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新宇:崩漏的经络处方与特效穴结合调理方案

文摘   健康   2025-01-16 11:01   广东  


特别提醒;如果子宫大量流血,无法止住要立即就医,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或者因为大量出血造成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


崩漏是中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


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子宫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多以崩漏并称。


崩漏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是妇科的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


中医根据身体的多种表现,将崩漏分为虚证和实证


虚证:血崩下血,或淋漓不绝。如果血色淡红,面色胱白,身体倦息,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则为气虚:如果血色淡红,小腹冷痛,四肢不温,喜热畏寒,大便溏薄,则为阳虚;如果出血量少,血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腰膝疫软,则为阴虚


实证:血崩不止,血色深红,气味臭秽,血质浓稠,口干喜饮,心烦易怒,为血热;如果血色黯红,兼见带下如注,色如米泔或黄绿如脓,气味臭秽,为湿热;若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为郁热;如血中挟有瘀块,腹痛拒按,瘀块排出后则痛减,舌质黯红,为血瘀


虚者多因素体脾虚,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或肾阳虚衰,失于封藏,冲任失于固摄;或肾阴不足,虚火妄动,精血失守。


实者多因素体阳盛,或外感邪热,或食辛辣助阳之品,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藏血失职;或郁热蕴结下焦,伤及胞络。


崩漏问题,不论虚证、实证,总之是脾、肾、肝三脏受累,在调理思路上要健脾、益肾、疏肝


缓解崩漏的经络处方


发生崩漏应该及早就医,自我疏通脾经、肾经、肝经的易堵塞穴位来配合。


肝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阴包穴、太冲穴


脾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大包穴、血海穴、地机穴、三阴交穴


肾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然谷穴、水泉穴


出现崩漏问题,上述穴位在按揉时痛感会强烈,每个穴位每次点揉两分钟,每天三次,直到穴位的痛感消失


调理崩漏的特效穴


崩漏是顽疾,祖先还发现了一些特效穴位,在崩漏时可以刺激隐白穴、大敦穴、交信穴来救急。


隐白穴和大敦穴在大脚趾指甲角旁,隐白穴在内侧,大敦穴在外侧。


刺激隐白穴和大敦穴可以用指甲持续掐点,也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调理。隐白穴是脾经的井穴,大敦穴是肝经的井穴,阴经井穴属木,刺激这两个穴位有调节节律、健脾理气的作用,可缓解崩漏。


交信穴在内踝尖上三指宽(2寸),胫骨内后缘。


顾名思义,刺激交信穴可以调节「信期」、节律问题,按揉此处如果有僵紧疼痛,就要多次点揉,直到痛感消失。


最后再次提醒,血崩不止对机体的危险性极大,崩漏发生时不能掉以轻心,在自我调理的同时要及时就医,尽快止血。


以上内容,可以作为崩漏的学习、实践资料。



妇科病症的调理方案合集

路新宇:月经不调,可以自己调

路新宇:痛经的经络处方与特效穴调理方案

路新宇:带下病的经络处方与常用穴调理方案

路新宇:提前绝经的经络处方

路新宇:慢性盆腔炎的经络处方与特效穴结合调理方案

路新宇:乳腺问题的经络处方与特效穴结合调理方案

-广告-

贾鑫亮老师全新课程

1月17日即将开课

↓点击图片,报名学习



作者 路新宇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养生文化学者  执业中医师


致力于中医科普工作,努力去除中医神秘化与神奇化色彩。


著有健康书籍:《徒手祛百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季节养生,经络有道》《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小儿特效推拿》。




关注路新宇老师

让祖先智慧借助中医之光

惠及更多生命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傅山医学内容

经络健身营
经络养生专家路新宇官方公众号,一直致力于中医知识科普,希望为国人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