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发布会。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在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儿童呼吸道感染以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为主,其中病毒以流感病毒为主。
据中国疾控中心1月2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9.7%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病例为甲型流感。其中,最主要的病毒株亚型为H1N1,占所有甲流病例的99.6%(表1)。
表1 流感样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
流感作为全球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季节性爆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0亿人感染流感,重症病例达300~500万例,死亡病例达29~65万例。
儿童流感罹患率高于成年人群,且感染后发展至重症的风险高。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有9243~105 690名<5岁儿童死于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国,流感同样不容忽视,基于国家流感样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数据估计,每年有340万例病例因流感样疾病就诊,平均每年约8.81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死亡,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8.2%。流感可引发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流感相关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流感病毒“来势汹汹”,及早治疗很重要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感染人体后精准地靶向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特异性结合,随后通过内吞作用侵入细胞内部。研究已证实,在体外培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流感病毒能够迅速进入细胞并启动复制过程。进入细胞后,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核内进行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生成新的病毒RNA和蛋白质。这些新合成的成分在细胞内有序组装,最终形成新的病毒粒子,释放出来继续寻找新的宿主细胞进行感染。
在感染人体后,流感病毒的复制速度极快。在感染初期,病毒以指数级速度进行复制,从进入宿主细胞到离开宿主细胞仅需不到6个小时。对感染人群的病毒动力学研究发现,病毒数量在48小时左右达到复制高峰。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病毒在宿主体内大量增殖,快速扩散到周围的细胞和组织。这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头痛等,还会引发呼吸道炎症、上皮细胞损伤等病理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图1 甲型流感病毒H1N1(A)和H3N1(B)体外生长曲线
正是由于流感病毒的快速复制特性,感染后的48小时内及早用药对于控制病情极为关键。在这一“黄金时间”内使用抗流感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例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可通过抑制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病毒传播。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用药可减轻患者症状,如缩短发热时间、缓解咳嗽等,降低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病程。若错过这一最佳时机,病毒可能已大量增殖并引发严重炎症反应,治疗难度大幅增加。儿童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在错过早期治疗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流感相关脑病等严重疾病,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因此,儿童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乏力等,应尽快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把握早期治疗时机,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疾病危害。
流感“中招”后,有哪些药物可用?
奥司他韦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家族的重要成员,其抗病毒机制在于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位点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神经氨酸酶在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负责切割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之间的连接,促使新合成的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进而实现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扩散。奥司他韦与活性位点的结合,有效阻断了这一过程,使病毒粒子被困在感染细胞内,无法继续感染其他细胞,从而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图2)。
图2 奥司他韦抑制病毒释放的作用机制
玛巴洛沙韦则属于一种前体药物,其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代谢物,该代谢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流感病毒的Cap依赖性内切酶,从而抑制病毒RNA转录的起始过程。在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中,Cap依赖性内切酶负责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割下一段短序列,作为病毒RNA转录的引物,这一过程对于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阻断了病毒获取引物的途径,从而从源头上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发挥强大的抗病毒作用。
图3 玛巴洛沙韦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
与奥司他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作用靶点更前置,因为它抑制的是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早期步骤。对于流感患儿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能够更早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更快地缓解症状并减少传播风险。
CAPSTONE-1研究表明,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缓解流感症状的时间相似。治疗一天后,服用玛巴洛沙韦的患儿体内病毒载量下降幅度更大。CAPSTONE-2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玛巴洛沙韦在治疗乙型流感的效果上优于奥司他韦,症状改善时间缩短27.1小时。我国一项针对0~18岁儿童的临床研究同样证实,玛巴洛沙韦组的平均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奥司他韦组(1.43天vs.2.31天,P<0.001)。
图4 玛巴洛沙韦(红线)较奥司他韦(蓝线)的病毒载量变化
抗击儿童流感:用药方案哪家强?
参考文献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来源丨医学论坛网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