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县教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体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其它单位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凝心聚力,锚定教育强县目标,紧紧围绕“一抓三创五提升”的工作思路,抓班子、带队伍、促改革,一心“奔跑”在教育强县的大道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开设专栏,进行盘点,以期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万载教育发展。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家校社协同篇。
家校社协同,共奏教育“交响曲”
2024年,县教体局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领域持续深耕、融合创新,万载县被评定为“江西省第二批(2024年)校家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试点县”,构建起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共同奏响教育“交响曲”。
01
家庭负责,担起育儿主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县教体局利用新媒体积极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好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开设“家长访谈”栏目,针对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愿与父母沟通”等问题,邀请家长分享“育儿经”。
深入推进“万家灯火”幸福家庭建设,让家长与学生参与“亲子共读”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阅读兴趣。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用好全县现有1308名心理健康持证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宣讲,邀请省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开展讲座培训21场次,全县共4000多名家长受益,家长对家庭教育愈加重视。
02
学校主导,凝聚育人合力
学校积极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每学期开展“大家访”活动,深入家庭了解情况。开办“家长夜校”“家长大讲堂”,由教师、家长分享亲子沟通、居家安全、心理健康等知识,不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让学生与家长同步成长,实现“学生入学,家长入校;学生毕业,家长结业”。
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校园开放日”、艺术节、亲子运动会、少先队建队日、成人礼等活动,离退休党员干部重返校园巡回看变化活动,组建家委会、膳食委员会,设立护学岗,让更多家长、群众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监督中来,育人环境不断优化。今年秋季,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全面施行“阳光分班”,全县6698名学生在县纪委监委、“两代表一委员”和家长代表现场全程监督下均衡分班,让每个孩子公平起跑。
03
社会支持,营造育人环境
万载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全县设立各类奖教助学基金36个,基金总额5400多万元,2024年共计奖励优秀教师1143人,奖励金额282万元;奖励优秀学子2293人,奖励金额90多万元。
建立县乡村联动、多部门共管、家校社协同的防溺水网络体系,全县186个“一村一泳池”全面开放且各乡镇(街道)积极落实“七个一”巡查制度,确保了“夏日平安”,万载县被评为“江西省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试点县”。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整治、校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关停6家无资质培训机构,排查安全隐患问题104个,责令停产停业1家。多部门协作,进一步落实了“双减”政策,保障了校园和师生安全。
万载教育奔跑的一年
终审:王啸浪 复审:梁友泉
初审:张伟聪 冯吉松
编辑:冯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