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秋拍】袁氏家珍(一)

文化   2024-09-25 19:09   北京  


袁涤庵先生(1881-1959),名翼,字涤庵,又字鸿缙,号剡溪老人,浙江嵊县(今嵊州)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教授、奉天造币厂工程师。1924年后,创办北京电车公司,兴办热河北票煤矿,建筑秦皇岛及上海装卸码头,是民国时期北方著名实业家。抗战时期,隐居北京西郊,购地数千亩,经营剡溪农场。

早岁即与徐锡麟、马一浮、陈叔通、章太炎、章士钊、蔡元培、鲁迅等交往,或同学、或好友,皆一时胜流。并参加旨在牺牲生命,光复汉族,收复河山的早期革命组织光复会。


袁涤庵先生,素好艺文,喜收藏。「以史为贵」,裒集高节志士手迹、文物;为补正史之不足,搜集地质矿产相关文献。藏书十余万卷,不乏宋元珍稀刊本,如宋版《资治通鉴纲目》(袁氏后人慨然捐赠浙江大学)即其中弥足珍贵者。袁氏所藏明清名人尺牍,悉心遴选政治、文学、书家、画家、医家、高僧、名士百余人尺牍220余通,蔚为壮观。


本季拍卖,将呈现傅山康熙甲辰年(1664)行书其时10余家诗坛青年诗人作品19首,书法朴拙古雅,所选诗文反映了傅山的文学主张、诗文素养,以及彼时诗坛概貌。


另有王士禛与朱彝尊两位诗坛南北领袖晚岁书札,家庭琐事,友朋消息,明诗评论,娓娓道来,儒雅隽秀,深情厚谊,士林生态溢于毫端。


双册辉映,是袁氏珍藏铭心之品,更是本季拍卖的难得佳作。


今日我们将率先发布张宗友先生所撰《「南朱北王真敌国:竹垞、渔洋知交史》一文,细述二人深情厚谊。


Lot 404

王士禛 1634-1711 

致朱彝尊札七通 

册页(十六开) 水墨纸本 

庚辰(1700年)、癸未(1703年)作 

尺寸不一,约 21.8×20.8 cm. 约 0.4 平尺 


钤印:蚕尾山房、诗亭逸老、宸翰信古斋、古懽居 

题识:

(一)庚辰三月晦日,弟期士禛再顿 

(二)癸未上元日,弟士禛顿首、顿首。 

鉴藏印:叶恭绰、遐庵铭心之品 

说明:

此七通王士禛与朱彝尊两位文坛袖晚岁书札,家庭琐事,友朋音信,明诗评论,娓娓道来,儒雅隽秀,深情厚谊,士林生态溢于毫端。 

1.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任扬州推官。康熙十七年(1678年)转侍读,入值南书房,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特诏复原职。著述极多,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分甘余话》、《蚕尾集》等。 

2.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嘉兴人。博通经史,精于金石考证之学,兼长于隶书。又擅长诗词,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王士禛齐名。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人直南书房,与修《明史》。着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曝书亭集》等。 

3.第二、三札收载于《朱竹垞先生年谱》康熙四十二年条;第四扎著录于葛嗣浵(1867-1935)《爱日吟庐书画别录》卷二。 

出版:

《袁氏藏明清名人尺牍》(上)348-377页,李志刚、刘凯主编,文物出版社,2016年。 

WANG SHIZHEN 

SEVEN LETTERS TO ZHU YIZUN 

Album of sixteen leaves; ink on paper 

估价 ESTIMATE:
HKD 3,600,000-4,600,000 (16)



作 品 精 赏



第一札
与吾

竹垞先生别,忽忽已十年矣。

客岁始得

良书,知所着《经籍考》已成

三百余卷,藏之名山,传之其

人,真不朽盛事。第稍闻

文盎婴疾消息,深切萦

虑,不卜


先生近况比复何如?弟去年

夏六月有悼亡之戚,秋九月

又有弱女之痛,中怀作恶,

日思归田而未敢辄请,摠无

足为故人道者。聊因禹平

公交车失意南旋之便,附讯

兴居。近刻数种用资轩

渠从容当更详之。临启


驰结,不尽、不尽。

庚辰三月晦日,弟期士禛顿首


第二札

庚辰岁魏禹平兄南还,附有

一函仰候

起居,并近刻请政,未奉

报书,弟亦寻请急归田,不知前

书竟得达籖记否?张孝


廉公交车入都,始拜

手示,旷如复面,喜可知也。承闻

删定有明一代之诗,甚盛、甚盛。明诗选

者不一家,前辈无踰升菴太

史、梦山太宰二杨公,然皆至弘、

古意;牧翁意在庀史,故取舍

未精,无关风雅;大樽裁鉴可

谓精矣,然知其一说而不知其

又有一说也,故取境甚狭,不足


以穷正变之极致。

先生于此道伐毛洗髓,深且久

矣。今兹之选,必能通两家之

邮,尽波澜之致,为三百年中

必不可少之书。弟犹有一言进

者,明诗自青丘之后,极盛于弘

治,空同、大复为大宗,﹁昌谷上翼,

庭实下毗﹂,此论定之公言也。继盛

于嘉、隆,沧溟、弇州皆万人敌

也,惟蹊径稍多,古调寖失,是


以不逮弘、正作者耳。若谓李、何

已后,譌种流传,则是是非傎错,

黑白倒置,诵诗论世,使承学

者何所适从?此明诗升降一大

关键,非先生法眼巨手,谁使

正之?故亟以斯语进。又选家通

病,往往严于古人而宽于近世,

详于东南而略于西北,统惟

先生力矫之。敝郡杨梦山先生

诗萧踈简远,得渊明、摩诘之


真,弟旧有选本,今往一册。先世

父《陇首集》新刻亦寄上,当以

大作表墓重耳。先从祖季木考

功、刘相国青岳(鸿训)仲子孔和,诗皆

横空盘奡,确有可傅,弟皆有

定本,嗣当节录奉寄。侠君

口口,久定交矣。匆遽末一。

癸未上元日,弟士禛顿首。顿首。

竹坨先生阁下。


第三札

昨一函付侠君,并以小刻五种请

正。侠君春闱失意,尚留京师。不知

前书邮寄否?所寄杨太宰《梦

山诗》五言古今体,清真简远,诗

品当在苏门之次,西原之上。边司

徒《华泉诗》五言律,沈郁华贵,往

往神到,不在李、何之下。二集皆弟

手定,盖天下万世之公言,非乡曲之

私言也。济宁靳少宰两城(学颜)、

于中丞念东(若瀛),诗皆确乎可傅,皆有


专集。蒙阴公宗伯孝与(鼐),暨其

弟敬与(鼒)《问次斋》、《小东园》二集,皆

卓然成家。宗伯绝句尤工妙,牧翁

所录殊非其至者。至先叔祖季木

考功《问山亭诗》千余篇,牧翁谓其

滔滔莽莽,时有齐气似也。至诃之为

西域婆罗门,则太过矣。今择其

雅驯者,录数十首就正,聊以解虞

山之嘲。又先叔祖思止仕为姚安府

同知。诗名不逮考功而雅驯过之,


有《迂园集》十二卷,亦附录数十首以

备采择。长山刘节之孔和,故相国

青岳先生之子,奇士也,诗最豪健

奇恣,人尤磊砢任侠,死刘泽清

之手。益都王湘客若之,故大司徒

基之孙,精干鉴别,博雅嗜古,吐纳

如晋人,乙酉殉节金陵。二君人皆

可传,今各录一卷奉寄。近刻《古懽

录》、《池北偶谈》二种,再往请正。情长

楮尽,不既所言。令孙止得杯酒奉候一次,甚慰、甚慰。

弟名专肃。


第四札

《石林建康集》返

璧照入之。专恳者:《西城别墅倡

和集》未刻竣而梓工必欲回南

度岁,欲求

老先生八分书一封面,先令目下刻出。

希即

命笔,刻样一纸附去,照此式可也,

容谢、容谢。《摭言》足本如得,即


付来,感甚、感甚。俞邰之信似非无稽,

奈何?唐济老云尚欲得一回字,祈

旦莫发下,并及。

封面祈书「西城别墅倡和集(八分),

竹垞书」。

竹垞老先生。功弟士禛顿首。


第五札

俗务轇葛,天气炎蒸,同居一

城,邈若秦越。如何、如何!忆

老先生近况,定自清胜。同衙门

钱再老尊翁太先生属弟书


一亭扁,未可草草,特求

老先生为弟代笔作八分书,其

款则弟亦自书之可也。渠三日内

有人南行,索之甚促迫,唯于晚

凉泼墨,明日即拟送之,容颂谢。

《谢幼槃集》录一通,元本返

上。小集或说部有可录者,附假一二,不

尽。

功弟士禛顿首。

竹垞老先生。


第六札

顾咸三年兄昨枉口口

倒屣,祈

老先生为致意。大小石四

方,欲顺篆刻,希早送

去。白文知仿汉印最工妙,

朱文得似贵乡徐士白

一种更妙。并唯致之。

文盎想已霍然,附候。

《英华辨証》一本,附返上小照。

竹垞先生。(布景并烦早留意为谢。)弟士禛顿首。


第七札

昨承

枉过,得奉

挥 麈,稍慰积怀。《经礼补逸》一本、

《郭功甫集》二本,敬返

邺架,幸查入之。尚欲借抄唐宋元

人文集及说部书,祈

付三、五种来。陈元孝昨又有札至,嘱

致候并奉寄《铁塔铭》数纸专


上,似仍非所需题名也。《始丰集》如

阅完,希付去手,不一。

天自致意。

功弟士禛顿首。

竹垞老先生。


后 纸

吴用威题:

壬申(1932年)重九,新建夏敬观、长乐梁鸿

志、吴县吴湖帆、

闽县黄孝纾、新城陈赣一同观,仁和吴用威题记。


叶恭绰题(一)

爱好贪多任世评,主盟南北未相轻。填

词老去风怀减,独遣消魂为阮亭。(此册乃荟集历年) 

函札,其籖题犹竹垞写刊。又竹垞尝手录渔洋诗句为《摘句

图》,足征二人交谊。

腕底空夸八法豪,小亭银榜怯题糕。虞戈

省识朱家笔,岂独赓歌有捉刀。(札中恳朱代书

亭额。渔洋召试,不能完卷,赖张英为之代作。) 

民国三十二年四月,叶恭绰记。钤印:遐庵、酸

叶恭绰题(二) 

此所云《建康集》不知何本,归安陆氏、长沙叶氏所刊本,

互有详畧,所据者不同也。独漉中年后与诸名士

酬唱往还,颇有议之者,盖亦有所不得已也。竹坨早岁亦参

与恢复,后遂应特科入词馆,反为江村所排。诵

其《赠江村》五古,使人慨叹。竹垞 《过留侯祠•水龙吟》

词不


能确定何年作,殆亦所以自况,但其成就不及子

房远矣。三十六年十一月,遐翁再题。钤印:恭绰



「南朱北王」真敌国:竹垞、渔洋知交史
文/张宗友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人。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


竹垞、渔洋二氏,均系康熙诗坛大家,并称「南朱北王」,学者乐道。赵执信谓:王才美于朱,而学足以济之;朱学博于王,而才足以举之。是真敌国矣。又云:朱贪多,王爱好。」(赵执信《谈龙录》之二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页15。


二氏才、学相匹,均早岁成名,蜚声诗坛,未面之前,即已彼此倾心。

渔洋于顺治七年(1650)应童子试,连得府、县、道第一。八年后中进士,开启仕途,时年二十五。

是岁,渔洋在京师,见竹垞「岭外诗」,甚为叹赏。


渔洋《竹垞文类序》:「顺治戊戌,予在都下,见锡鬯岭外诗,嗟异之。」


竹垞长渔洋五岁。与渔洋不同,鉴于晚明政局鱼烂之现实,竹垞受塾师、第八叔父朱茂晥之教导,弃时文而习古学,欲以学问之道立身。

竹垞人生之路,并不平坦。

顺治十三年秋,竹垞二十八岁,入南粤谋食,得会乡先辈曹溶及金堡、屈大均、陈子升等一众人物,唱和之什颇多。

此次南粤之行,历时三年,所得诗结集为《南车草》,不胫而走,流传都下。

渔洋所谓岭外诗」者,即《南车草》也。


顺治十四年秋八月,渔洋客济南,会诸名士于大明湖,赋《秋柳》诗四章,传诵四方,和者数百家,为艺林一大盛事。后刻为《秋柳社诗》。

顺治十六年秋八月,竹垞同秋岳(曹溶字)有遥和之作。

竹垞《同曹侍郎遥和王司理(士禛)秋柳之作》诗,下附曹溶诗。(《曝书亭集》卷四)《王渔洋事迹征略》:「时公尚未授官,‘司理’云云,当为编集时改。」(页46。

次年三月,渔洋任扬州推官。八月,充江南乡试同考官。诗名益盛。

康熙三年(1664),竹垞北上云中(大同),途经扬州,欲拜会渔洋。时渔洋因公务至金陵,不遇。

见渔洋《竹垞文类序》。又《答朱锡鬯过广陵见怀之作时谒曹侍郎于云中》诗,有句云:「江左清华惟汝在,文章流别几人存。」(《渔洋诗集》卷一五


康熙六年,重阳节后,竹垞、渔洋终得会于京师,交深于把臂之前,情洽于布衣之好」。

竹垞《王礼部诗序》:「今年秋,遇新城王先生贻上于京师,与予论诗人流别,其旨悉合。示以赠予一章,盖交深于把臂之前,而情洽于布衣之好。」(《曝书亭集》卷三七

渔洋新成诗集,即属竹垞为序。

见竹垞《王礼部诗序》。(《曝书亭集》卷三七
惠栋《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注补》卷上:「(康熙六年)夏……裒集壬寅以后诸作,为《王礼部集》,计甫草、朱竹垞诸人序之。」

渔洋自康熙四年起即任京官,仕途平稳,后历升至刑部尚书。竹垞不事举业,壮岁抗清而牵连通海案,且家累极重,不得不依人远游;自云中(大同)、京师以至济南、金陵,落拓江湖,不遑宁居。故二氏相会者鲜。


康熙十年(1671),竹垞自京师南下扬州。竹垞以一己之力,联结起江南、京师两大文化圈,以及南粤、云中等亚文化圈,交游极广,文名远播。此番南下,同人如程可则、曹贞吉、乔莱、曹禾、李良年等,饯于郊外,即席限韵,赋诗赠行。渔洋亦有诗二首送别。

渔洋有《送朱锡鬯之广陵》二首(《带经堂集》卷二二《渔洋续诗一(辛亥稿)》),有句云:「江城三月花如霰,却听莺啼忆代州。

其后聚散不一,而互丐文章,彼此交赏。

康熙十年秋,竹垞在扬州,编成《竹垞文类》,请渔洋作序。

康熙十五年,渔洋请竹垞为其亡妻撰传。

竹垞《张宜人传》:「余屡从王先生论诗,意甚洽。比夜烛至,酒食亦至。先生不善饮,家无余酝。酒尽,童子击磬于堂,北禀宜人,命入市酤,或再三。诸子读书声不辍,以是心知宜人之贤。及闻许珌、徐夜二事,其与《风》诗所传杂佩以遣者何异?」(《曝书亭集外稿》卷八

同年,田雯邀渔洋等游通惠河,成《秋泛图》。竹垞作九言诗题之,「篷窗寂寞不妨添画我,从子日日高咏秋水篇」。

见《曝书亭集》卷九《九言题田员外(雯)秋泛图》。以九言成诗者,历代罕见,竹垞善作,且引入士人交际,堪称首唱。

康熙十七年,玄烨下令征召博学鸿儒。此系清廷非凡举措,关系重大。竹垞应征入都,次年考选一等,授翰林检讨,与修《明史》。其后擢经筵讲官,知起居注,入直内廷,赐禁中骑马,复赐居禁苑,恩眷日隆。

渔洋久任京官,对竹垞入都及授官,极为关注,时时记之。

见渔洋《池北偶谈》卷二「四布衣」条、「增起居注官」条。
又渔洋《分甘馀話》卷四「南书房」条:「大内南书房在乾清门内西廊下,内直翰林官居之,其出入皆奉旨由某门侍卫某人导引伴送。壬戌后,特旨内直官许于禁中乘马至所出入之门,故朱简讨彝尊《纪恩诗》云:『回思身贱日,足茧万山中。盖异数云。」

博学鸿儒授官修史,遭原正途出身诸同僚之轻视,目为「野翰林」。或由于此,渔洋在竹垞出仕前两年内,过从较少。

李慈铭《越缦堂读史札记》晋书礼记卷三:「国朝康熙之初,圣祖仁皇帝特开博学宏词科,优礼备至,而吏议犹力抑之,其授官皆出特旨。然由布衣进者五人,西河、子德幸即告归,竹垞、稼堂终以获谴,一时哄然有‘野翰林’之目。古今一辙,可叹也夫!」

经内阁学士徐元文表荐,渔洋等十六人充任《明史》纂修官。其事在康熙十九年,渔洋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竹垞、渔洋,自此同僚共事,交往渐密。


竹垞、渔洋同朝为官,其交游不在朝政公务,而在书画题跋、图书互借、索序求铭、同人雅集。其间竹垞遭同僚构陷而谪官(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后得以复官(二十九年八月)。二氏交谊之笃,未受影响。

康熙二十二年,竹垞为渔洋题画册。

竹垞有《为王祭酒(士禛)题画册二首》诗。(《曝书亭集》卷一一
渔洋有《答朱竹垞检讨》诗并小序。有句云:「看画吟诗起乡思,墨王亭上好云山。」(《带经堂集》卷三八

是岁,竹垞、渔洋共题高士奇《江村图》。

高士奇《苑西集》(康熙刻本)卷四有《谡苑兄为余画〈江村草堂图〉自题其上》,附注称题词者四人:秀水朱彝尊、济南王士禛、十二砚斋汪懋麟、勾吴严绳孙。

二十三年,竹垞、渔洋等共题汪楫《乘风破浪图》,表彰其宣慰琉球之功。

竹垞有《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曝书亭集》卷一二
渔洋有《题门人汪舟次乘风破浪图四首》。(《蚕尾诗集》卷一,《带经堂集》卷五三

竹垞擅书,尤长八分。渔洋尝请竹垞代笔,为同僚书亭匾。其事当在竹垞罢官归里(康熙壬申,1692)之前。

《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第五札:「俗务轇葛,天气炎蒸,同居一城,邈若秦越,如何、如何!忆老先生近况,定自清胜。同衙门钱再老尊翁太先生属弟书一亭匾,未可草草,特求老先生为弟代笔,作八分书,其款则弟亦自书之可也。」

竹垞、渔洋,书生本色,爱书成癖。竹垞聚书八万卷,称豪一时;渔洋则有池北书库。借书互观、互抄,是二氏交往中另一大主题。

康熙二十二年,渔洋向竹垞借《蜀鉴》《能改斋漫录》。是岁,竹垞则自王氏池北书库抄得《太平寰宇记》。

二十六年,渔洋返还所借之叶梦得《建康集》,求书《西城别墅唱和集》封面,商借《唐摭言》足本。见《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第四札。

次年二月十五日,竹垞即携《唐摭言》足本十五卷,往见渔洋。十七日,渔洋见竹垞,借得宋僧文莹《玉壶清话》。

见《渔洋文集》卷一三《北征日录》(《带经堂集》卷五一)。又《居易录》卷一六:「唐王定保《摭言》足本凡十五卷,宋嘉定中柯山郑昉刻于宜春,竹垞有写本,予戊辰、辛未于京师两借观。」
《唐摭言》附跋:「《摭言》足本十五卷,从朱竹垞翰林借钞……王士禛阮亭跋。」

二十八年岁末,渔洋访竹垞,借去马祖常《石田文集》,留旬日始归之。

见渔洋《居易录》卷二。

二十九年,渔洋自竹垞处借宋桑世昌之《兰亭博议》。是岁互相借抄更密。

见渔洋《居易录》卷二四及《香祖笔记》卷二五等。不赘。

渔洋颇好说部书,又欲抄唐宋元人文集,屡向竹垞借书。

《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第七札:「昨承枉过,得奉挥麈,稍慰积怀。《经礼补逸》一本、《郭功甫集》二本,敬返邺架,幸查入之。尚欲借抄唐宋元人文集及说部书,祈付三、五种来。」郭祥正字功甫,北宋诗人。
《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第五札:「《谢幼槃集》录一通,元本返上。」谢薖字幼槃,北宋诗人。
按:以上二札,必作于竹垞出仕之后,罢官归里之前。

竹垞著《日下旧闻》,向渔洋请序;渔洋亦向竹垞丐文。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十五日,竹垞见渔洋,嘱为《日下旧闻》作序。十七日,渔洋访竹垞,为其父求墓铭。是岁,竹垞为渔洋作《池北书库记》。其时竹垞居宣武门外海波寺街古藤书屋,渔洋则在南城旧第服丧,相去不远。

三十年七月,渔洋以《十种唐诗选》向竹垞请序。竹垞复书,纵论唐诗选本高下。


《经义考》系竹垞学术著述中最要者之一。康熙三十年六月,竹垞访渔洋,告以编撰旨趣。渔洋亦深于古学,能明其义例及文献前承。

《居易录》卷一二:「竹垞过邸舍云:近著一书曰《经义存亡考》,以郑夹漈《经籍志》作骨而附益之,不传者存其目,其传者略论作者之意,辨其得失。』盖仿西亭《授经图》,兼用晁公武《读书志》之例也。竹垞笃好经学,所录多鄞范氏天一阁、禾中项氏及曹氏倦圃、温陵黄氏千顷堂秘本。」

竹垞与渔洋同居京师,好诗共赏,美食同享,把玩珍奇,日益亲近。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竹垞与湛园(姜宸英)同访渔洋。二十四日,竹垞招渔洋等会饮于古藤书屋,飨以鲍鱼、半翅,同观米芾砚山。

见《渔洋文集》卷一三《北征日录》。(《带经堂集》卷五一。同会诸人,另有朱载震、卫凡夫、查嗣瑮、赵执信、王戬等。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初一日,渔洋即拜会竹垞,共赏探春、绯桃诸花。

渔洋有《庚午新正过朱竹垞太史斋中探春绯桃诸花盛开赋三绝句》诗。(《蚕尾诗》卷一
次年正月,竹垞以昨岁春旱今春雨,因步韵和之。(《腾笑集》卷四《雨中酬王先生(士禛)早春见过韵二首》

是秋,渔洋作《米海岳研山歌为朱竹垞赋》及《再题研山绝句示竹垞》二诗,以赠竹垞。

前诗见《曝书亭集》卷一三《宝晋斋研山》联句诗下所附,后诗见《蚕尾诗集》卷二。

康熙三十年三月,释智朴以《盘山志》稿见质,竹垞与渔洋共为校定增补之。

见智朴、高士奇等序(《钦定盘山志》卷一二)及渔洋《居易录》卷一〇。

是岁,竹垞为渔洋侄启深之别墅清远山庄,题诗十二首。

《曝书亭集》卷一五有《寄题新城王上舍(启深)园居十二首》诗,各有子题。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一日,应陈廷敬之邀,竹垞与渔洋等参与社集,登黑窑厂,联句赋诗。

竹垞有《社日登黑窑厂联句》诗(《曝书亭集》卷一四),据知联句者五人:济南王士禛贻上、徐乾学原一、姜宸英、泽州陈廷敬子端。另陈廷敬有《同健庵竹垞登黑窑厂高处燕集》诗(《午亭文编》卷四),徐乾学有《说岩先生招同竹垞西溟黑窑厂最高处燕集赋谢》诗(《憺园文集》卷八)。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竹垞罢官。三月十七日,竹垞携眷返里。行前,王翚为制《小长芦图》,渔洋题诗其上。其时渔洋任经筵讲官、兵部督捕右侍郎。

竹垞《亡妻冯孺人行述》:「壬申正月,予复罢官。三月,解维张湾。」(《曝书亭集》卷八〇)又有《出都王山人(翚)画山水送别》诗(同前,卷一六)。渔洋《蚕尾诗集》卷二《题小长芦图三首为竹垞作》诗,有句云:「史笔高三馆,归心恋五湖。」「一蓑一笠日相随,不似官人似钓师。」(《带经堂集》卷五四

竹垞、渔洋之交谊,并不因竹垞罢官南归而止。二氏书札往还,互通有无,关怀家事,商量诗选,一如在京师时。

康熙三十一年,竹垞罢官归里不久,即以《研北杂志》相寄。

渔洋《蚕尾文集》卷八《跋研北杂志》:「《研北杂志》上下二卷,说部之佳者。卷末有陈仲醇跋,而正续秘笈不载此本。在京师,假之朱竹垞太史。太史以余爱之,既归禾中,三千里外驰书相寄。开缄抚卷,重念故人,怃然者久之。」(《带经堂集》卷七二

是秋,渔洋为题竹垞雪景照及《小长芦图》。

渔洋《蚕尾集》卷四有《题朱竹垞雪景写真四首》、《题朱竹垞小长芦图卷三首》。查嗣瑮、乔崇烈等,均步渔洋韵以和(三十三年)。

三十八年,竹垞以《经义存亡考》十卷寄渔洋。渔洋叹其浩博。

渔洋《居易录》卷三一:「朱检讨竹垞书来,寄所著《经义存亡考》十六卷,云:『此书已成,凡三百卷,今所寄者,才《连山》《归藏》《周易》,止于北宋。则全书之浩博可知已。」

三十九年三月三十日,渔洋托人致书竹垞,鼓励、关切备至。

《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第一札。中云:「第稍闻文盎婴疾消息,深切萦虑。」又第六札中称「文盎想已霍然,附候」,其事相接,当系先后之作。文盎即竹垞次子昆田(西畯,文盎。1654~1699),已于昨岁十月去世。古时车马慢,渔洋尚不知。

康熙四十一年,竹垞致信渔洋,首谢其大力施援,次为《经义考》邀序,次陈《明诗综》旨趣,次以后进张大受、顾嗣立相介。

《竹垞老人尺牍·与王阮亭》:「戢影田间,谓已远矰弋,不期几坠于阱。非老先生手援天上,则化为沙虫久矣。今犹食息人间,皆出大德所赐。身非木石,岂敢遗忘?而境处茕独,性转踈慵,尺一之笺,频年不彻于籖室,抱疚实深。每见来自都亭者,辄述老先生惓惓记忆,抑何幸也。顷从汉瞻处,读《嘉定四先生集》大序,愈唱愈高,陈言尽扫。窃怪近来物论,专奉老先生为诗坛大家,而别推文人,似属无目。如此等文出,是岂市刻三家所能比拟仿佛乎?侍《经义考》一编,三百余卷,已雕就三之一,而限于力,未能即竣,必藉高文弁其端,庶不致补袍覆酱。老先生其许之乎?目下抄撮明人诗,名曰《诗综》。体虽唐宋元杂陈,而附以诗话,颇足以订国史之误。谨先以样本一十八卷,托张孝廉日容赍呈,倘有必当芟削者,老先生不妨涂抹示改也。日容识达而才敏,博通古今,不特以时文名世,人复爽朗轶伦。又顾孝廉侠君,勤学好古,先后搜辑元人诗将及三百家,亦东南之俊。两人于昔曾觐天颜于行殿,特未扫老先生之门,敢为介于左右,暇试进而礼之,并可悉侍之近状耳。」(载《曝书亭集外诗文补辑》卷九。张大受字日容,顾嗣立字侠君。

所谓「几坠于阱」者,不知其本事如何。官场险恶,人心叵测,以竹垞之「宅心和厚」(顾炎武《广师》),难逃暗算,两度罢官,即是其证。斯时虽已归田园居,而实未能自外于陷阱。渔洋手援天上」,为之脱困,非知交莫逆,何能如此?康熙七年,顾炎武能脱济南狱之困,赖施援者众,竹垞即其一。二事前后辉映,足为清初士人肝胆相照之明证。

竹垞以归田太史而秉持《明诗综》选政,渔洋极为认同,尽出珍藏为助,且与论明诗流派高下。

《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第二札、第三札(均作于康熙四十二年)。
竹垞深受渔洋影响,凡所荐者,几全入《明诗综》。
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竹垞有《答刑部王尚书论明诗书》:「两诵来书,论及明诗之流派,发蒙振滞,总时运之盛衰,备风雅之正变,语语解颐。至云选家通病,往往严于古人而宽于近世,详于东南而略于西北,辄当绅书韦佩,力矫其弊。……故彝尊于公安、竟陵之前,诠次稍详,意在补《列朝》选本阙漏。若启、祯死事诸臣,复社文章之士,亦当力为表扬之,非宽于近代也。邮便奉报《摭言》《吴越备史》《玉壶清话》三书附上,诸嗣宣不备。」(《曝书亭集》卷三三
《明诗综》卷四三「杨巍」条下诗话:「(王贻上)又云:『先生诗萧疏简远,得渊明、摩诘之真品,当在苏门之次、西原之上。」此语即引自上揭《七通》之第二札

康熙四十七年,竹垞已届八十,犹以钞本《疑狱集》奉寄渔洋(闰三月)。明年,复送同里李上舍(名未详)北上济南,拜会渔洋。

详《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四《疑狱集》条及竹垞《送李上舍之济南谒新城王尚书》诗。(《曝书亭集》卷二二

竹垞、渔洋,领袖群伦,相交四十馀年,始终不渝,无愧「南朱北王」之称。「百年论风雅,俎豆王与朱。」(许宗彦《鉴止水斋集》卷三《题黎二樵五百四峰草堂诗却寄》)三百年后,借《王士禛致朱彝尊札七通》以回望二氏之身影与交谊,体会先贤之温情与风义,典型永在,意味深长。


〔说明〕有关竹垞、渔洋二氏之事行等,文中未标出处者,均引自拙撰《朱彝尊年谱》(凤凰出版社,2014年)及蒋寅先生《王渔洋事迹征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中国嘉德香港2024秋季拍卖会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I

拍卖:10月6日丨10:30am
预展:10月3 - 5日丨10am - 8pm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II

拍卖:10月7日丨10am
预展:10月3 - 5日丨10am - 8pm

10月6日丨10am - 6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览厅3CD







中国嘉德(香港)联系方式

(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香港)

电话:+852 2815 2269

电邮: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北京总公司

电话:+86 10 8592 8288

电邮:mail@cguardian.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各地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5466 0508


———


广州

电话:+ 86-20 3808 8589


———


南京

电话:+ 86-25 8670 2356


———


杭州

电话:+ 86-571 8535 9925


———


厦门

电话:+ 86-592 566 9168


———


台湾

电话:+ 886-2 2757 6228


———


日本

电话:+ 81-3 6206 6682


———


美国

电话:+ 1 212 308 8889

+ 1 888 799 8830






中国嘉德香港
中國嘉德香港由中國嘉德全資成立, 於2012年10月舉行之首拍為中國內地拍賣公司首次在海外獨立舉辦的拍賣會,標誌著中國藝術市場歷史上至關重要的一步。中國嘉德希望通過中國嘉德香港借鑒國際經驗與操作模式, 為藏家帶來更豐富的拍品和更周到的服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