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去世了。如今已经过去五年有余,现在提起果品品牌貌似被大众熟知的还是只有褚橙。
那天我还在上海参加公司今年的CAC展会,休息之余看到褚老去世的消息,一时间朋友圈全被刷屏了。
相关文章蜂拥而出,热点来得快,去的也快,半月之后,已无人问津。
我始终认为谈一个话题最好的时候,也许就是它已经凉了的时候。
那么就在这个时候,我也斗胆聊一聊褚时健,聊一聊褚橙吧,毕竟他可能是我们农业圈里最被全国熟知的名人了。
其实我并不熟悉褚时健,只是因其事迹太过有名而被动的有所了解。称其褚老,也只是出于同为农业人的尊重。对于其生平为人,我不想多说,推荐大家听一篇文章《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褚时健》,里面作者分享了褒贬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分析的要比我透彻的多得多。
今天我只想聊一聊褚时健为农业所做的暂且称为贡献的东西吧。
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吧,是真的品质过硬口感好还是名人背书靠营销,褚橙成为了一个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这在之前的中国是没有的,甚至可以说到现在还是唯一一个。起码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把农产品做成品牌是有可能的。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希望。
即使是褚橙也难做到周年供应
生鲜类农产品由于其时令属性或是鲜食属性,很少能做成品牌的,我们目前所能听到的一些品牌如赣州脐橙、徐闻菠萝、烟台苹果等等都属于地域品牌,并不是真正的产品品牌。
因为农产品并不是像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都是一致的,农产品所受影响因素太多。
环境、水肥、管理都会影响其口感、品质,传统的农户可能种出来的果蔬味道真的比褚橙要好,但是却没有成为褚橙的可能。
一是规模问题,你的产量达不到能扩大影响力的规模,二即使有了产量,大部分时候也只会成为所在地区的一个区域品牌,或是走电商渠道的小众品牌,因为我们现在不具备褚时健的那些资源。
但褚橙的成功仍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虽然他那个时代的资源我们都没有,可是现在的互联网与商业模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以前一个企业想要搞到钱,途径可能只有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但现在这几年我们看看那些崛起的企业如滴滴、摩拜,都是靠融资,投资方大把大把的钱供他们烧。
这也为我们做农产品品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建立了规模化生产的样板
褚橙基地有几千亩果园,这样的规模,没有一整套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是生产不出品质高且基本一致的橙子的。褚橙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团队与技术标准,去指导农户进行统一的生产,控制产量,以保证果实品质。
以下褚橙管理技术及人才队伍建设摘自网络。
精准控制施肥:每年两次施肥,由自有肥料厂统一配置,冬天施冬肥。去年褚橙只施了一次肥,全部用油饼,把果树控制在中等阶段。肥料是褚橙的核心之一,近两年的肥料是不含N的,因为通过检测,土壤和雨水里的N已经足够。
剪枝技术:每年春夏秋冬对果树进行4次修建,在这块上人力投入很高。褚橙采用的是秋稍挂果,通过施肥、剪枝的控制可以尽量控制不出现“大小年”,保持每年的产量稳定。
病虫害防治工作:褚橙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不到万分之二,每年溃疡病果只有一两百斤。黄龙病是可防可控但不可治的,所以一旦发现立刻将病树砍掉。全园如果发现一个木虱,立即全园打药。
人才:农户大多都有10余年的剪枝经验,水平很高,一户管大约2000多株。褚橙年年产量稳定,亩产4.2吨,农户年收入7、8万。
虽然这些并不能看出其具体的管理细节,但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储橙基地管理的规范化,这也是我们众多农业基地、农场所要学习的。
其实这样的企业在中国也有一些,只是并没有褚橙出名而已,如浩丰食品、庄怡果业,生菜与柚子做的都十分好,规范化管理才是未来大型农业的出路。
说褚时健建立了规模化生产的样板,并不是说他是第一个,而是借助他的名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农业,大型农业是怎样管理的,他吸引了众多的人去关注、去参观,这也许是很多专家教授都不能做到的。
这一点其实是我最想说的。
感谢褚老,没有把褚橙做成“有机产品”。
中国当下普通民众对农药肥料的恐惧有点偏执了。畸形的恐肥恐药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于是各种认证机构及有机基地火了。并不是我不认同有机产品,而是现今中国在过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假有机,真高价。
证书是真的,果蔬看着也很漂亮,消费者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东西了,他们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信任高价产品,以求安全。
褚橙从来没有打过有机的旗号,但价格并不低,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品牌溢价,可也让我们看到了非有机食品也可以卖高价。
这背后的逻辑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信任,消费者天然对褚橙有着信任,为什么?因为这是褚时健种的橙子。就这么简单。
他们不去问褚橙用没用过化肥,用没用过农药,他们相信褚时健能处理好。但中国就一个褚时健,他还去世了。中国现在缺乏的就是这种信任,消费者不信农户会按指导方法用肥用药,而有些农户也就真的不按指导方法用肥用药,于是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是褚老把这份信任带回来了,希望他的离世不会把这份信任再带走。
口感与口碑
我并没有吃过褚橙,或者吃过并不知道。
老实说一方面是因为贵,一方面我一直坚信,价格高的水果与价格低的水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无论是口感方面还是营养方面,这也可能是读书读多了的副作用吧。
褚橙也是一样,假如拿几个差不多的橙子出来盲评,其中一个是褚橙,真不见得它就比别的橙子好吃,人类的心理其实是很主观的。
口感尝起来像脂肪的牛油果,在中国火的一塌糊涂。营销、广告的影响远远会大于口感上的差异,所以我想我更喜欢被说是理性,而不是小气,虽然确实有一点。接触营销方面的知识多了以后发现,所谓的口碑、好评有时候看看就好,当不得真。
这就是我——一个从事农业、热爱农业的小人物——一点点小小的唠叨。褚老是个实干家,抛开其他的不说,光凭70岁还能出来创业,就够这辈子吹牛的了。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目前来看传承是做到了,褚橙目前来看还可以,但没有“传染”,可惜中国还是只有一个“褚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