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已经到了从技术到观念的转折点

文摘   工业农业   2024-10-03 22:24   河北  


这是20年写的一篇旧文,如今已经过去四年了,看似这个转折有些慢,但已经在点滴间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入到一些组织中了,趁国庆假期,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一些判断。

这是个好时代,它好就好在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我所要阐述的观点,其实很久以前就有这个模糊的想法了,为什么很模糊,现在想来是因为时机不成熟。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中国踩了个急刹车,照目前来看,全世界可能也要受这个急刹车的惯性影响,左摇右晃。这个急刹车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来审视过去这几年我们所经历的事情,让我们慢下来去思考。
同时疫情也改变了我们过去的做农业做农资必须要面对面,重线下的习惯模式,意外的加速了农业行业向其它行业的靠拢,从之前的营销模式老是慢半拍,一下跟上了队伍,全网各种在线课程井喷般爆发,也正是从其中看到了2020年作为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开端成为中国农业从技术到观念转折点的可能性。          
2020年成为中国农业从技术到观念的转折点,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虽然疫情这“天时”对人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客观上促进了这个转折点的到来。这个转折点展开来说就是从过去的重视技术,重视产品,重视用肥用药的务实转变到重视品质,重视防控,重视先期基础的思想观念的务虚。用这虚的思想观念去指导实的农业实践,如果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我们去再多次先进农业国家的考察都是白费力气。
2017年的时候,191组织了一次日本的游学,并进行了直播,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在葡萄园中主持人让远在中国的观众提一些问题让园主回答,就看到屏幕上一众网友问这个病害怎么治,那个病害怎么治,有什么好药。当翻译说给日本园主的时候,园主一脸懵逼,说了一通,一句农药都没提,最后又回到了营养方面,我都可以想象到屏幕前那失望的眼神。
         
是日本葡萄品种更抗病,是日本环境不适合病害发生,或者说日本的农药比较厉害,还是日本管理技术更加高明,藏着不告诉我们?都不是。是我们自己还局限在病主要是靠治而不是靠防的框框里难以自拔。这就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在搞鬼。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流畅的很,如果有什么好的农药、肥料,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哪个企业会傻到放弃?
转折点到了,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了,而是驾驭技术的思想意识更加重要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技术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脱口而出,高产、优质、低投入,多卖钱,而现在促进实现这些目的的条件都已成熟,包括市场,政府,规模,劳动力,农业从业主体等等,这就倒逼着我们要将这些技术落实到实处,换句话说就是要转换观念,注重落实。

市场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国的生鲜消费市场已经发展起来,尤其是高端市场。消费者对果蔬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价格越来越不敏感。但尴尬的是国内生鲜品质却难以满足高端需求,大量依靠进口产品来填补空缺。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品质不够,另一方面却是长期的信任缺失导致的不敢买。扭转这一局面,单靠几家企业,几个品牌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农业人加入其中。巨大的市场在召唤着品质、安全的农产品入场,品质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居民消费水平和果蔬进口额
侧面可以反映这几年巨大的消费变化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政府

国家这几年对农产品安全与品质的监控力度越来越大,几乎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政策。如:
●2019年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
2019年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7年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
这些足以证明政府在提升农产品品质方面的决心,也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有扶持和政策保证,有正确的导向,品质提升是大势所趋。


规模

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土地流转已成必然。规模化经营在未来将在中国农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土地流转速度突飞猛进,至2019年3月,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已达5.3亿亩,流转的承包地面积占到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7%,现有流转承包地的农户已经超过7000万户。而这些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规模化种植要想保证盈利,先进的管理种植意识必不可少,只能这样才能将技术落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轻简化,标准化长期来看对于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业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是必由之路。


劳动力

农村土地流转之所以推进如此神速,与农村人口结构的变迁关系重大。
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1年的34.8%,工业与服务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上升到2011年的29.5%和35.7%。农业劳动力数量自2003年后再次经历持续的下降。农村人口流出严重,且多为青壮年,留下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常有“993861”部队之说。
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客观上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轻简化等可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模式。但这相应的就要求提高劳动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素质。这也是要求我们重视思想意识的投入,降低传统农业管理惯性的影响。

农业从业主体

乡村振兴二十讲《十一:乡村振兴人口变化与村庄整合规划》中有对未来农民的精彩阐述:
乡村振兴下将构建起现代农民体系
现代农民体系分为老农人、新农人、新乡民三类人群。
(一)老农人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力量
传统农民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 ,他们参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农村中的一批想务农且有经验的“老农人”,通过教育培训和观念转变,其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必定获得提升,依然成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基础力量。
(二)新农人是乡村发展的市场主体
新农人是具有知识、眼光、技能、追求的群体,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和返乡就业青年。新兴职业农民往往具备相应的农业专业技能,依靠农业的生产性经营获得收入,他们通常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经营主体、技术主体、服务主体,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返乡就业青年是借助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现代乡村的就业机会的吸引下返乡就业。
(三)新乡民是新形势下的人口聚集
新乡民多是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的结果,是独立于城市人与农村人概念的特殊结构,它不再以乡村传统的户籍、土地进行划分,而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居住概念,包括康体疗养需求的“回归乡民”和创新创业需求的“情怀乡民”。
乡村的山水、田园、天然食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规律,及人文文化,成为对具有康体疗养需求人群最核心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田园生活,养生、养老客群聚集到乡村,成为新乡民的主力军,也就是有康体疗养需求的“回归乡民”。
一批心怀乡土的新知青、艺术家、跨界精英等人士是"情怀乡民”的代表人群,他们到乡村寻找创作灵感、追求田园生活,成为新型乡村农民,与原住民一起重塑乡村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
老农人、新农人、新乡民构成新型乡村居民结构,在乡村的聚集过程中形成乡村新的文化土壤与自治结构。
农村土地流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这吸引了许多离乡的年轻人重新返乡创业,成为农业新的中坚力量,许多企业也看中农业未来的发展,进入到农业领域进行布局。
2012年,农业部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至今已认定约2000万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能起到带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有先进的理念。
这与土地流转是相互促进的,规模种植需要新的农业从业者,新的农业从业者又会促进规模种植的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发展及特点

此次疫情,对农业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但也给农业带来了很大改变。最直观的就是农业知识传播与营销的方式,主要战场从过去的线下转到了线上,据笔者粗略统计,我个人所知道农业相关直播就有几百场,这仅是我个人所了解到的,还有其它渠道,如群内分享。
给大家分享一个草莓的案例。与2017年巧的是,这次拿来举例的也是日本的技术。
这是直播过程中分享的日本的技术,当时看之前我也是很期待的,看完如同2017年一样有点小失望,这些技术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啊,转而有点窃喜,至少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比我们先进,我们差的只是执行了。
而在执行上,这好像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弱势,理论上嗷嗷叫,到实践上就大打折扣,同样是土壤消毒,高温闷棚,日本的草莓基质可以连续使用18年不用换,我们两年土传病害就严重的不得了了。
不知道固然可怕,知道了不去做更可怕,去做了没做好最可怕。
可能有些东西要我们现在去落实确实有点苦难,投入成本过高,比如机械,滴灌设备等等,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自己先能做好的去做呢,比如彻底的清园,比如高温闷棚,比如种子消毒,培育壮苗,这些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效果却立竿见影,可大大降低后续农药和人工投入。这些相信大家都懂,重要的是还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扎实去做。
从政策到市场,从种植规模到从业主体、劳动力,都在促使着我们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进而去提升农业效率,农产品品质,相信中国农业会随着技术到观念转变的转折点的到来迎来质的飞跃。
拭目以待。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网络

耕云浣月
一个学农七年,从事农业10年的新农人,愿意在此与从事农业、热爱农业的各位朋友共同学习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