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582期(总第4884期)
愚婆喂猪
文/陆高飞
鲲鹏嫂养一头猪,足足养了三年,有200来斤重。三年来,鲲鹏嫂风雨无阻,坚持每天早出晚归去打红著藤、野菜等各类上好的猪草,回来后用菜刀剁细,用踏捣(农耕时代木石器,一根大且粗硬的实木,形如跷跷板,支点偏靠脚踏一方,另一方挖洞插上捣棍,再往地下再挖一个地洞,置入凿好上宽下窄的凹形石盆,平时可捣碎猪草、南瓜、红薯、豆类等食物,过节也用来捣糍粑)捣碎猪草。家里也有手捣,但鲲鹏嫂臂力不足,只好用踏捣。只见她整个人登上踏捣,扶着一根木棍,倚靠泥墙,使劲往下压,才能把另一头捣棍翘起,然后迅速松开脚踏,让捣棍借势冲下并捣碎猪草。鲲鹏嫂常常叫来娃儿帮忙,因为石盆这头还需要一个人,负责搅拌被捣物品,不至于往外溅并保粉碎均匀。如此这搬,要捣好几盆猪草,也能把鲲鹏嫂累得浑身冒汗。
有的人家女主人懒,往往忽略踏捣这道工序,或者先煮熟猪草后踏捣,这样也可以省事许多。鲲鹏嫂坚持祖传工序,在差不多踏捣好猪草时,她便燃起火用锅把洗碗水烧开,等到她把带着植物鲜味和黏感的猪草捣好时,水也刚好烧开了。她先倒入猪草,拿一把大锅铲搅拌,大火烧煮半柱香的功夫,再倒入米糠或其他粗粮,用一根五叉大竹掍来回画圈搅拌均匀,最后盖上竹罩,慢火煮熬一柱香的时间。这翻操作可不简单,体力脑力缺一不可,不仅讲究流程,需要助手配合,还要把控好时间、火候,开始时鲲鹏嫂还不太熟练,不时打开竹罩,检查生熟程度,后来时间长了,她便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她舀出煮好的猪食,冒着腾腾的热气,带着特殊的芳香,浑身冒汗的她便用旧脸币抹了一把脸和脖子,熟练地舀来凉水冲和,反复用手捏拿搅拌,感受温度适中后,便提到猪圈,用一把旧老的竹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猪。
“当时村东老唐家说这小猪有病,准备宰了。我领回来的时候,就6斤6两重。”当别人赞美这猪长得好时,鲲鹏嫂总是略带自豪地这么说。
陆鲲鹏是村里的“名人”,主要是因为他那张嘴很能说。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身穿着黑色粗布衣裳,脚踏着鲲鹏嫂给他纳的千层底蓝色布鞋,行走在山间野路,如同一只孤独的老虎。他逢人便夸:“我恭喜你,看你印堂发亮,气宇轩昂,定是要有好事发生!”“我恭喜你,家又添丁,春笋发笌,枝繁叶茂!”“我恭喜你,牛要生仔,六畜兴旺,家道隆昌!”他虽然很能说,但不敢走出大山半步,连乡里街上也没去过几次,只会在赶集的日子,拿着几板芭蕉、半袋炒好的南瓜籽、一茶筒糖水等,在路旁摆摊,挣得几角一块的小零钱。他最得意也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段子是:“昨天我生意大旺,买回来一斤猪肉,邀约亲朋好友,厨房一桌,大厅一桌,里里外外,热热闹闹,吃了一宿,今早起来一看,也没剩多少了!”嗨,可真能扯!
有一次,陆鲲鹏来到我家,我母亲从里屋舀了大半茶缸米酒给他喝。他捧着米酒,满脸高兴地说:“妈海(海是我的小名)呀!全村就数你最有良心!”说着,抬头嗦了一口米酒,空嘴咋巴了两次上下嘴唇继续说:“这杜康真是个好爷们,发明这琼浆玉液,甘冽清纯,入口即化……我恭喜你!”半茶缸米酒,我足足欣赏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说。我心想,这个爷爷好像也是读过一点书的,怎么甘心贫穷?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有的人把“君子固穷”理解错了。
对于陆鲲鹏,十里八乡都叫他“大炮”,发嘴不发根,空打雷不下雨等等。外人对丈夫的评说,鲲鹏嫂从不在乎,她仿佛听不到一样,只管一心一意地喂猪。鲲鹏嫂喂猪跟别人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她对猪食特别讲究,精心制作,还表现在她跟猪的情感交流上。别人喂猪时都是骂脏话,妈那个叉,挨千刀的,找死的等,反正什么难听骂什么,有时甚至动手打猪,因为猪太急,还没等猪食往木盆盛好就抢吃,往往弄得猪食洒了一地,这时,喂猪的人必定用手或棍子抽打猪,经常打得猪们嗷嗷叫,喂猪的人也骂了一大箩筐脏话。鲲鹏嫂喂猪就文明多了,她不仅从不打骂猪,还带着慈祥的微笑,用温柔的声音对猪说:“不急,不急哦!”“慢慢来,慢慢吃,还有的,多着呢,保准够吃的呢!”
第二年,猪长到180多斤重时,有猪贩子上门要收购,家里也很急钱用,但鲲鹏嫂不舍得卖猪。第三年年底时,猪长到了280多斤。鲲鹏嫂知道留不住了,她每次喂猪时,和猪“谈话”的时间更加长久了,有时她说着说着,猪都睡着了,呼噜声震天,鲲鹏嫂还扶着猪栏,用欣赏的目光上下左右打量着猪,嘴里喃喃自语,久久不肯离去。终于定了卖猪的日子,猪贩子带来了一整套杀猪的工具,住进了鲲鹏嫂家里。鲲鹏嫂感到焦躁、紧张,甚至害怕,她想逃避这一切,但又无能为力。
那天是农历四月初九,青黄不接的时节,地里的玉米苞谷还在抽须,农户仓里的粮食能饿死老鼠。多么艰难的岁月,能养出这么大的一头猪,卖了可以挣一大笔钱,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换是别人家的媳妇,都要高兴到笑掉大牙。可是鲲鹏嫂却愁眉紧锁,郁郁寡欢。半夜里,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这个决定让她成为一个标签,定格在乡亲们的心里。
那时候,山区农村不仅没有通电,更不可能有打米机,都是用手推石磨来碾压,把米粒磨成米粉。鲲鹏嫂摸索着起床,点亮煤油灯,那柔弱的泛黄的灯光照耀着她的脸,显得十分温善,又格外悲凉。鲲鹏嫂把家里粮仓打开,看到仓底仅剩10余斤玉米了,那可是全家人的口粮呀,她拿木勺子舀一下,只舀到三分之一勺,她弯下腰,用手把仓底玉米刨成堆,这样反复操作,终于舀上来几斤玉米。她把玉米熟练地倒进石磨,使劲推动磨杆,伴随“呀吱——呀吱”的响声,玉米粉从石磨周围溢出。
鲲鹏嫂半夜磨米,虽然也惊动了家里人,但大家都习以为常。因为那时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农妇为了第二天能多干点农活,半夜起来做事也是常态。她又砍猪草、踏捣、煮熬、冲和、拿捏、搅拌,最后一次喂猪。她半夜来访,猪仿佛也很惊讶,努力翻动肥胖的身体,半躺着,抬头望着鲲鹏嫂,嘴里嗷嗷叫了几声。鲲鹏嫂爬进猪栏,用手抚摸猪的耳朵、脸、嘴巴、鼻子,伤心地说:“猪儿,可怜的猪儿,你可知否,明天早上,他们就要把你杀了,刮你毛,分你的肉,喝你的汤……太残忍了,我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我很无奈,也很无助,我只能尽最后的努力,做一顿最好吃的,送你上路了!”说着说着,鲲鹏嫂泪流满面,言语带着哭腔,把周围的空气都要凝结成伤心的眼泪。
猪儿仿佛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使劲站了起来,绕着鲲鹏嫂走了一圈,用嘴磳了磳她的大腿,好像在说:“主人啊,我知道自己的宿命,感谢你对我这么好,虽然明早就要死去,但我也无怨无悔!”
鲲鹏嫂拿来老旧的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着这美味猪食,伤心的眼泪掉进猪食里,她仿佛在用尽最后的气力,把猪喂。她的嘴不停地叨念,最后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叨念什么了。猪儿吃着自己一生以来最好的一餐饭,那兴奋劲儿,哪里能言喻。最后,猪儿吃得干干净净,还意犹未尽地舔着木盆,嘴里咋巴咋巴地响着,抬头望着鲲鹏嫂。鲲鹏嫂知道猪儿没能吃饱,因为家里已经没有米了,她觉得很难过,最后的晚餐也没能真正地满足可怜的猪儿。她用手刮了刮木桶,还能刮出半把猪食,她把手伸出去,猪儿快速的接着吃了,她又弯腰刮木桶,这样反复数次,直到一点任何东西都没有了,猪儿舔着她的手,她用另一只手抚摸着猪的耳朵、脸、鼻子、嘴巴……
鲲鹏嫂嘴里不停地说话,从她小时候,她开始记事的时候开始说起,一直说到她嫁给陆鲲鹏,生了这四个娃,其中老二还有先天的残疾,也把他拉扯大,讲到她每天上山打猪草的见闻,讲她和鲲鹏在一起曾经的快感,她笑了,人生就是这样,无论多苦,说到曾经的幸福还是十分留恋的。她说她其实很简单,想看到到这几个娃都成了家,那就真好了!她仿佛听到鸡鸣了好几遍,她仿佛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
第二天早上,当人们烧开了一大锅水,前往猪栏准备勾猪的时候,才发现鲲鹏嫂晕死在猪栏边上了。大家赶紧把也抬到床上,她的脸色苍白,头发花白,瘦弱的身体圈曲着,奄奄一息。大家也顾不了她,七手八脚地都去杀猪了。当她听到猪儿的惨叫,眼睛睁得大大的,整个身体绷紧,随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猪儿的叫声逐渐变小,最后呻吟了两下,便被杀猪佬从长凳上推往地上,一命呜呼了。此时,鲲鹏嫂的眼角流下了最后一滴泪水。
从此,鲲鹏嫂便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农历端午节,鲲鹏嫂便安静地走了。后来,每年端午节发大水,妇女们都拿着被褥聚集到溪流边洗,大家七嘴八舌,活灵活现地讲着鲲鹏嫂的故事。最后都一致认为,鲲鹏嫂是一个愚蠢的女人。不是吗,明知道猪是要死的,而且是第二天便要死,她还拿出家里仅有的粮食去喂猪,多浪费。最后,“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婆喂猪”的故事就流传开来了……
作者简介:陆高飞,字恒岳,广西柳州人。1996年从广西河池入伍,解放军某部队文艺骨干,三次荣获“三等功”,2004年退役。现任中共柳州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副书记,柳州市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柳州市企业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会专家顾问团团长,柳州王味螺商学院院长,广西驭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承一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项目路演名嘴,中华讲师网百强讲师,中国解放军管理运营模式研究第一人,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的管理咨询顾问、培训导师、创业导师。发表诗歌、散文、小说100多万字。
《故乡文学》 主编:陆相华
1381664323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