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本《安的种子》说起

文摘   2024-11-11 21:40   中国  

     近期给孩子读了一本绘本,书名叫《安的种子》,内容虽然简单,却富有哲理,本文也想围绕这一主题,略谈一二三,供参考:


     1、一是关于《安的种子》的内容概述


     老师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大家分头行动,本跑去寻找锄头,急忙忙的把种子埋在雪地里,静则去查找了种植莲花的书籍,将选好的金花盆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了种子,而安,则把种子放在了口袋里,平时该干嘛干嘛,等待春天的到来,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结局是,本的种子没有发芽,静的种子虽然发芽了,但是由于得不到阳光没过几天也枯萎了,只有安的种子,在盛夏的清晨,轻轻的盛开了。

     2、二是笔者的点评或看法

     一是事物本身有其自身的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在不对的时间,做的越多可能反而适得其反。很多事情,需要顺势而为。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盲目的做大规模、户数,不恰好和本在雪地里把种子埋下是同样的道理?当前处于经济寒冬,维持规模调结构控风险,可能会更合适一点。

     二是任何的事情的着手,自己探索,成本代代价很高,静虽然也做了一些准备,无疑理解不深刻。种子种下去,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多和别人多碰撞、交流、头脑风暴很重要。决策不能快,决策需要慎重,方向一旦不对,回头看看,可能都是无用功。本、静、安三个人也不交流,也没人请教老师,故而,单位内部、外部“请进来、走出去”的深度交流很重要。


     三是事情做对的情况下,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应自然规律,反而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事半功倍。小微金融的复制,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本质上是队伍建设的培养周期比较长一点,业务本身的逻辑,还是比较简单的事情。金融科技、数字化、模型化建设,可能在传统模式玩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再做,可能会更好一点。有的机构,缺乏一些比较扎实的基础,一上来跳过了基础性过程直接上数字化、模型化,是不是有点太快了一点?就像是本一样,在春天还没到来的雪地里把种子种下去了。

太吉上
太吉上创始人,曾供职于国内小微标杆银行,历任总行小微条线总经理、无锡分行行长助理、上海分行小微条线总经理、五家支行行长,小微专业知识扎实。公众号太吉上,致力于相关内容分享,以及为中小银行提供咨询方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