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训还未结束,国内各个品牌密集快速发布了新一代的碳板竞速跑鞋。从12月底到2月初。361发布了新一代飞燃 3.0,鸿星尔克发布芷境 2.0 ,必迈发布了惊碳 Fly,上周李宁发布了新一代飞电 4.0,国乔官宣飞影 4.0。
这些即将在春天马拉松赛场上直面竞争的产品都呈现了哪些状态呢?爱燃烧团队对产品进行了测试,分享我们的观点。
品牌发布的旗舰产品中李宁和361构建了相对成熟的跑鞋矩阵。
李宁飞电系列形成了 以 Ultra , Elite 和 Challenge 从高到低的价格,性能分布。Ultra撑住品牌和价格,代表李宁竞速跑鞋的科技能力。Challenge 主打性价比,在保证基本性能前提下,针对业余爱好者价格友好。飞电4系列维持了上一代飞电对这3款产品的技术特点。除了在中底造型方面重新设计了滚动曲线之外,剩下的都是常规的性能升级。
361则开启了半代升级的模式,主打款虽然只有飞飙和飞燃。去年低飞燃系列发布了 3.0款式,做为产品主力。但并未放弃 对 飞燃2.5 ET的维护。飞燃 2.5ET做为走量产品去竞争。避免新款飞燃 3.0一上市就不得不陷入价格竞争。而最令人惊喜的是 361迭代了去年发布的新一代飞飙。在保持了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了升级。361在 2年左右的尝试之后基本固定了自己的跑鞋矩阵和产品迭代节奏。
而还有一些品牌还未稳定建立起产品矩阵,但某些型号的产品几乎形成了足够的影响力和认知。
国乔发布了第4代飞影 PB 4.0.这个系列赢得的口碑几乎成为了国乔的竞速跑鞋代表。虽然推出了飞影 Plaid 和 强风竞训系列。但基本都笼罩在 飞影 PB的光环下,用户更认可 飞影 PB。新一代的飞影 PB相对上一代变化不大,整个设计理念更柔和,前掌碳板的上翘角度变小,前后掌高差变大。尝试进一步向下兼容。
鸿星尔克的芷境虽然只到了第二代,但已经成为鸿星尔克的竞速跑鞋代表。产品本身非常惊艳,在碳板调教,外观设计和中底造型方面都有不少创新的地方。产品定位也足够精确和足够垂直:帮业余精英创造 PB。产品设计也是围绕这一目标,某些方面对普通跑者并不会太友好,比如强硬的碳板,对脚踝力量的要求。但配合首发 5开的价格应该会在核心跑者中形成相当的口碑。
做为小众品牌的必迈,去年逐渐在一些马拉松数据榜中出现。今年新发的竞速碳板 惊碳 Fly产品的完成度很高。而且做了很好的取舍,比如鞋面,中底材料等方面并未追求顶级材质和性能。但在碳板调教,中底厚度,大底等方面的堆料毫不手软。首发 4开的价格也极具杀伤力。虽然有些小缺陷,但“价格真香”定律永不过时。
在2017年Nike发布了 4%之后,在之后的 6,7年时间中各个品牌都在超临界发泡材料 + 碳板这个基本框架上做各方面的优化。产品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成熟品牌似乎很难找到重大突破的方向。今年发布的国产品牌竞速产品很多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无论从成本还是从用户的接受度来考虑,维持小规模迭代似乎是“最优解”。
国乔的飞影 PB , 361的飞燃基本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设计,只做了少量调整。飞影 PB的调整主要在碳板上翘的角度以及前后掌厚度的匹配。而361 的飞燃 3.0则对上一代的一些小问题进行了修正。比如释压窗的尺寸,脚踝处包裹性等方面。李宁的飞电系列整体变化也不大,不过对中底落地弧度做了从前到后的改造,算是一种有突破性的尝试。
鸿星尔克的芷境 2.0 和必迈的惊碳 Fly 相对之前的产品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变。算是极力在寻求突破的产品。但这也仅是针对自己的前代产品。而从整体行业来看,并未做出突破性尝试。
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如果有穿着合脚的老款产品,借着换代打折囤几双上一代的产品不失为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行为。
除了李宁飞电 Ultra把发售价格定在 2000以上。剩下的产品基本都集中在 500-700价位区间。即使吊牌价在8、900元,也借着“首发价”、“会员价”之类的名义把价格维持在 500-700之间。即使这样,相对前几年国产跑鞋动辄2-300的定价,随着产品提升和品牌认知度提高,目前主流价格区间上移到了500-700元。最近发布的几个品牌的国产跑鞋竞速款都这一价位“厮杀”。
大部分产品都有其特点,在这个价格区间已经能够凸显出性价比。但即使很多品牌都在尝试将碳板跑鞋下沉跟能力稍弱的爱好者,或者在产品开发阶段就打出 “ 全民碳板”的口号。但跑者选到适合自己的竞速碳板跑鞋也并非易事。越是性能和竞技性高的产品,与用户的匹配度要求越高,越难出现一双鞋能适合所有人的状况。跑者很难有机会对各家跑鞋试穿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相对前几年竞速碳板只有2,3款可以选择,跑者也没太多选择。现在市场上多达几十款竞速碳板产品。即使做价格区间划分后,每个价格区间还有不少于10款产品,如何选到适合自己能力的产品对跑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看媒体评测或者看品牌介绍,与能够上脚真实体验还是差距巨大。跑者一旦找到自己适合的产品,更愿意一代代的稳定购买。在过去几年,比较早开发碳板竞速的国产品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稳定用户。基于过往用户的基本盘需求,国产品牌每次升级尽可能延续之前的设计思路,而不会考虑轻易再做出重大转型。
穿竞速碳板跑鞋的跑者大部分都比较“严肃”对待训练和比赛,因此国产品牌跑鞋每双50-200的价格差并非其在选购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怎么才能让用户更好的匹配自家的产品,能够在充分体验之后理性选择,形成忠诚度才是品牌要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跑鞋的一个发展方向大概率是极轻——
去年柏林马拉松中 EVO 1大放异彩。紧接着 361,安踏,李宁都有概念产品爆料,重量都在100克以下 (单只)。这个重量在产品的牢固度,保护性和舒适性方面肯定要做大量的“牺牲”和“妥协”。对精英运动员来说并没什么问题,无论是能力还是产品赞助都保证他们可以尝试这种只穿1场或者2场的极轻量跑鞋。但业余精英怎么选?
是追求顶级极致的产品,还是多尝试几个品牌的性价比款产品?或是尽可能在保护和竞速方面进行平衡的产品?
超强的碳板支撑,极窄后跟对跟腱的压力这些能够提高成绩,但也容易带来损伤的产品未必适合每个人。在自己非常重视的比赛中偶尔穿着肯定没问题,但在能力不足又长时间穿着下,会有更高的受伤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产品牌密集发布碳板产品,最近2个月几乎都是穿碳板产品在测试。某些品牌的产品在长距离后对前掌压力非常大,同时足跟也有轻度不适。竞速碳板肯定能够提高成绩,但绝不是任何人任何训练和比赛的最佳选择。
跑鞋长期发展,通过结构和材料变化不断优化重量,缓震和支撑能力。但跑者的能力并未随着产品进步有那么快的提升。可见的时间极轻量跑鞋有会成为各家品牌科技和实力的代表。但像碳板的这次升级一样,业余跑者可以等等产品更成熟时再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