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急诊科这个生死时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医生,他默默坚守了11年,用专业技能和医者仁心为无数患者筑起了生命的防线。他就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程绩。
生死营救 与死神赛跑
面对“为什么选择急诊科”的提问,程绩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急诊科充满了挑战与未知,每一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病症的患者,这对我而言,既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急诊科的工作节奏用“快、忙、累”来形容再贴切不过。每天,大量的患者如潮水般涌来,程绩和同事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争分夺秒的抢救场景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尽管工作繁重,但程绩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因为他深知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
说起急诊科的抢救经历,程绩回忆起了一位40岁的中年男性患者。这位患者在工作时突发意识障碍,被同事们心急如焚地送来。患者被推进急诊科时,已处于昏迷状态,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时间紧迫,程绩迅速做出判断,与抢救室的护士们默契配合,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营救。经过长达8分钟的全力抢救,患者的自主心律终于恢复,血压也开始回升。但战斗还未结束,因为床旁心电图提示患者可能患有心肌梗死。程绩一边有条不紊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边联系胸痛中心,迅速将患者转至导管室进行进一步治疗。最终,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康复出院。整个抢救过程不到30分钟,程绩和他的团队在与死神的赛跑中赢得了胜利。
团队协作 共筑生命防线
严重创伤的患者,病情复杂且危急,需要急诊医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敏锐的思维和果敢的决策能力。程绩强调,这类患者的救治绝非一人之力可为,而是整个急诊医护团队紧密协作的结果。从最初的诊断到制定治疗方案,再到具体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程绩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在急诊科,除了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病情,还要面对患者家属的各种情绪。程绩深知急诊患者病情危急,家属往往处于极度焦虑和恐惧之中,对他们的工作产生误解和抵触是常有的事。但他和同事们始终保持耐心,用精湛的医术、细致的护理和真诚的沟通逐渐赢得家属的信任与理解。
程绩说:“我们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去思考,用真心去对待他们,最终他们也会理解我们的付出,才会对我们的救治表示信任和肯定。”
程绩回忆,在从医经历中,有一位患者让他特别心疼。那是一位18岁的女学生,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家长发生了争执,一时冲动之下自服了大量“百草枯”。当这位女孩被送到急诊科时,程绩的心情无比沉重。他知道这种药物的毒性极大,救治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
然而,程绩和同事们没有放弃一丝希望。他们不断地与女孩和家属沟通,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在治疗过程中,程绩时刻关注着女孩的情绪变化,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她力量。虽然救治过程充满挑战,但最终女孩成功脱离了危险。
生命的守护者,诠释神圣使命。程绩11年的急诊生涯见证了无数的生死离别,也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他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无畏勇气和医者仁心在急诊科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为每一位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他是生命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往期推荐
主办: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政治工作处
刊期:20250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