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哥
来源:暴财经pro(ID:icaijing123)
一夜之间,感觉成都人都在疯狂地炫富。
就在昨天,社交媒体上突然有大量的网友发布文案,分享近期各自的拆迁补偿情况。比如
“我家拆迁拿到900多万!”
“我拿了17套房,还有三年房租。”
当然,也有对自己失去温馨的家,感到悲伤的,比如:
在四川温馨的家,突然变成了一串5599672的数字,拆了350多平的房子,换来了240平的安置房,失去了有山有水的风景,还有可怜的社保。
读起来味道怎么都不对,这不是悲伤而是满满的凡尔赛啊。
甚至,"成都拆迁地图上新"话题,占据了微博的成都同城热搜榜第一位。
在炫富和悲伤情绪的交织下,A股成渝板块逆势暴发,成都路桥、中建环能、重庆港、大宏立、四川双马、川大智胜、四川金顶等20余股涨停。
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最近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文件,可能影响上亿人。
首先,是国庆节前的9月25日,高层发文:“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随后,指导方针变成具体的的方案
9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几天后,10月1日,国务院继续发布了《关于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指导意见》。
这意味着,继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之后,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期。虽然指导意见指向西部,但明显成都市最大的受益者。
10月1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相关新闻发布会,针对国务院批复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了解读。
该规划明确了成都城市性质为“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愿景为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不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表面解读的是政策,背后全是钱味。成都人民再也掩盖不住内向的喜悦,也就有文章开头提到的事。多说一句,拆迁款这事大概率是假的。
其实,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轰轰烈烈的中西部地区大转移,那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
年轻一代人没有经历,但从影视作品和小说中应该都看到过。当时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当时国内经济发展最好的东北地区的工厂、设备、高校和技术人员迁往中西部。
这一次与上世纪“三线建设”完全不同,当时是了国防安全需要,这一次可能会是一个改变国运的产业大转移。
一方面,沿海地区经历几十年迅速发展后,自身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人口拥挤,资源紧张,尤其是用工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产业发展偏弱,无力承接沿海发达的地区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部分低端、劳动密集型外溢的产能。因此,这些代表实体经济的产业,不得不开始向东南亚、印度、甚至墨西哥等国家转移。
所以,这一次中西部大开发既是为了解决沿海地区的资源紧张的问题,也是为了将产业链留在国内而进行的布局
其实,早就有沿海地区的企业已经往中西转移了。
接下来,在《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都之后,贵阳、西安、武汉、郑州应该都会有相关政策和措施出台。未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大搬家,用国内的大循环来和全球产业大转移进行正面、直接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