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文苑】在古诗文中点亮文化底蕴之光

文摘   2024-12-22 18:08   江西  



编者按

文以载道,旨归立人。教书育人是一项崇高而充满挑战的事业,在教育文化生活中,更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或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或是夏日午后的一盏茶、一本书,或是某个平凡时刻灵光乍现的所思所悟……一路走来,经历愈多,感悟愈深,教与学,情与理,师生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希望广大师生们拿起通往心灵世界的笔,让我们借用美丽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也祈愿这些饱含深情的字字句句能化作一轮明月,在教育教学中育师、育生,师生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照亮我们人生的每个角角落落!为了分享这些精彩瞬间,万载教体讯坛特别推出【教坛文苑】栏目,诚邀广大师生踊跃投稿。



在古诗文中点亮文化底蕴之光


■龙湖实验学校 张健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是启迪 学生心灵的烛光,是引导学生传承文化的桥梁。它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汉语言的优美韵律,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文化底蕴,为学生精神世界打上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文亦是如此。通过形式多元、情真意切地“读”,学生不仅能更为通透地理解古诗文的主体大意,还可以更为真切地体会古诗文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读”,是一种最为简单,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如讲解《望庐山瀑布》时,播放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的景象,仿佛身临其境,引导他们带着惊叹、赞美之情去朗读。

以议促悟,开启古诗文学习新境界。首先,营造宽松自由的议论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以鼓励的眼神、亲切的笑容、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不管正确与否,都给予肯定与引导。再者,引导学生掌握议论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先让学生从理解古诗的字词含义入手,逐步深入到诗句的意境、情感表达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主要特点。诗与画之间,有着不解之缘。诗,因画而变得更加具象;画,因诗而变得更加唯美。诗与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笔把古诗文的内容描绘下来,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具象化支撑。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是点亮文化底蕴之光的火炬。它照亮了学生内心的角落,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相伴相生,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去拥抱多元的世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终审:王啸浪   复审:梁友泉         

初审:张伟聪   编辑:冯吉松

万载教体讯坛
传播万载教体系统好声音,展现教体系统新风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