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行业新闻,
全面把握最新医圈动态,一篇搞定!
一地公布禁止携带入院物品清单
生理盐水冒充疫苗涉事医院院长被撤职
新冠疫苗自费接种定价首次公布
武汉同济医院回应“医生诱逼捐器官”
又一医学院力推更名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
河南实现36种门诊慢性病病种省内直接结算
>> 一地公布禁止携带入院物品清单
7月22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省公安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并公布《云南省医疗机构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禁止在医疗机构内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及各类危险物质,同时限制携带如各种刀具、棍棒和催泪瓦斯等物品。
《通告》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严防禁止和限制物品进入,对拒绝接受安检或扰乱医疗秩序的人员将依法处理。此外,医院应对高风险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确保医疗环境稳定。(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好医生点评
李晟医生的悲剧后,全国医院加紧防护措施,仿佛医护人员必须自行防御是常态,不禁让人回忆起20年前医护戴头盔上班的情形。而面对一键报警、反恐演练等防御措施,却引发了公众的质疑乃至不满。
有媒体指出,出于对暴力的恐惧,医院加强安检虽必不可少,却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医疗服务的低效,进而激化冲突,将岌岌可危的医患信任推入恶性循环(知识分子,2024)。增加物理防护并非长久之计,真正的解决方案应是重塑社会对医护群体的尊重,否则, 李晟医生将不会是最后一个牺牲者。
>> 生理盐水冒充疫苗涉事医院院长被撤职
近日,四川一医院职工用生理盐水冒充HPV疫苗给多人接种引发关注。7月5日,据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警方通报,涉事职工许某某私自用生理盐水冒充HPV宫颈癌疫苗接种,非法获利1.1余万元,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7月24日,记者从四川德阳官方人士处获悉,该卫生院院长已被撤职,副院长暂停职务。据透露,许某某系个人行为,她从其他医院预约疫苗,再拿来给他人接种。该案已从检察院移交至法院,正等待法院审理。(新京报)
好医生点评
在HPV疫苗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接种乱象频发。尽管多地已通过推广国产二价疫苗、优化接种政策,有效缓解了“一针难求”的问题,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信息差和公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牟利。
在这起事件中,虽然所用的仅是无害的生理盐水,但此类欺诈行为不仅使受害者“破财不免灾“,还给医护行业的信誉和形象带来了严重损害。希望监管部门加强监督,从业人员引以为戒,共同维护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众健康安全。
>> 新冠疫苗自费接种定价首次公布
7月24日,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了《黑龙江省新冠病毒疫苗准入评审结果公告》,详述了8款新冠疫苗的准入评审结果及价格。此次评审选出的疫苗均出自主流疫苗生产商,价格相差不大。
其中,价格最高的为一款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每支(0.5ml/3次人用剂量)售价1104元,相当于每人368元;而价格最低的为另一款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每支(0.2ml)仅售126元。其他疫苗价格大多在300元左右。(界面新闻)
好医生点评
随着新冠政策的调整,疫苗从全额免费转为自费,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黑龙江省披露300元一针的疫苗价格后,不少人直呼价格过高。实际上,由于新冠病毒已从“乙类甲管”降级为“自限性乙类”,其致死率还低于普通流感,大众对接种疫苗已经能够自主决策。
有网友调侃说,连免费的疫苗都没人要,收费后的疫苗市场可能更是冷清。对此,你怎么看?
>> 武汉同济医院回应“医生诱逼捐器官”
近日,武汉一女子发视频称,“我儿子在没有做任何测试的情况下被医生宣布脑死亡,后被撤掉呼吸机死亡。”有消息称,“医生一度还劝她捐献儿子的器官。”
7月22日,针对网络上流传的“武汉同济医院某医生诱逼捐器官”的指控,该院于发布官方声明予以否认,称经相关部门查证,这些信息均不属实。武汉同济医院强调,院方严格遵守国家医疗规定及《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对于不实信息的传播,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南方都市报)
好医生点评
大众偏爱传播器官捐献的黑幕传闻,不仅暴露了对移植流程、监管体系及伦理规范的无知,更反映了对国家制度的根本不信任。实际上,各医院虽在执行上略有不同,但器官捐献都需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第三方监督(医疗应急司,2024)。此外,医生的首要任务是救治,绝不会因移植需求而放弃患者。
建立伦理的公民器官捐献体系是医界长期追求的目标,但在缺乏社会信任的环境下,这一梦想的实现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又一医学院力推更名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
近日,沈阳医学院在致远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会暨2024年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会上,吴玉东校长总结回顾了2024年上半年工作,围绕11个方面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其中第一项,是更名医科大学工作。吴玉东指出,一要对标对表精准建设。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补齐更名大学短板、对账销号,持续完善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二要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为更名工作提供坚强保障。(沈阳医学院)
好医生点评
随着沈阳医学院及新乡、承德、桂林等多所医学院争相更名为“医科大学”,这一趋势已引发广泛关注。然而,将“医学院”升级为“医科大学”并非仅换个名牌那么简单,其重点实则落足于教育质量和内涵的实质提升。若只是名义上的升级,而非教育和研究实力的真正飞跃,那么这种更名只是虚有其表,无助于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真正傲立潮头。换牌子容易,提升实力才是硬道理。
>> 河南实现36种门诊慢性病病种省内直接结算
7月23日,据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消息,在国家已开通5种门诊慢性病病种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上,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参照国家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中门诊慢性病病种代码及病种名称,同步调整全省各统筹区门诊慢性病病种代码及名称,先后增加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等31种门诊慢性病病种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目前,全省已实现36种门诊慢性病病种省内就医直接结算。(映象网)
好医生点评
门诊慢特病涉及高频就医、即时结算以及较高的医疗费用和报销比例,是我国医疗保障方面名副其实的“硬骨头”。在全国推动跨省门诊慢性病费用直接结算的同时,省内异地认定和结算的缺口却尚未补齐(央视新闻,2021)。
如今,河南省突破这一壁垒,实现省内异地认定与结算,不仅极大便利了患者,也为未来的跨省结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创新举措,值得全国学习和借鉴。
防走丢,关注“好医生头条”,医圈简讯不迟到👇
Editor
编辑
好医生-李可意
Reference
参考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侵权请联系删除
Designer
设计
好医生-李可意
Reviewer
审核
好医生-周雪雪
往期
精彩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