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到建国:中国农业用肥的变迁

文摘   工业农业   2024-12-16 22:27   甘肃  

上一篇的“ 清末到建国:中国农业科技实况”,也提到了部分土壤肥料的内容,但只讲了一个概况,这次更加细致的看看其中的一些细节,对比一下现在的中国,或许能看出点什么。

借用书中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已认识到土壤肥料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在多粪肥田、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还总结提出了“地力常新”的理论。这是我国古代在土壤理论方面的光辉成就。但是,用近代科学方法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培肥地力,则始于清朝末年西学东渐以后。

中国古代农业方面并不缺少技术,并形成了很多农业方面的专著,但其实多为实践技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西方的技术恰好弥补了我们的这一缺陷。但理论的学习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就来看看这段中西碰面时的碰撞、抗拒、融合的过程。

我国施肥历史悠久,绝大部分都是有机肥料,到明清时期有机肥料已有一百余种,好像比现在还要多,这可能是我们现在的分类标准有了变化。

清末时在之前积肥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窖粪法,对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很好的作用。清代的《耕心农话》详细阐述了窖粪的必要性,窖粪的方法,以及窖粪肥施用的效果。

在施肥技术方面,水稻提出了“三通”施肥法,也就是施用三遍肥料,一通用红花草,也就是绿肥,二通用猪践,也就是圈肥,三通用豆饼,也就是饼肥。这套施肥方法已经是比较完善的基肥与追肥,迟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的施肥技术了。

民国时期国立浙大教授发明了活化有机肥料的方法,并获得了专利。在专利发明前,榨油厂的豆饼、菜籽饼等副产物多以出口为主,而中国农民不太愿意使用这类有机肥料,因为必先进行浸泡至腐烂发臭才能使用,否则肥效缓慢,不利作物生长,而且发酵期间还会造成氮素损失。书中还提到,多数农民更喜欢用硫酸铵,可见当时化肥在农民中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

自1904年我国开始使用化肥,前二十年一直增长缓慢,且多以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居多,到1931年,我国才有了自己的化肥厂

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化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对其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和施用技术都不了解,所以急需进行示范推广。

有些东西还真是奇怪,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的技术无论怎么提升,该要做的示范试验还是一个也不能少。

说起试验,不要以为长久没用过的化肥的中国土地效果会多么显著。在水稻上,使用了有机肥后,追施硫酸铵的全部增产了;追施磷肥的则只有20%增产了,钾肥的除个别增产外,大部分则为减产。究其原因大概是水稻自身需肥特性,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差异,有机肥的补充几个方面。

后来全国范围内的土壤调查也证明了氮磷钾土壤缺乏量依次降低。这个试验对我们现在还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某些文章叫喊着有机肥要全面替代化肥的,看到这里不知做何感想。同时人们并没有因为化肥的速效而替代有机肥,而是将硫酸铵作为一种补充,在作物需要速效营养时再进行施用。

在合理施肥方面,《中国化学肥料问题》(1937年发表)作者原颂周提出根据作物需要而施用,不要妄用氮磷钾复合肥,没有必要,是“消费之举”。就是在这种倡议下,我们的化肥却越用越多,直到近几年才有所下降。

抗战时期,各地仍是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针。一方面是化学肥料成本较高,更主要的是还是认为有机肥是增施化肥 的基础。虽然有这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化肥占比过低,以较发达的浙江广东为例,每亩平均化肥用量还不到0.5公斤。

推广方面,让农民对其所称“肥田粉”的化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至于被奸商所坑害。

在骨肥利用方面,用蒸骨粉技术代替了兽骨炼灰。

日伪区对我国的有机肥使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生产、成分、肥效,还有相关的农具。日本人还进行了化学肥料的增产试验,增产最高达103%,但整个东北地区该时期化肥使用量很低,一是产量低,二是大部分运往了日本本土,化肥并未在东北得到广泛推广。

清末时,我国土壤研究借助近代科学方法出现了新局面。改良土壤方面,石灰已普遍用于改善酸冷土壤。

民国时,曾前后几次进行了广泛的土壤调查,对土性、土壤化学有了一定认识,并参加了国际土壤学会第三次大会,分享了中国在土壤方面的工作的成绩。

抗战时期,我国土壤分布情形彻底被搞清楚,并出版了《中国之土壤概述》。地质调查所专门制作34种土壤标本分送各地土壤机关,以增进国人土壤常识。

拓展阅读

清末到建国:看看当时中国农业的画像

清末到建国:中国农业科技实况

耕云浣月
一个学农七年,从事农业10年的新农人,愿意在此与从事农业、热爱农业的各位朋友共同学习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