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长,共学共悟”——外国语学院硕博读书会顺利举行

学术   2024-12-10 15:00   江苏  



2024年12月3日中午,第二期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读书会在教7-401开展。本次读书会由外国语学院陆薇薇老师主持,主讲人为外国语学院2024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心越,所分享的书目为詹姆斯·C.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共有线上线下硕博生以及年轻老师十余人参与本次读书分享。本期读书会带领读者深入马来西亚的赛达卡村庄,探讨农民利用怎么样的“武器”与富人斗争,以及他们如何为维护自身利益展开抗争



作者简介PROFILE

 詹姆斯·C.斯科特

James C. Scott (1936-2024)

美国政治学家和人类学家,先后任教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和耶鲁大学。作为一个土地和非国家社会、次等政治和无政府主义方面的比较研究学者,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政治经济学、无政府主义、意识形态、农民政治学、革命、东南亚和阶级关系等。著有《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弱者的武器》《支配与抵抗艺术》等。《纽约时报》评价他的研究为“极具影响力和独特性”的研究。


BOOK

作品介绍 INTRODUCTION


《弱者的武器》完成于1986年,此时的东南亚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生产扩张到传统农业地区引起了全球性变革的巨大社会变迁。此书写作源于对已有关于农民反抗和农民革命研究的不满与反思

在1978-1980两年间,作者进入该村庄(称其为塞达卡),进行观察并设法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写成此书。书中,作者在关注反抗实践本身的同时也关注村庄内的意识形态斗争试图讨论反抗和阶级斗争的重大主题,以及赋予这些主题以实践和理论意义的意识形态支配问题。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阶级战争中的短兵相接 

第二章 常规的剥削,常规的反抗 

第三章 反抗的景观 

第四章 塞达卡:从1967-1979年 

第五章 胜利者与失败者眼中的历史 

第六章 延展事实:意识形态的运作 

第七章 超越口舌之战:谨慎反抗与适度顺从 

第八章 霸权与意识:意识形态斗争的日常形式


分享交流

SHARING

在交流分享环节,张心越根据章节依次对本书内容进行了介绍。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首先介绍了拉扎克和哈吉·布鲁姆两个人物,并以这两个人物作为穷人和富人的典型作为分析。并举了几个例子说明穷人和富人恰恰都利用一些极端的例子以便更好地为自己的立场服务。在第二章中作者介绍了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包括: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怠工等等。而这些日常的反抗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几乎不需要事先的协调或计划;它们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它们通常表现为个体自助的形式;它们避免同权威发生任何直接的、象征性的对抗。第三章则是从宏观背景以及中层背景出发介绍了当地的经济结构、政治情况以及当地人口的不平等状态

在第四章中,作者进入田野调查,详细介绍了反抗景观的前景,也就是从1967-1979年这十年间赛达卡村庄的贫富差距的变化、土地占有与使用、租佃关系的变化、工资的变化以及地方经济权利的变化。因此,在第五章中,作者介绍了双耕给村庄里的穷人和富人带来的改变。无地雇工和大农场主的不同经历和利益各自形成了同一社区话语的一部分。他们作为相对的两方,对于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甚至矛盾的理解都是试图与对方进行利益争夺、试图引起对方注意的一种举动。第六章则是从马来语中有关“剥削”的词语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穷人与富人之间有关意识形态运作的问题。

在第七章中,作者把弱者的反抗称作田园式反抗,这是一种谨慎反抗与适度顺从合二为一的反抗方式。并重新定义了反抗这个词语的意义,认为反抗不一定是暴力的反抗,对于强权的日常的“小偷小摸”也是一种反抗的方式。第八章则是探讨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日常形式,认为即使我们不去赞美弱者的武器,也应该尊重它们。我们更加应该看到的是用嘲笑、粗野、讽刺、不服从的小动作,用偷懒、装糊涂等去对抗无法抗拒的不平等。

最后,张心越扩展了“无权者形象”的意义,认为无权者分为四种,分别是非常消极的无权者(屈从命运的,四处流浪,是缺乏适应能力,也缺乏理想);勉力求生的无权者(更为普遍的一种现实的状况);一种积极的无权者(如拉美国家的都市社会运动);平静的侵蚀者(基于斯科特日常反抗的概念,提出的一个新的无权者的形象)。


思考与讨论

DISCUSSION

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着张心越同学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胡益頔老师提到,“躺平”现象可能存在不同的形式和阶段。其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完全屈从;而相对的另一端,则是彻底反抗——既不认可权力机构强加的目标,也不接受其规定的行为规范。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则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妥协和应对策略。例如,在学校实施的“非升即走”政策下,虽然部分个体可能对目标并不认同,但在手段上依然选择接受。此外,还有一种表现为“逃避主义”,即个体虽认可目标和规则,但因自知能力不足而主动选择退出。施永华则是根据以德勒兹的情动理论讨论了当下网络空间的"流行语"现象,认为其中也存在群体识别的区别化现象,进一步指出强弱关系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最后,陆薇薇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



结语:《弱者的武器》启示

CONCLUSION

《弱者的武器》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非常深刻,尤其是在理解社会变革和弱势群体反抗方面。在面对压迫时,弱者并非总是处于无力的境地,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策略来抵抗,从而推动变革。我们应当关注那些不易被察觉但却具有深远影响的微小反抗行为。隐性反抗是一种巧妙的策略,能够帮助处于劣势的群体在压迫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创造反转局面的机会。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可能也面临类似的选择,如何在顺从中找到反抗的空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结构和权力并非铁板一块,它们是动态的、互动的。弱者的隐性反抗不断地挑战和削弱现有的权力结构。反思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社会变革和抵抗的多样性。这本书启示我们,改变社会不一定要从大规模的抗议开始,微小的日常行动同样能积聚起反抗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文案 | 饶建平

图片 | 饶建平

排版 | 王治琳

审核 | 徐雪宁 张晶 施倪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欢迎关注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公众号! 欢迎您向我们的公众号与学院网站投递摄影作品与文字稿件!投递邮箱:SEUFLLC@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