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深化人才引育创新,以“四链”融合助力产业优扩、城市增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
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高位谋篇布局。全面落实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机制,定期召集专题会议,谋划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安排部署人才重点工作。常委组织部长牵头推动、靠上落实,多次召集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政策落实等重点事项。
▲召开青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召开全市重点人才工作推进会议
优化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清单和280余项工作任务,推行党委(党组)书记领办人才重点工作制度,实施“一镇街一项目、一部门一品牌”活动,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实施“一镇街一项目、一部门一品牌”活动
打造良好人才生态。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县级干部带头包靠21名专家人才,定期上门拜访,逐人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在中国组织人事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经验做法27条,“人才风采”获评全省人才工作宣传优秀奖。
▲市委书记宋伟伟走访慰问人才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海走访慰问人才
坚持多维揽才
优秀人才加快汇聚
实施“人才强链”行动。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开展对接活动70余场,引进高层次人才75人,推动30余个高层次人才项目签约落地,5个项目获省重点研发计划,争取上级资金3000万元。邀请2名院士参加省“海洽会”,刘维民院士项目为主会场六个顶尖人才签约项目之一。
▲刘维民院士项目在省“海洽会”主会场现场签约
▲赴北京开展校地合作对接交流活动
▲赴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进行产学研对接
▲邀请刘维民院士来青考察并举办“院士进校园”活动
▲朱马利耶夫院士来青对接
▲举办齐鲁工业大学——青州市人才技术需求座谈会
▲举办济南大学——青州市新材料领域产才对接交流会
▲重点人才项目在省级、市级活动现场签约
实施“人才筑峰”行动。推动海内外77名高端人才申报省级以上人才工程,2人新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2人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称号,1人入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齐鲁创业大赛优胜奖、进入全省前100名,3人获潍坊创业大赛优胜奖,重点人才申报数量、入选数量均创历史最好成绩。统筹推进行业人才培育,新培育首席技师、乡村之星等行业人才29人。
▲董春燕入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优胜人选
▲获评第六届齐鲁和谐使者
实施“青蓝万人”行动。深化“双三级”“1+X”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新培育高技能人才2910人,培育工匠人才的做法获中华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批示肯定;组织举办“校园直通车”等活动,引进青年人才5010人,获评省级青年人才引进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县城”。
▲培育工匠人才的做法获中华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批示肯定
▲承办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
▲举办“海聚山东”——青州市留学人员专场招聘会
▲青州市获评省级青年人才引进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县城”
深耕育才沃土
赋能发展更加显著
建设高端科创平台。实施“一企一平台”工程,获评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平台11家,获批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能级平台蓄积成势。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时隔20年再回青州扎根发展,建设“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配套建设生物育种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畜牧生态创新中心等功能区。与潍坊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合作平台7处,人才平台集聚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时隔20年再回青州扎根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与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共建
口感番茄科技小院
▲齐鲁工业大学与青州市瑞鑫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共建产学研合作单位
▲济南大学与英科医疗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协议
搭建在外人才回引平台。自主开发“青雁智联”在外人才应用平台,采集党政、专家、高管等人才信息1万余条。先后成立北京青州人才之家、青年博士联盟、重点高校青州人才联盟等引才平台,与68所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化联系,“学子返乡行”活动连续两年获团中央通报表扬。
▲自主开发“青雁智联”在外人才应用平台
▲成立青州市青年博士联盟、青年博士联盟济南联络处
▲赴川渝等地拜访青州籍在外人才
(来源:人才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