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看花西班牙(八):在塞万提斯的故乡参观塞万提斯故居(作者:缪迅)

旅行   2024-09-02 00:00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走马看花西班牙(八)

在塞万提斯的故乡

参观塞万提斯故居

缪 迅

就像中国在国外推广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学院都叫做孔子学院一样,西班牙在海外推广自己语言文化的学校都叫做“塞万提斯学院”。在上海的安福路上,就有一座塞万提斯学院。可以想见,塞万提斯在西班牙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在西班牙马德里,有一条最主要的大街,叫做Alcala——阿尔卡拉大街,这条大街一直通往塞万提斯的故乡。
塞万提斯故乡,全名叫做Alcala de Henares,意思是Henares河畔的城堡,这里距离马德里仅仅30公里多一点,开车半个小时(如果不堵车)就可以到达了。
1月24日,我全家三口和大姐、大姐夫在阿尔卡拉大学会师。下午四点多,一起去塞万提斯故居参观。
塞万提斯故居的小楼在Alcala小镇的主要街道上。你只要走进这条街,就一定能找到故居,因为堂吉珂德和桑桥正坐在楼门口等着你呢。
这是一座二层红色小楼,我们去的时候,也许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游客不太多。走进小楼,里面是一个方形的天井,小楼有点类似北京四合院的格局。陈列室里的各种版本的《堂吉珂德》挺有意思,其中藏有《堂吉柯德》的中文版本,但是那间陈列室连门都没有开。
塞万提斯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江湖游医”,全家过着很颠沛的生活。1605年《堂吉珂德》出版,几乎立即风靡全西班牙,一年之内再版6次。即使如此,塞万提斯却并没有摆脱贫困,那些不朽的荣誉,自然也只能属于他的后代了。
在阿尔卡拉,到处可见塞万提斯的踪迹。看,餐馆门前的招牌是堂吉珂德,城市广场也叫做塞万提斯广场,而不是西班牙其他城市最常见的“马约尔广场”,或者“西班牙广场”。
阿尔卡拉不仅是塞万提斯的故乡,还是一座大学城。1499年,由红衣主教希斯内罗斯创建的阿尔卡拉大学,至今已经有520年的历史。这座城市因为塞万提斯和阿尔卡拉大学而显得书卷气十足、文化味浓厚。
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莎士比亚的诞辰和塞万提斯辞世纪念日。西班牙最著名的文学奖——塞万提斯文学奖,逢每年的4月23日,会在阿尔卡拉由西班牙国王颁发。上图这个叫做Paraninfo的小礼堂内部稍显华丽,外墙上,刻写着每年的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

其实,阿尔卡拉在宗教上的地位也曾经非常重要。当年,马德里还只是个小村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是宗教的中心了。所以,在阿尔卡拉,可以见到很多教堂和宗教建筑的遗迹。

在阿尔卡拉,我没有时间走进穆德哈尔式的大教堂参观,却走进了一座小教堂。
阿尔卡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大学,不是塞万提斯故居,而是这里很多带孩子的老人和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
替子女带孩子,这样的情景太中国了。我大姐告诉我,西班牙的老人和中国老人一样,也很喜欢第三代。帮助结婚生子的子女带带孙儿,也被老人视为职责。尤其是当下西班牙经济不太景气,有些年轻人结婚一时还买不起房,只好和父母一起住。这样一来,三代同堂,也就顺理成章了。

每到放假的时候,西班牙确实有很多老人会替儿女带孩子——看来这个问题还是个“世界现象”呢。帮子女带孙儿,这种情形,可不仅仅在咱们中国才有。


鸣谢:缪迅老师赐稿分享!



缪迅先生热文

(1-260)  


(261)王季愚,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262)   过一个安康、安心和安全的端午节

(263)   逛公园的那些往事

(264)   新光电影院的片段回忆

(265)   我家窗下,一口有故事的井


(266)   那年初夏,我通宵看了一场《红楼梦》 

(267)   受追捧的老字号也要居安思危

(268)   学习乃是老年人的“养心”之道

(269)   “物业+”打造5分钟居家养老新服务圈

(270)   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遇见未来的自己”


(271)   从老年代步车和上楼三件宝说开去

(272)   推广普通话,传承上海话

(273)   老字号鲜肉月饼的热销何以长盛不衰

(274)   老年旅游如何再提升一下舒适度

(275)   如何满足养老的多元化多样化——参观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侧记


(276)   因一次外语类院校学生专项调研而想到

(277)   绚烂之极 趋于平淡——记上海市社科大师方重先生

(278)   有感于技能人才工资高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

(279)   让老年人“人老话不老”

(280)   有感于中职生走上红地毯


(281)   老年人要保持学习好习惯

(282)   愿“音乐午茶”的清香飘满申城


(283)   苦读年代的美食记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84)  一个志愿军战士的朝鲜岁月

(上) (中) (下)


(285)  学工琐忆

(上) (中) (下)


(286)   童年窃书记

(287)   漫忆当民兵的那些事儿

(288)  李维屏:“金牌博导”的淬炼和成长

(289)  孟庆和:我人生中的两个“高光时刻”

(290)  邱懋如:峥嵘岁月 家国情怀


(291)  徐瑞华:为学无间断 日进而不已

(292)  杨希钺 :他的夕阳红岁月闪亮光芒

(293)  潘再平:遨游在辞书之海不亦乐乎

(294)  克礼:梦想,要从人生之旅展开

(295)  30年前的“破冰之举”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招生收费入学新制度


(296)  厉麟似: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一代宗师

(297)  国庆前日,在上图东馆听了一场讲座

(298)  洗牙记

(299)  也谈上海话里的童谣

(300)  文化养老 悠哉乐哉


(301)  大年初一,在南京行走于小桃园明城墙

(302)  大年初一坐游轮畅游长江

(303)  鸠兹古镇觅诗意

(304)  马耳他:蓝色泻湖与麦地那旧都

(305)  戈佐岛:史前文明遗迹让人震撼


(306)  春秋淹城遗址访古

(307)  登阅江楼一览长江风光美

(308)  荷兰四日游琐记

(309)  那年岁末在武汉龟山,我瞻仰了向警予烈士陵园

(340)  那年秋天在武汉,我瞻仰了施洋烈士陵园


(341)  寻访树山

(342)  皖南古村西溪南

(343)  瓦莱塔:美轮美奂的袖珍小城

(344)  西溪南的红色印记

(345)  我从渡江胜利纪念馆走过


(346)  希腊初印象

(347)  引人神往的溱潼古镇

(348)  在阿尔卡拉参观塞万提斯故居

(349)  在珍珠一般的爱琴海小岛上徜徉

(350)  走进梅兰芳纪念馆


(351)  顺昌小城夜色美

(352)  沙县小吃“莫哈瓦”

(353)  夜游泰宁古城

(354)  诸子百家园之游

(355)  秋淹城遗址访古


(356)  沙溪古镇:那条历经千年沧桑的老街

(357)  那一年的端午节:和天坛再一次相遇

(358)  爱读书的老人没时间无聊

(359)  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会写文章

(360)  游居庸关长城


(361)  访旧廿八都

(362)  皖南古村西溪南

(363)  在溱潼感受千年古韵

(364)  新四军老战士黎鲁和他的《走出碎片化》

(365)  蒋巷村人的美好生活是从哪里来的


(366)  养老服务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

(367)  上海工业遗产的“两创”实践大有可为

(368)  教育先行 遏制少儿溺水事件频发

(369)  须出硬招实招遏制“近视大军”扩员

(370)  生活中遇到的两难情景与“沉没成本”


(371)  在希腊雅典,享受古老的情怀

(372)  廿八都古镇访旧及其他

(373)  壮哉!江郎山!

(374)  翁真如书画展的最大亮点是“考拉”

(375)  西班牙:橄榄树的故乡


(376)  在马德里逛奥特莱斯

(377)  德国浪漫小镇——富森

(378)  塞哥维亚:古罗马人的大水渠、烤乳猪和《白雪公主》城堡

(379)  米兰大教堂面面观

(380)  马约尔广场管窥西班牙人的快乐生活


(381)  罗马:一座最具穿越特色的千年古都

(382)  国中之国梵蒂冈

(383)  在雨中,浮光掠影漫游里斯本


(384)  走马看花西班牙(一):萨拉戈萨

(385)  走马看花西班牙(二):巴塞罗那●梦幻之城

(386)  走马看花西班牙(三):马拉加,一座有着亚热带海滨小城风光的城市

(387)  走马看花西班牙(四):千年古城托莱多

(388)  走马看花西班牙(五):令人陶醉的塞维利亚

(389)  走马看花西班牙(六):马德里西班牙广场漫记

(390)  走马看花西班牙(七):参观阿尔卡拉大学城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