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术写作、期刊发表、读者视角、文章影响力
1.文章的价值和目的:
• 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而发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产生实际的影响和效果。这包括读者阅读后的应用、引用和后续研究。
2.文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 好的文章应该具备高质量的研究内容,同时具有吸引力,使读者愿意阅读、引用,并作为研究的起点。
3.文章的类型:
• 现实性选题:直接解决现实问题。
• 深入性选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推进,信息量大。
• 思想性选题:文章中包含深刻的观点或启发性思想。
• 工具型选题:如综述、方法类文章,具有资料参考价值。
4.研究思维方式:
• 研究者应发展习惯性思维和系统思维,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而应基于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兴趣进行选题。
5.选题的重要性:
• 选题的成功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应关注重大问题、国家社会改革、政策民生焦点等。
6.选题的来源:
• 国家文件、专业期刊、报纸会议等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7.确定选题:
• 选题应具体明确,符合研究者的角色定位,是自己能够驾驭的课题,并能够明确研究目的和成果。
8.文章的语言和结构:
• 文章应使用清晰的语言和结构,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观点。
9.观点聚焦:• 文章应使读者能够聚焦于核心观点,避免分散注意力。
10.选题范围:• 选题不应过大或过小,应适合所投稿的期刊定位。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基于读者的一个视角,我们来看我们的文章发表了之后有没有人读,谁来读,读了之后有没有人用,然后谁来用,又用到哪里去了,是不是会产生效果,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最后我们会考虑说文章的价值是什么,我发了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还是我发了文章之后他会产生其他的后续的这个效果。你比如说这样的一种文章,大家可以看到了《中国教育学》,它在很多这个评价体系里面有一段时间发展名列前茅的。然后比如说核心素养,就是当你核心素养成果发布的时候,《中国教育学刊》是第一家,以那种这个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个这样的一个报道,那后续关于核心素养的所有研究,都以这个《中国教育学》刊发的这几个文章的一个是材料,就是大家在做引用的时候都会去看,然后下载下来看看了之后去做了引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还不是最新的数据。你可以看到它的背景和下面量是非常大的。还有就是有些文章发表了之后很多年了,在这都是个位数,甚至个位数,都不是他这个领域。就是比如说我们经常跟大家说的,我们首次发文章,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在里头,第二次我们要靠的是实力,第三次在要在后面发力再发力。
我们主要看的是影响力和传播力,有时候比如说是一个老作者在我们这儿重复的发文章,那我们会回过头来看一下他的这个文章,发表了之后有没有人看,看了有没有人用,就像他的这个后续的情况,因为期刊是要靠这些来生存的,比如我们每年要评价我们的这个影响力,所以说我们的稿件能够被选用,那一定是有研究质量,同时我们也要看传播力和影响力,还要符合我们期刊的一个目标主体,比如说我们面向的是基础教育,那我可能读者主体和自己都是这个相关领域的。
从读者角度什么样的一篇文章虽然是好文章呢?就简单的来说就是:既有研究质量,让人看了以后觉得有传播力,让人愿意看,愿意重复看,愿意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加以引用的文章就是一个好的文章。
具体来说,我们也能够分好几种。第一是现实性的选题就是能够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然后第二个就是深入性的选题,就是我们的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荐的文章,而且这个文章涵盖了大量的这个信息量。我们看到的这篇文章之后,基本就不用再去看其他文章就能获得很多信息的。
第三,就是思想性,比如说我们的文章里的深刻的思想,就是说在这个文章里,或许我们没有什么复杂的模型和数据,但是它有一个深刻的或者然后让人得到启发的这么一个观点。第四类,就是工具型的选题,比如说好的综述啊,方法类文章,有资料参考价值。
第二呢,是我们要改善研究的思维方式,然后我们研究者要把它做习惯性思维和系统思维,不要做有人说或者是说我听了某某专家的这个话题,现在很热,大家都去写,然后发表的概率高,我们也去写。有时候被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现在有没有哪个话题是比较容易发生的。
每次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基础,都有自己的思想方法,我会鼓励大家,就是根据这些去进行选题。我们能够用丰富的语言,讲不清楚的道理。读到最后一篇文章。可能我说为什么第一次发表之后会有一些有意思的声音在里面呢?因为我们每天看很多很多文章。首先会看文章的那个框架结构,这个框架结构梳理出来,然后再看细节。大家都是有一些经验的,很多丰富经验的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在读到最后的时候,他会读的非常痛苦。
一句话绕来绕去读三四遍,没明白什么意思。我说我做了一个专业做编辑的人,读了好几遍都没明白的观点,可能拿给老师们去读的话,读不懂就不看了,然后这个文章就过去了。所以说我们在讲这种语言阐述的时候,相当于我们平时在讲我们内容呈现的时候,怎么去用简单的表述,却能给我们比较深刻的一种就是启发。
第三个还要学会观点聚焦,要学会让大家聚焦观点。
第四,要明确研究的选题,选题对于一个文章来说也好,工作室做研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学会了文章的选题,其实是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哪些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的?第一说要关注重大问题的解决。第二,要关注国家社会改革的设定和普遍性问题。第三个是大政方针政策和民生关注的焦点,第四,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结合点,还有社会领域的重大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然后说的这些制度,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比较抽象,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扶贫。他肯定不是专门针对教育人员,但最后我们做到的就是教育精神。主题就是我们一个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反应,然后这样的一个内容就是我们要把教育的民生和我们的这个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在座各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这些重大的问题又从哪里来呢?国家每年都会颁布很多重要的文件。
有义务教育的,有高中的,然后有学前的,包括有评价的啊,还有还有包括学生的这个培训的,可能对每一个主题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文件,那我们在研读文件的时候去寻找看自己研究领域自己的兴趣点结合的这个内容来进行选题。还有就是我们要关注一些专业的期刊报纸会议,你比如说教育每年的这个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还有一些学术期刊和会议等等,我们都要关注。比如好多时候我们选学术,我们也会关注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们有一种校园欺凌的文章,到目前为止来说,它的引用率和传播率都是非常好的。
当时我们就是也是就是来自于中国教育报,它可以对某一个话题进行报道,因为它是报纸嘛,然后周期也比较短,但是学术期刊你更多的时间去对这个经济学理性的阐述,所以说我们当时是也是来通过这个方面的提示,一个灵感和启发,还有每年我们也会配合,教育部控制重点,然后做一些内容的学习。
然后我们再确定选题的时候我们怎么去确定下来我去研究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要说的具体的问题,你比如说我们可能尤其是来自于一线的老师,特别比如说我们刚刚说的这种课题,不是特别明确具体,你比如说《扬起自信的风帆》或者是《托起明天的太阳》,类似于这样的,虽然我们的表达很生动,但是如果聚焦在问题上,我们的问题不是特别明显,不确定那个具体要研究什么。所以说我们可能要稍微改一些。
第二是个操作性的问题,刚刚我们也说了,不能只是浅谈,或者是只是体会和思考。我们的老师在命题的这种只属于一种谦虚的考虑,但是我们说现在我们要明确的说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第二就是我们要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
比如说,假如我是一个小学老师,那我申报的课题叫《中国教育学研究》,哪怕你做了很多的资料,很好的积淀,可能我们在申报的时候,这个专家也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能做这个选题,然后可能会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说我们选题就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
最后一个是我们自己能驾驭的课题。就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可行性,比如说我们用实践能力经历特殊,或者说对课题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界定,能不能弄明白,如果自己都没弄明白的,我们在后期做研究的时候可以请专家或者可以请外援,这个很难。
另外,我们要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成果,然后能够正确的使用研究方法。我们说选题,实际上它是来源于生活的,来源于我们一个真实的情景,是我们长期积累的一个思想,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可能选题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然后另外一个是我们的选题范围不能大而绝,然后也不能太小,因为可能每个期刊它的定位不一样,所以在选题之前,我们也要对你偷刊了解多少。比如我刚刚看小学数学,他就特别具体,甚至是对于某一个题目的讲解,然后这样的课题看法,然后那中国教育学刊的话,这样的选题肯定就不行。所以说我在选题之后,我就要想好。每一类刊物,然后是我想投的,那就是对的。然后再进行这个题目的拟定,然后框架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