,刘巧珍没有;刘巧珍拥有的,高加林没有。这是一对矛盾,即便刚开始时二者互相吸引,但这矛盾终会爆发。所以,高加林抛弃刘巧珍倒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毫无疑问,《人生》或多或少算得上一部悲剧。在读者感慨人生变幻莫测之时,又隐隐透露出人生的某种确定性。

悲剧独有的审美属性——表现矛盾斗争中的内在生命运动,以有限的个人窥见命运的不可撼动,然又以个人的渺小彰显向上精神的不可毁灭,这正是《人生》具有时代魅力的原因之一。

小说虽然结束了,但现实中的“高加林”想必会以他的不屈和倔强,再次离开那个山村。这或许也是书中最后一章“并非结局”的含义。

借用史铁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观点,“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生活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很长一段时间没更新了,感谢一直关注的朋友。

往 期 回 顾

涛子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疫情带来倒闭、失业,中国经济还能好吗?


长按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

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冰释录


微信号:Bing_Shilu

知乎:BF熊



冰释录
这里是自说自话王国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