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中国乃至亚洲最老的地铁“环线”——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开通运营40周年特别节目》的上集中,我们介绍了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以及目前的地铁2号线(“环线”)的历史背景、建设历程、车站特点、发展现况等内容,下集主要介绍北京地铁2号线(“环线”)的车辆变迁。
随着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建成通车,太平湖车辆段也启用,当年引进了长春客车厂制造的DK8型凸轮调阻地铁列车13列4辆编组共52辆(车组号为401~413),并引进了日本东急车辆生产的BSSA-3000型[注 1]斩波调压地铁列车1列3辆编组(M车)以及长春客车厂制造的试验型DK6、DK9型斩波调压地铁列车各1列,均为4辆编组(车组号分别为501、502,DK6型501车组早于1979年制造完成,车头造型与车门布局与后期制造的DK8等列车有较大不同,且当时501车组的1、2车和3、4车中间有贯通道;DK9型502车组外观与DK8以及同时期制造的DK11等基本相同,仅驾驶舱门外扶手等细节有差别)。当时长春客车厂也仿制M车制造了一列3辆编组的试验型斩波调压车DKZ1型(车组号为701),不过当时该车有很多技术问题仍未获得有效解决,问题较多,极少运用。由于当时“马蹄形”运行的地铁二期工程客流较低,一期工程客流又迅速增加,太平湖车辆段曾借调DK8型予古城车辆段用于一期工程线路运行,部分列车在一期工程线路运行期间曾经被改为5、6节编组。1987年年末地铁一期、二期工程正式重组为一线、环线后,客流迅猛增长,太平湖车辆段也引进了更多车辆,首先于1986~1988年引进DK16型凸轮调阻地铁列车16列4辆编组共64辆(车组号为414~429),之后在1988年引进的13列4辆编组共52辆车(车组号为430~442)中,大部分为DK16型的改进型DK16A型,4424(后来改为T1286)为铝合金车体试验车DK19型,与一般DK8/16/16A的区别主要在于没有加强筋,车窗等由于生产、安装工艺的变化也有区别。DK8、DK16、DK16A型车辆的外观类似,后来早期生产的DK8、DK16型车辆也按照DK16A型车辆的标准进行了升级,试验型斩波调压车DK6、DK9后期也被改成了与DK16A性能类似的凸轮调阻车,很多特点向DK16A型车辆看齐,因此很多人也将其统称为DK16(A)型。为缓解环线复兴门-前门-北京站一线的客流压力,也曾经有一线的DK3、DK11型列车支援环线,并开行复兴门-前门-北京站的“小环”列车。1994年左右,随着古城车辆段陆续配属DK20、BD2等列车用于一线,曾经在一线服役的4组24辆BD1型凸轮调阻地铁列车也调配至环线(车组号为308~311,后来对应重新编组为T129~T132,其中308/T129的3-4车为第一批生产的样车,早期与4辆DK3型车辆共同编组为6节列车,后来新造4辆车替代原有的DK3型车辆,这4辆车外观与其它BD1有一定差别)。值得一提的是,BD1型地铁列车是北京地铁车辆厂(俗称“大修厂”,经改组成为目前的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京车装备”)生产的第一款地铁列车产品,也是北京地铁第一款每辆车4对车门、采用鼓型车体、宽度达2.8 m的车辆。以往的车辆每辆车多为3对车门(M型、DKZ1型等少数车辆为每辆车4对车门),车体宽度为2.6 m。车辆的加宽以及车门数的增加有效提高了运力及乘降效率。 当时的北京地铁列车除了M型、DKZ1型等列车为固定编组,有固定动车及拖车,中间车没有驾驶室外,大部分车辆均为全动车任意编组,每辆车均有驾驶室(也就是所有同型车辆的构型完全一样,一般有驾驶室一端规定为1位端,无驾驶室一段规定为2位端),且大部分车辆连接处不设通道,直到1994年出现在一线的DK20及BD2型车辆才取消中间车驾驶室。全动车任意编组的地铁列车编组一般推荐两辆一对,2位端与相邻车辆的2位端相接,1位端与相邻车辆的1位端相接(俗称“头对头,尾对尾”),因此一般为2、4、6辆等偶数辆编组,但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均出现过3辆、5辆等奇数辆编组的情况,此时不可避免出现1位端连接相邻车辆2位端(头对尾)情况。
1995年左右,地铁2号线车辆逐渐进行“4改6”扩编重组,扩编重组一般是将一部分车组的2、3辆车中间插入另一部分车组的1-2或3-4辆列车,但在扩编重组期间发生过追尾事故,部分车辆修复需要一定时间,也导致部分车组扩编重组后的车号较为混乱。扩编重组一般是同批次车辆之间配对(T101~T108为全DK8编组,T110~T118为全DK16编组,T120~T124、T126~T128为全DK16编组),但也出现过T109(1-2、5-6辆为DK16,3-4辆为DK8)、T125(3-6辆为DK16A,1-2辆为DK16)等不同批次列车重组的案例。同一时期,3组DK8/DK16/DK16A系列列车也被改造为GTO[注 2]斩波调压控制,车组号也被改为T302~T304(T302早期曾为4节编组,后来扩编至6节,扩编后的编组也是“混编”,1-2、5-6辆为DK16,3-4辆为DK8;T303原为全DK16编组的T123,T304原为全DK8编组的的T105,但是T301编组从未出现过)。试验性质的原501、502车组重新编组过程中也被改为T119车组并改造为凸轮调阻控制(501车组仅使用3-4两辆车,1-2两辆车则长期废弃)。由于当时的环线(2号线)列车有每辆车3对车门、4对车门的列车两种,因此站台的停车标也有一黄一白两个,每辆车3对车门的列车(主要是DK8/DK16/DK16A系列,数量较多)对较靠后的黄标,每辆车4对车门的列车(主要是BD1,数量较少)对较靠前的白标(其实当初1号线也是这样,不过4门车多,3门车少)。完成“4改6”扩编后,地铁2号线配车33组(3门车为T101~T128、T302~T304,但T105和T123由于改造过跳号,共29组,4门车为T129~T132共4组),DK8/16/16A系列以及BD1型列车也成为了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北京地铁环线的经典印象,部分列车也曾安装闪灯路线图。2000年左右,2号线曾经加入两组试验性质的GTO斩波调压车(BD11型,6节编组的T305、T306车组,北京地铁官方曾经称为“GTO型”),但由于技术严重不稳定(有时候甚至跑半圈就发生严重故障不得不回厂),车辆仅用了较短时间才下线(最后一次上线是在2004年)。2002年~2005年期间,2号线T103、T106两组列车曾在地铁13号线、八通线新车未到齐之前支援运行,拆分为4组3节编组列车,并将车窗改为上部可开式,涂装也改为白底加上13号线初期代表色——橙色带,在13号线时期车组号为H115~H118,去往八通线支援时原橙色涂装刷红,车组号直接改为TQ115~TQ118,在2005年初回到2号线并重新刷蓝,改回原T103、T106编组。由于环线列车扩编而长期停用的东急BSSA-3000型列车(M车)和仿M车的DKZ1型列车也转配13号线,获得车组号H301、H302,跑了一段时间后也正式退役。2005年开始,2号线大部分原有列车进行了一定整修,座椅更换为玻璃钢座椅,大部分列车被“刷灰”(也有T102、T104、T106、T108、T119、T304这六组列车未曾被“刷灰”,T102、T104、T106曾长时间为全车身广告列车,T102仅车门被“刷灰”,T108也曾经为全车身广告列车),T120、T126、T127、T128四组车还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翻新,车窗更换为热粘贴车窗,内饰也大规模翻新,电气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包括唯一的一辆DK19型T1286也被进行了大规模翻新)。
2007年-2008年,在北京地铁消隐改造项目中更新的DKZ16型列车逐渐到达太平湖车辆段,更换原有的各种老车。DKZ16型列车为每辆车4对车门的鼓型宽体列车,采用不涂漆不锈钢车体,带有空调,控制系统也与时俱进地升级为三菱IGBT-VVVF[注 3]系统,相比以往只有轴流风机通风的老车,乘车体验有了较大的改善,也安装了轮椅渡板(不过由于车厢地板与站台地面高度差极小,一般用不上),新车时期座椅还有布包面,但由于清洁不方便等原因,一段时间后换成了玻璃钢硬座。由于车头紧急逃生门的设计,DKZ16也获得了“创可贴”这一昵称。2008年4月12日,随着地铁2号线试用新型移动闭塞卡斯柯信号系统,部分计划淘汰而未安装新信号系统的老车[注 4]停用并在不久后退役。此后,随着更多DKZ16型列车到货,又逐渐有老车被替换退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7~8月退役的列车[注 5]全部被作为临时学生宿舍支援四川广元灾区重建,作为“地震棚”发挥最后的“余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大部分老车已经被更换完毕,仅留下几组老车作为应急运力[注 6]。最后在线的几组老车直到2008年12月仍有上线运行的目击记录,最终在2009年1月正式退役,与新一代DKZ16型列车正式完成交接。2号线列车完成换型后,列车数量也由原来的33组逐渐增加到了50组(车组号为T401~T450),相当于原来的1.5倍,也极大提升了运力。由三门车更换为鼓型宽体四门列车也让每组车的载客量略有增加。
近年来,部分DKZ16型车辆也陆续到达厂修里程进行厂修,厂修后的列车的车头、侧面LED显示屏也进行了更换,闪灯路线图被更换为可显示更多信息(如车站结构)的动态显示屏,车组号也由T4XX改为020XX,部分列车厂修后更换了国产中车时代IGBT-VVVF控制系统。
好的,本期【交通号外】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