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文摘
2025-01-03 00:42
加拿大
最近想的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孝顺”。作为50+的中年人,父母都已耄耋之年,很多不能独立生活;而我们的子女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甚至有了需要帮一把的第三代。如果已经退休,有大把可支配的时间,虽然很难,但左右腾挪,总还有回转余地。如果尚在职,那可真的是活在泥淖中了。朋友之间,闺蜜之间,见面聊得多的就是父母和孝顺。如何孝顺,如何让父母心满意足,各家情况都不相同,但多数有一肚子苦水要倒。今天和大姑姐视频,婆家轮流养老刚开始,她是第一棒,12月份住到父母家中随身照顾。大姐说她一个月瘦了好几斤,好难。先生兄弟姐妹四人,公认的孝顺,他们自己也认为必须孝顺,甚至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格言。父母有不满,就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一种愧对父母的心理。前段时间爆火的电视剧《小巷人家》中的愚孝男庄超英恐怕大家都有印象,我一直说先生兄弟姐妹四人都是愚孝,完全无脑的一种孝顺。因为深处其中,多年来观察和思考,综合多个家庭和社会现象,我认为愚孝的原因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原生家庭的影响。只要孝顺、听话,就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和重视。2、看到父母辛苦供其读书,或者家庭资源的偏向,内心产生愧疚心理。(这是我谈及多次的,多子女家庭父母偏向会造成对所有孩子的伤害)3、自私的父母对子女的道德绑架。比如常见的话: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还有像庄超英父母的话“老大就应该帮衬弟弟妹妹”。这种道德绑架给孩子造成很大负担,而老人对子女的爱也多是为了炫耀,真正要出钱出力就缩头了。愚孝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几乎没法改变,骂不醒的,只能自己被父母深深伤害,伤到体无完肤,或许能醒悟吧。所以,从这点来说,我痛恨“二十四孝”中灭绝人伦的做法。3、完全不理智思考,不考虑父母年纪大了思维水平的降低,无止境无判断地满足他们的要求;4、自私偏心的父母会不断找事,各种道德绑架为他们尽孝,而孩子会自我牺牲式的尽孝。完全牺牲自己去孝顺父母和割肉卖血没有区别。在“孝顺”文化中,不计后果、完全没有思考地去孝顺,就是愚孝。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以身饲虎、尝粪忧心让人毛骨悚然,而戏彩娱亲、卧冰求鲤、恣蚊饱血简直是没有脑子,可笑至极。家庭成员中,和谐、平等,互帮互助,大家各自安好地自我生活,真正需要帮助时伸出双手,才是正常现象。而如果父母天天讲孝顺,秉持的就不是天然的“亲子文化”,而是PUA了,在用父母的身份控制子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然就不能反抗。如果你不听我的就是不孝顺,要被千万人声讨,在世俗当中不能生存……当孩子承受不了这种大背景下大文化的攻击时,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想法,进入一种“愚孝”的状态。当总觉得欠父母时,你一定是被父母长期精神控制了。孩子要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父母而活,不是为实现父母的目标而生活。为别人而活,1、你会累,越过越累;2、自身能量激活不起来,你是为别人活的,自我在哪里?这并不是说孩子不要管父母,而是要有理智地管父母。当你站得足够高、足够强大时,就有能力回报父母。当父母垂垂老矣、需要帮助时,才可以给与更好的更合理的安排。1、先照顾好自己,然后再去照顾父母。我们是力量的源泉,不能枯竭,否则就会消耗别人,让妻子儿女来填这个坑。你无脑孝顺,牺牲事业和家庭,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只会毁掉自己的小家。2、要理智地满足父母的要求,他们的认知越来越低,多数时候不能正确做出抉择,完全满足会让这个家庭陷入泥潭。3、不要共情生病的父母,把自己的思想向他们贴近。照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是自我牺牲才是孝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拔出自己才能做出理智的抉择。父亲住到我家时我们聊过: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要等我伺候,能力达不到的再寻求帮助;2、服从安排,不擅作主张,小想法自己做就行,大问题要征求子女同意。3、不管闲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我们不要求他和我们一样,他也不要求我们服从他的想法。4、我自己身体也不好,我们父女在一起就是互相帮助互相陪伴。所以我不舒服时,父亲特别乖,虽然做饭水平不好,也会煮些简单的饭菜。愚孝是一种子女和父母的共生关系,不能独立思考,无法自我抉择,被父母摆布还甘之如饴不自知。愚孝的人多数会自我感动,但永远达不到父母的满意,从而陷入愧疚的死循环,是一种心理疾病。愚孝和妈宝爸宝在根源上是一回事,如果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一辈子都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