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走自己的路:新中国75年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

学术   2024-11-01 10:30   北京  

作者:金民卿

来源:《红旗文稿》2024年第19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中国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的一条根本经验。75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坚持用“中国办法”解决“中国难题”,闯过了难以计数的难关险隘,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一、创造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在不长时间内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钢、粮食、棉花等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新中国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初步提出“中国怎样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指导思想和大致设想: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而不是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才开始过渡。此后,中央书记处会议进行了多次讨论。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当年12月,党中央公开发布并开始在全社会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个体农业改造方面,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农业合作化这个核心,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稳步推进,采取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农业改造同工业化、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同时进行,通过同工同酬的劳动把富农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实充分证明,这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适应了中国国情,并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有全国的意义,还有国际的意义。整个世界都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在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我们在世界上是走在前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站稳了,实现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二、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不要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月4日,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苏共教训会议上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月下旬,他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苏联教训为鉴戒,独立自主探索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我们党不仅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重大任务,而且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把这一重大任务落到实处。在理论上,首先,科学分析变化了的中国实际,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形成了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自己的建设路线”。再次,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矛盾问题,创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理论,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辛的道路探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具有中国特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独立自主地搞好自己的建设;坚持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立足我国处于“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并实施“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步骤,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用好价值法则这个“伟大的学校”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政治原则,强调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等等。


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国防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成功开创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郑重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重大论断揭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主题,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加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四、对“走自己的路”进行经验总结和科学理论升华


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明确提出“第二次结合”的科学命题,强调要“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走自己的路”进行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历史规律后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走自己的路”,指出“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百年奋斗的两条成功经验加以系统阐述,强调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文化主体性问题,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


这些重要论述,对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度理论凝练,把它们提升了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指导性。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继续毫不动摇地弘扬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更新的境界。


作者金民卿,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员

编辑:拾 壹
校审:初 言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
历史中国微信订阅号

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