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脾胃不消化?春节养胃消食的中医秘方来了!

文摘   2025-01-30 18:00   山西  

每年春节,大家聚在一起,桌上摆满了美味的年夜饭:鸡鸭鱼肉、各式各样的传统小吃,吃得津津有味,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常常会让我们的肚子“闹脾气”。尤其是在这个节日里,暴饮暴食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脾胃负担加重。那么,如何才能在节日大餐后,既不让脾胃“罢工”,又能帮助肠胃消化吸收呢?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医如何帮助你健胃消食,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
吃撑了怎么办?中医如何调理脾胃
春节期间常见的消化不良,往往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甚至胃痛等。要想缓解这些症状,中医有许多调理脾胃的小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山楂麦芽茶,健胃消食
在中医看来,山楂和麦芽都是非常有益的消食食材。山楂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活血的作用,而麦芽则有健脾开胃、消胀的效果。当它们配合使用,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消化不良,减轻腹胀症状。
山楂麦芽茶的做法:
材料:山楂10克、生麦芽10克
做法:将山楂和生麦芽放入壶中,加入热水浸泡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此茶具有消食健胃的作用,帮助肠胃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缓解节后不适。
中医健胃的小技巧
除了饮品的调理,日常生活中,中医还有许多简便又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健脾胃、消化食物。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常用的中医小技巧。
穴位按摩,缓解脾胃不适
穴位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简单易学,且效果显著。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推荐常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来帮助调理。
推荐穴位:
中脘穴与脾俞穴:中脘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约4寸的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方,旁开1.5寸的位置。按摩这两个穴位有助于和胃止痛、健脾益气、利湿升清。
内关穴与足三里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距离腕横纹上方2寸;足三里穴位于膝眼下3寸。按摩内关穴有助于和胃止痛,通利气机,而足三里穴则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不仅能够缓解脾胃不适,还能促进食物的消化,缓解积食。
要依赖消食药
很多人在吃多了或者吃撑了之后,习惯性地依赖一些消食药物,比如山楂丸、保和丸等。确实,这些中成药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但它们的作用是有限的,且并非适合所有人。
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过度依赖消食药物反而可能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伤脾胃之气。对于孕妇来说,某些消食药物如山楂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因此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小贴士:如何避免春节期间的消化不良
在春节这个大家庭聚会的时刻,如何避免食欲过旺,防止消化不良呢?这里有几个小贴士:
避免暴饮暴食:尽量控制饮食的量,避免一次吃得过多。
细嚼慢咽:吃饭时要放慢速度,细嚼慢咽,给胃更多的时间消化。
避免过多的甜品和油腻食物:虽然甜品和油腻的食物诱人,但它们很容易给脾胃带来负担,尽量少吃。
餐后散步:吃完饭后,可以轻松地散步一会儿,帮助消化,避免食物堆积在胃中。
参考文献:春节脾胃“闹脾气”,中医健胃助消食-张海燕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医脉通皮肤科
快速获取国内外皮肤病领域的前沿进展和临床指南,更新皮肤科临床诊疗知识,抢先知晓热门学术会议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