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总编直管,他们真的敢写

时事   2025-02-06 14:21   北京  


“办有思想的报纸,写有观点的文章”,是北京日报的一贯追求。长期以来,社长、总编辑直管评论,构建起四大业务板块,收获良好品牌效应和传播效果。


北京日报评论部应邀向中国记协“文有新风”栏目来稿,分享经验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信息附文末。

















汇聚生产力 强化思想力——北京日报评论创新实践

本文作者:北京日报评论部

(一)

《美帝回来了?》《洛杉矶,学不了重庆》《帝国已弃疗》《刷完小红书,对天安门城楼这句话理解更深了》《“对账一夜”,中国人也在重新认识中国》……近段时间,一批京报评论刷屏网络,不少网友感叹:观点鲜明,语言犀利,有理有据

其实,北京日报的一贯追求是“办有思想的报纸,写有观点的文章”,形成了社长、总编辑直管评论的京报传统,以此构建起四大业务板块——

政论版块。围绕党中央和北京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全市中心工作,以“社论”“本报评论员”“京平”为主导,主要刊发于北京日报要闻版。

时评版块。围绕社会热点第一时间撰写评论,首发于北京日报客户端锐评频道,择优刊发于每周三、五出版的日报“七日谈”评论版。

深度评论。围绕国际国内大势、改革实践探索、社会思潮心态、精神文化新变等方面,策划深度选题,通过北京日报微博、微信、“长安街知事”公众号重点推送。

视频评论。通过集团融媒工作室机制,制作“新闻我来说”“世说新语”两档视频评论。

评论创作的空前活跃,是北京日报长期坚持“两论当家”、做强评论品牌的结果,也是我们坚持深化融媒改革,整合资源重点出击的结果。

(二)

2023年,围绕“以日报评论力量为基础,集中精锐力量、精心确定选题、创新表达方式、加强价值引领”的时代命题,北京日报对评论工作机制和生产流程进行再度变革,在“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内开设“长安观察”专栏,以“京平”为名发布优质评论;建立重大选题联合策划机制,每周围绕经济社会阶段性、现象级话题研判并进行内容生产。

针对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提前梳理历史事件、解读时代价值,待到当日推出形成舆论声势。202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日。我们认为,老一辈的精神力量熠熠生辉,今天的我们要以能力和志气攥成新的拳头。据此思路撰写的评论《铭记,“邱小姐”背后的他们》在当天一早发出,很快为市属媒体平台联合推送,并获得中宣部表扬。

针对值得思辨的社会现象,我们开展多维度分析,选取建设性视角进行引导。着眼于舆论监督报道时而受挫的现状,我们撰写的《媒体不监督,问题就不存在?》,逐一回应现实中的思想误区,成为爆款文章。


针对别有用心的抹黑论调,我们择取其中代表性强、流传度高的部分,进行梳理批驳。近年来,“中国人搞不了原始创新”等论调甚嚣尘上。我们策划推出了《中国人怎么就不能搞“从0到1”?》一文,回溯历史,联系现实,讲清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戳破其“‘西方优越论’新变种”的本质。

在从报到网的转场中,“长安观察”逐渐成为日报评论在网络端的主要品牌,拓展了“长安街知事”的内容丰富度,同时提升了京报评论品牌知名度。2023年8月以来,“长安观察”在“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刊发评论400余篇,阅读量逾3000万,荣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项。

(三)

捋顺体制机制,汇聚力量资源,目的是做精评论内容,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每一篇评论,我们都精心锤炼标题,从现象中萃取观点,力求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是时候准备好应对一个40℃极端高温的世界了》《国产IP“封神”,还有几万里?》《AI越来越聪明,人类越来越“低智”?》等标题既准确概括评论内容和鲜活观点,又展现文字魅力和时代特色,有效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要避免空说道理,必须增加内容厚度,特别是针对一些谬论,一味抨击、生硬输出,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有理有据、循序渐进,正确结论自然“润物细无声”。比如,围绕美媒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我们策划推出《周一三五中国崩溃,周二四六中国威胁》,鲜明“亮剑”的同时,依托大量事实和数据逐一拆解逻辑漏洞,增强了说理的严谨性、文字的可读性、结论的准确性。

放下身段,强化共情,力求说理但不说教。围绕当代人阅读减少的现实情况,我们策划推出《今天,如何留住“读书种子”?》。文章既生动展现了当代人的心态之变,也提出当代人固然无法退回到“从前慢”的无网时代,但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对冲网络的负面影响。

事实证明,握指成拳,能够更好产出优质稿件、实现破圈传播。改革仍在继续,我们还在探索。

前路漫漫,我们心中有一份坚定的信念。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各级领导的肯定、广大读者的好评是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北京日报评论部将用好经验、补齐短板,争取生产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更多阅读
0个粉丝的号,第1个视频就1000万+?
这不是韩剧,这是真的!
恭喜!这些作品入选
说唱的风也吹到新闻了?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陈祖明 林芝瑶 任金蕊 

实习:张欣仪


 点赞!👇

中国记协
媒体的媒体,新闻的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