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老师的工作特别繁忙,有时会忽略了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压力的疏解,我们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每位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同时不忘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成人达己。
01
怎样的心理状态
才是健康的呢
1.正确的角色认知:能恰当的认识自己,并愉快地接受教师角色。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关系。
3.能适应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
4.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能合理地控制情绪:
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②不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③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④克服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⑤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02
多一些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是一种客观评估自己的身心状态、情绪变化及其诱因的能力。自我关怀能力强的人能够冷静反省、自我调适,让自己恢复和保持和谐的心理状态。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可以从一个蝴蝶拍做起,停止自我评判,接纳自己,积极主动地安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增加幸福感,比如可以美美的睡一觉,通过拍照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可以购物等。
共通人性
共通人性,需要我们打破完美错觉,突破孤独感和隔离感。萨提亚女士说,我们因相似而联结。比如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时,想到他人也同样不完美,不完美是人的共性,或是遇到一些挑战时,了解到“别人也遇到过”,就会感觉与他人产生了联结,不再孤独,就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能更从容淡定、更有智慧地去应对挑战。
静观当下
我们可以采取冥想、正念等方法来进行静观当下。当下的停一下,能够不以评判的觉察,容纳所有的体验,接纳不愉快的事情,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过程。
倾听负面情绪,对话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愿望和需要的反映,当负性情绪来敲门时,它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回想一下,当自己处在某个负性情绪中时,这个情绪是简单的情绪还是掺杂着其他的情绪?例如,我很生气,如果我们像剥洋葱一样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气,里面会不会有失望、难过,抑或是后悔或者愧疚呢?
什么导火线最容易引发这个负性情绪?当自己处在这种情绪中时,通常会有什么反应和表现呢?而在情绪的背后,我有哪些感受、需求和想法?当我表达情绪时,我有没有表达出我真正的需求呢?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引起负性情绪反应、行为后果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外界的负性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们的内心有很多固执而缺乏弹性的“应该”和标准,当外界环境、事态发展、他人言行没有吻合我们的标准和期望时,我们的“情绪地雷”就很容易被点燃。
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 绝对化的要求: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等连在一起。如:“必须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必须让同事、家长认可我”等等。
◆ 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己一节课上不好就全盘否定。
◆ 糟糕至极: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这种想法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如“我应该可以获得某项荣誉”,但却榜上无名,觉得实在是糟糕到了极点。
当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直纠缠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我这样想有事实依据吗?
——这是偶然的个例还是每次都是如此?
——我的想法符合逻辑吗?——我这样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吗?
——我这样想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挫败的?
——除了这些想法,我是否还可以有一些新的不一样的视角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爱学生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健康与快乐,这样才能分享爱、传递爱。记得让自我关怀成为每天的日常,在这繁忙的世界中,照顾好自己,好好爱自己。
END
编辑:曲晓琦
审核:杨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