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遗传性心律失常”的那些事儿

2024-06-10 13:42   上海  

距离上次科普已整整过去1年,重新提笔,一时间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主题。前段时间,接到一位多年前临床研究项目中的家长,从电话中得知,孩子在课上解答了一道复杂的数学难题,情绪一激动,晕了过去,这可把老师和同学们吓坏了,好在经校医的积极抢救后得以苏醒,并送到了医院进一步诊治。

当然,这个孩子的晕厥原因并不简单,虽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低,但产生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不得不引起重视。这就引出了今天要讲的主题---遗传性心律失常

通常所说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两大类,前者因为可表现为心跳慢相关的临床不适,如头晕、黑曚、胸闷、乏力等情况,而后者更容易出现心慌、气促、焦躁不安等不适。
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不具有遗传性,并不会在家族中聚集性发病,因此防治的重点在于对心律失常本身的干预。如果是不可逆原因导致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而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果药物治疗控制不佳,且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相对固定,可通过经皮导管射频消融等技术去除病灶,实现根治。

有别于常见的心律失常,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相对少见。前面提到的孩子罹患的是“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发病率为0.01%-0.02%,多见于7-9岁的儿童,容易在情绪激动或运动时发作恶性心律失常,出现晕厥甚至猝死。基因变异是这类患者发病的罪魁祸首,包括RyR2、CASQ2等基因异常可引起心肌细胞中电路的激动紊乱,在情绪激动后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作。除CPVT外,相对熟知的遗传性心律失常,还有Brugada综合征、先天性长QT综合征、先天性短QT综合征等。这些遗传性心律失常往往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容易累及到心肌细胞中的离子通道,因此也被称为“心脏离子通道疾病”。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基因突变特征

除此之外,另外一类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遗传相关性疾病被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这也是笔者多年来跟随导师一直探索的疾病。ACM虽然不直接影响到心肌的离子通道,但由于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蛋白(桥粒蛋白)的基因变异,导致心肌细胞的收缩联动出现问题,与此同时,心肌细胞也因为各种分子途径发生坏死,并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进而诱发多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心电图、影像改变与突变基因


【既然是遗传性心律失常,为何孩子发病,父母却安然无恙】

这个问题涉及到基因突变的众多知识点。①孩子有突变,父母没有突变:意味着孩子在受精卵形成到生长发育过程中新发生的突变,并非遗传于父母,但孩子的突变则可能传递给下一代。②父母有突变,孩子没突变:在正常的遗传过程中,父母各有一条染色体遗传给孩子,若父母都将健康染色体传给孩子,则孩子将规避父母的突变。③父母有突变,孩子有突变:当父母一方或双方将突变染色体传给孩子,则孩子将携带来自父母的突变基因。

隐性遗传示意图
!!!有基因突变,不一定出现症状。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出现症状(即表型外显),往往还受到患者年龄、性别、运动、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携带了突变基因的人群,可能仅有一部分出现症状,而其余人表现正常,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家族中,只有极少数成员出现病情。

【遗传性心律失常应该如何治疗?】

对于确诊的遗传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是首选,若患者有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需进一步植入心脏除颤起搏器以预防猝死。胸腔镜下的左侧心脏交感神经节切除,则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所触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也被用于此类心律失常的治疗。

近年来,我们也发现,射频消融去除恶性心律失常的触发灶能够显著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机会。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遗传性疾病,需要关注对下一代的优生优育。大多数的突变并非两条染色体均有问题,因此可通过遗传干预,筛选出其中健康的染色体,传给子代,从源头上避免孩子的“不幸”,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时,还对家族成员进行基因筛查,如若也携带突变基因,可根据基因的特征,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检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欢迎关注“水哥谈心事”科普号

水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上海十院房颤诊治中心主要成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电生理fellow,主要从事心律失常及遗传性心肌病的诊疗。擅长房颤、房扑、室上速、室性早搏、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治及介入治疗。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及市科技局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项,参译专业书刊1部。

水哥谈心事
心血管健康知识科普+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