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声学习沙龙综合整理
病例来源:适形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女超人
病例简介:
患者,男,50岁,因外院超声发现“左肾肿瘤”就诊。体格检查: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检查(-)。肾脏常规超声检查:左肾中部局部向外凸起,内回声欠均,不排除肾肿瘤可能。随后患者经肘静脉注射1.2ml SoNoVue(Bracco,Italy)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表现:左肾局部向外凸起处与周围肾实质同步增强、同步消退,未见假包膜等征象(见图1)。CT提示:左肾中部局部向外凸起,肾脏未见明显占位病变。最终诊断:左肾驼峰肾。对患者进行45个月随访,影像学无明显变化,预后良好。
图1.患者,男,50岁,a)常规超声显示左肾中部局部向外凸起,内回声欠均,不排除肾肿瘤可能;b)、c)超声造影图显示局部向外凸起处与周围肾皮质同步增强、同步消退;d)CT显示左肾中部局部向外凸起,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最终诊断:左肾驼峰肾。
驼峰肾(Dromedary hump)是指特发于左肾的一种形态异常,又被称为“左肾脾侧隆起”,因在外观上类似于单峰骆驼的驼峰而得名,发病率约0.5%,是发育过程中邻近脾脏对左肾皮质压迫所致,也可能与胚胎时期亚肾融合不全有关。
超声上表现为左肾外侧边缘的局灶性隆起,隆起的“驼峰”内有正常的肾皮质和肾锥体结构,需与真性肾肿瘤鉴别。
分叶肾
分叶肾(lobulated kidney)是成年人仍保留新生儿期肾脏形状,随着肾组织发育,原有分叶处的凹陷并没有变得平滑。分叶肾的主要超声表现为肾脏轮廓不光滑,局部隆起或多部位外凸呈波浪状,内部仍为肾实质回声,与肾实质无界限。
分叶肾:肾脏边缘局部隆起呈波浪状,内可见正常走行的肾内血管。
重复肾
重复肾肾盂、输尿管的上端及血管明显分开。输尿管有完全重复部分重复之别,有异位开口时,上面一侧面常有肾积水现象。临床上女性表现正常排尿的同时兼有尿失禁。
声象图特点:1、肾长径增大,2、肾窦回声分为上下两团,如合并肾积水,则肾窦回声可见分离,可见肾上极球形无回声区,颇象肾囊肿3、可见两个肾门回声,并均有管道出入,4、重复输尿管。需与双肾盂鉴别,后者仅肾盂分出肾盏过早,输尿管并不重复,但重复肾不积水时,二者不易鉴别。
融合肾
融合肾是一种胚胎早期的肾脏发育畸形,两个肾脏相互融合,连成一体,因连接的形式不同,形成的形态不同,表现多种类型,如马蹄形肾、S形肾、块状肾、盘状肾,其中马蹄形肾最为常见,约400人中既有一例。
融合肾可无任何症状,大多在体检时发现,有的因神经丛受压,出现脐周围痛或胃肠不适,也有一部分病人受融合的影响,肾门处前旋受限,合并旋转不良,而且输尿管跨越融合部,易出现流尿不畅,容易出现肾积水。
超声表现:有同侧融合和对侧融合之分,对侧常见为蹄铁形,S形和团块形,两侧肾的下极或上极在身体正中线融合,称为蹄铁形肾。仰卧位探测,沿一侧肾的肾轴自外向内下追踪,其下极在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与对侧肾脏融合。腹部正中线纵切,可显示蹄铁形肾峡部的形态。
融合肾无症状者不必治疗,有症状及合并症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少数合并肾积水较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异位肾
异位肾由于胚胎时期血管的遗留,阻碍肾脏上升到正常位置称为异位肾。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或有局部疼痛及腹部肿块。异位肾分为三类,盆腔肾、交叉异位肾、胸腔肾。
异位肾声像图表现为:正常位置肾脏声象图不能显示,对侧、下腹部或盆腔可探及肾脏回声,位置固定,不易推动。由于异位肾常伴有发育不良和形态上改变,可出现相应的声象图改变。如肾较正常小,外形呈三联单角形,盘形或椭圆形,肾实质回声呈分叶状,肾窦回声可出现分离异位肾需与肠道肿块、腹主动脉周围病变、游走肾、肾下垂鉴别。
肾柱肥大
是一种正常组织的解剖异常,不具有病理意义,多为偶然发现,误认为肾脏占位病变。
声像图表现:
1、肾的中部肾窦回声外侧后部出现压迹,似有低回声“肿块”,连续扫查或多角度观察,常可测知其形态不呈圆球形,与肾皮质通连,回声一致。
2、低回声处肾表面无异常隆起。
3、低回声区与肾实质间无明显分界,但与肾窦回声分界明显。
4、低回声区大小不超过
5、低回声区可显示肾锥体。
6、彩色血流图不能发现肾癌血流。
鉴别诊断:应与肾肿瘤鉴别。
鉴别诊断:肾柱肥大、驼峰肾与分叶肾等易被误诊为肾肿瘤性病变。
鉴别要点:
1、异常区域内部回声是否与肾实质相似或稍低,是否与皮质相连,是否有包膜,是否有占位效应。
2、血流的分布与走行是否与正常肾实质相似。
3、肾肿瘤声像图表现有占位效应, 呈高或低回声, 内部回声与肾皮质不同, 与肾实质有分界且多突出肾表面。CDFI显示外周血管受到挤压或绕行。
右肾实性占位,与实质分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明显突出包膜外,球体感明显,内部血流信号杂乱,周围血流受压。
更多腹部超声知识,主编为您推荐
《腹部超声精细讲解》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抢购
点击上方图片参与团购
【广告】