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等微信读书2024年度总结,却先等来了它的热搜趋势榜。
这些年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坐在书橱前沙发上翻书的时光不再,电子书成了傍身阅读器,连续几年买微信读书会员,也囤了几十本书在书架,今年21天阅读计划和365天阅读计划打卡同时进行,希望奖励的书币可以支撑年度阅读。
我的读书只与兴趣关联,与热搜风马牛不相及,看看今年的热搜趋势榜,居然有一些重合。
《繁花》是在茅奖颁奖后买的纸书,老爸说,金宇澄的书可以读。纸书读过后又去天桥剧场看了沪语话剧,今年还追了电视剧,算是赶上新年热点了。
李娟的书可不是因为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才看的。2021年父亲去世后,跟先生客居乌鲁木齐,因为以前读过李娟的《冬牧场》,爱她空灵的文字和笔下的哈萨克牧民生活,觉得和她同居乌市,亲切很多。于是找来她的书目系统读完。
《县中的孩子》也算是和热搜巧合了,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居于乡村教育中,对现实有些思考,故读了一些有关书籍。那时我不知《十三邀》,亦不知许知远,已经好多年不看电视。当时一起还读了《县域教育》。
悬疑题材不是我的阅读兴趣,《云边有个小卖部》读过很多年,感觉一般,不像荐书文中所写那般。这几部书拍的电视剧,我全未看过。
真没想到《漂亮朋友》会上热搜榜,读它还是初中时,当时的版本书名是《俊友》。那是个读世界名著的年龄,莫泊桑、欧亨利、福楼拜、巴尔扎克、契诃夫……这些文豪都是那个年龄读的。现在没有读名著的心境了。
如果不是巴黎奥运会,谁还会记起这本书呢?
四大名著年年应该上热搜呢,《西游记》哪个孩子不爱?现在年轻人的家中没了电视机,以前年年寒暑假播放的电视剧《西游记》也没有了吧。
我就不说自己读《金瓶梅》的年龄了,以免被人说这孩子年纪小小不学好。但近年来确实又重读《金瓶梅》和它的一些解读,与那些描写无关,真是一部值得一品再品的世情小说。
《小巷人家》电视剧热播,各个公众号蹭流量写文,我才发觉这书早已读过了呢。当然,电视剧是不会再看的,没那么多时间盯着屏幕,要做的事情太多。
琼瑶的死把如何善终的话题又摆在大家面前,也是我这些年思考的问题。我家有很好的养老传统,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养老我都经历了,父亲病了很多年,我们探讨过很多次,活得好是一个方面,死得好更是幸福。《最好的告别》早就读过,关于父亲的养老送终,受这本书启发很大。
中年的我们,真应该读读这本书。
书读多了,眼睛会亮一些,脑袋不至于空空。
少刷短视频,多读书,你会过得充实。
最近在读《翦商》,特别珍惜好好活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