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一个纯朴依然的角落

文摘   2024-10-04 23:06   辽宁  
多年的朋友,好久不联系,一见面依然如故。
她们知道我哪儿都找不到,主动到我家来接我,然后去了一个当地比较红火的饭庄吃特色美食,边吃边聊边看人来人往。
真的是太久没见了,我们促膝畅聊别后各自的生活,把一桌子美食冷落在一旁。每谈起一个话题,大家都抢着发言,好像这几年没见面,每个人都憋了一肚子话想要倾吐。
燕子一家早在二十年前就搬来这边,人又开朗热情,经常跟同事到各处游玩,因而她几乎成了本地通。
吃过饭,她便主动请缨要带我们去附近不远处的一个小渔村转转。那里是最简单的村落,不远处就是大海了。
从主干道穿过小渔村,街上零散地摆着卖鱼的摊位。在一个摊位前,一条一米多长的鲅鱼显得特别突兀。我听摊主用方言介绍这个鱼,好像叫什么鲅,没听清也没再多问,又不打算买,问那么多怕人家烦。
事实上,那里的人十分热情,能有人跟她们搭话,高兴还来不及呢。
出了这条街,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辽阔的大海就在眼前。
大概是到了秋季,海水变得安静了许多。沿岸的海水清澈见底,鹅卵石和被海水冲上来的海菜清晰可见。即便是有浪花拍岸,也是以一种文静的姿态,悄悄地爬过来,然后立马褪去,像是怕惊扰了岸上的游人。
游人不多,倒是海钓的人每隔几米远的距离就会有一位。在一位垂钓者回身拿鱼食的时候,我问她这么近的地方鱼多不多,她打开她的鱼箱子,把里面几条小鱼展示给我们看。
有一条黄鱼,还有几条黑鱼,个头都只有一拃多长,收获不多。看来卖不了几个钱。她听我这么说,忽然就笑了,说自己钓鱼就是玩玩,原本没打算卖,是要留给自己吃的。
从声音我才发现,原来这是位女士,难怪她又是遮阳帽又是口罩的把脸遮得溜严。
在垂钓者身后的斜坡上,渔民的捕捞船一字排开,有的整装待发,有的停泊休整。 幸运的是,我们恰好遇到一位渔民小伙子正要出海捕鱼。
只见他把一条长长的缆绳在船上绕着,一会儿下来拖岸上的网和绳,一会儿又跳上船,不紧不慢地整理着各种渔具。
据他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下海,需得有捕捞证才行。他是有捕捞证的人,在大连海事大学考取的证件,这个证比驾照难考多了。
对我们说了这番话,感觉到他脸上泛起自豪的光。
小船出海的时候,我们几个争相拍摄。在小伙子的操纵下,那条船先是慢悠悠地往下滑,在即将入水的一刹那,忽然开足马力,一下子就跳了下去,丝毫没有犹豫。
船虽小,那一刻却很震撼,船身猛然跃入水中,激起层层涟漪。继而它旋转船身,把有螺旋桨的一头转到船尾,只见那个风扇一样的小螺旋桨飞速地旋转起来,船儿驶过的地方,是一长溜白色的浪花。
出海喽,出海喽!
它听不到我的呼喊,自顾自扬长而去。
追随它的身影,我才发现前面到处都是浮标,与远处的山,高处的云组合起来,融为一体,水天一色,很是好看。
沿着海岸走走,随手翻动某一块石头,偶尔会发现有小的海蟹子,惊惶地向更深处的石块下逃。礁石上的螺蛳倒不怕人,任你怎样摆布,它自岿然不动。
有过硬的铠甲护身,底气自然十足。
岸上隔着一条马路是渔人们的家。
走过去,看到一位穿黑衣的大姐正在择菜。她旁边有两狗一猫正在玩耍。一个泡沫箱里,零散地种着几棵香菜,下面另一个更小的泡沫箱里面,几朵小小的太阳花正羞怯地开着,这足以证明就算日子再艰难,主人都是热爱生活的。
房子是租来的,面积不大,刚刚能放几张床,每月租金200元。大姐嫌贵,但附近都是这样的简易房,儿子在这边出海打鱼,必须住在这里,她们没有别的选择。
与这些渔民相比,渔村里的人就显得悠闲很多。
恰逢赶海日,海水很快就要退去,附近的人三三两两,拎着水桶往前面赶。我没见过赶海,觉得能在沙滩上捡到海里的小动物,一定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可惜退潮要等到四五点以后,我们还要着急返回,不得不离开那里。
回来时选择穿过另一条斜街,沿路院墙上爬满了扁豆,满墙小粉花和风铃一样的扁豆惬意地享受日光浴,世界上再没有比它们更幸福的人和事了。
前面意外遇到一小片太阳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得正盛。那是重瓣的太阳花,比我家的单瓣更有层次感。见我们惊诧于那花的烂漫,对面一位看上去八十多岁的老人执意让我们掐几朵带回去养。
今天,新插在土里的太阳花已经挺直了腰身。
明年天气转暖,它们便会像昨天看到的一样,可能很具规模了。

散碎的日子
用心记录,点滴收藏,慢慢回味,余生便有了舒心的向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