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关注一个每天教人怎么做人的人,我要关注一个人每天教我怎么生活的人!”
这大概是我这个年纪做自媒体最常和朋友争论的话题。
他们总跟我说:你啊,能不能做一些垂直领域的事情,说职场,说人生,不要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说真的,我烦透了那些每天教人如何成功的人,他们每天在教别人成功,他们自己哪里有时间去实践自己的那些理论?
我也烦透了那些每天讲道理的人,动不动就蹦几个专业术语,显得特别高级,但我看不到这个人到底人生过得好不好。只是讲得好,但如果不能被他们本人运用到生活里,我就觉得不靠谱。
我喜欢那种尽情生活的人,然后抽空跟我聊一聊人生,聊一聊琐事,让我看到对方的真实性。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真实性,全是正确性,这个人对我来说是无效的,ai可以给我生成100个讲道理的人,我两辈子都消化不了。
所以,我喜欢有生活的人,我也想成为一个有生活的人。
你打开任何自媒体,每个人都在和你说道理。
失恋的痛苦道理,看到一本书觉得很有道理的道理,点评一条热搜道德制高点的道理,现在大家对于道理的渴求已经像大家对于信息量的渴求。
其实人生里我们知道的90%的事情和我们本身无关,那些都是无效信息。
你知道或不知道,都不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好。
反而你少管一些窗外事,给自己双手的指甲给剪干净,获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比你听完“三分钟教你学会如何制作点赞10万+的爆款视频”要强。
有些道理确实有道理,但是你相信我,你听完也不会去做的。
就像你读书的时候,老师和课本上说的那些正确的东西,你都没有做到。
你现在企图通过刷短视频,想通过关注一个自媒体创业博主重新去获得人生翻盘的机会,大概率也是行不通。
哪怕你现在重新去读一次高中,认真体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安安静静待上个三年,你人生翻盘的机会没准还大得多。
你要学会的是如何生活。
那些让你哭了想要传递温暖的事,那些让你笑了想要拥抱生活的事,那些让你看了想要深入了解的事,它们应该让你离生活更近,更不是离飘渺更近,离似是而非的道理更近。
比如朋友很喜欢奇葩说的时候,我不喜欢。
我不是不喜欢选手,我是不喜欢内容和表达方式。
它让我变得对某一种坚信的东西产生动摇,它游刃有余来回闪烁的说辞让我对“尽兴”两个字保持距离。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纪录片,比如《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它没什么大道理,也不足以让我变得更成功,但它让我变得更想靠近生活,它让我意识到我只是个普通人。
没错。当99%的短视频在教我如何变得更好的时候,我迫切需要那种告诉我“你只是个普通人,你只需要安安静静的体验人生即可”的一切东西。
我自省,我喝了一点酒也常发一些人生感悟或道理。
随着年纪增大,我越来越不喜欢把积压的心底的东西挖出来示众。
只是酒精易上头,有些东西就挥发出来了。
我唯一能保证的是那些挥发出来的东西,都是我用人生趟出来的,而不是用字句组装出来的。
我对付自己很有一套。
当我没有灵感的时候,我就看书。总会遇见一位激发我思绪流动的作者,然后我就停止看书,拿起笔开始记录自己的泉涌,那位作者便成为我的救赎之一。
当我觉得焦躁的时候,我就拿起笔,将所有芜杂的思绪一一记录在纸上,用键盘敲击在电脑上,将他们变成字,然后找到一条可以继续往前走的路。
当我觉得害怕的时候,我就让自己尽快行动,我知道只有尽快行动才能尽快失败,不用无休止的呆在自我恐吓之中。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是害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会”失败。“会”是一种折磨,坐以待毙是“会”的温床,行动起来,“会”就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当我觉得困惑的时候,我就拿起电话给信得过的人打电话,提出自己各种幼稚又真挚的问题。朋友会帮我一一梳理,我大松一口气,觉得他们真聪明。朋友会说:不是我聪明,而是你暂时被你的疑惑被蒙蔽。
当我筋疲力尽状态不好的时候,我就去睡觉。我知道任何我觉得难的事情,只要我状态好,我都能应付,但状态不好时,我就不要去对抗了,对自己不公平。
不要被过去困扰,不要为未来焦虑,应该认真活在当下,才是最最了不得的事情。
于是我把本来写了几万字的长篇小说停了,开始动笔写这些年被我忽视掉的,与生活有关的一切。
“如果你要写作,你要确认的是你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村上春树杜撰了一位名为哈特菲尔德的作家,帮自己说出了以上的真理。)
当我没有按照以往写作的路径去摘取果实时,反而是潜伏在生活之下,憋着一口气时,更多不易被察觉的细枝末节便随着气泡涌了出来。
然后就有了一本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作品。(下个月出版)
(无比期待相见那一天)
你知道为什么我会在公众号写这样一篇文章吗?
其他自媒体都像客厅,谁都能看到。
只有公众号像抽屉,只有一直待在这里的人才明了。
——————————————————————————————
公众号改版很久了, 只有将我的公众号标🌟,才能第一时间通知到。
都看到这了,那就标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